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别让瞎忙害了你
内容
编辑推荐

生活中,我们步履匆匆,总想抓紧一切可以抓紧的时间忙工作、忙理想。原以为努力就会有收获,付出就会有成功,不想失败还是一次次地不期而至,让一切努力都成为了瞎忙。不是我们不够努力,只是我们用错了力。我们有多大的成就取决于我们怎样利用时间。翻开韦秀英编著的《别让瞎忙害了你》,一起告别瞎忙,你会发现,不仅工作高效,生活也变得轻松起来。

内容推荐

本书拒绝假大空,只做瞎忙终结者。韦秀英编著的《别让瞎忙害了你》是一本工作效率快速提升手册,教你为工作和生活如何明确方向,细分目标与理想,有目的、有计划地做人做事。让你在正确认识“忙”的含义基础上,了解“忙”的意义和掌握不“瞎忙”的技巧,学会用智慧打破“努力耕耘却颗粒无收”的怪圈,高效工作。事半功倍收获成功,轻松惬意美好生活。

目录

第一章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瞎忙症的七大病因

 失去目标,你怎能不“瞎忙”

 没有计划,眉毛胡子一把抓

 一生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专注

 不讲方法,你做了很多“无用功”

 不怕忙,就怕无事可做

 “我一直在等时间允许了……”

 你固有的思维模式害了你

第二章 别做只会拉磨的驴子——摆脱“瞎忙”的基本准则

 (一)莫让忙碌变“茫碌”:想要控制生命,就要学会规划

找一些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任务

将精力集中于自己清晰的目标上

瞄准目标,放弃分散你精力的事

洞察内心,找出自己真实的渴望

及时优化你的梦想,少做无用功

 (二)千万别偏离目标:正确给自己定位,定好位有地位

找准自己,改变生活的宽度

迅速找出自己优势的简单办法

不要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一味求稳只能一事无成

第三章 千万别让自己毁于贪婪——瞎忙源于贪多

 分清什么是最应该做的工作

 分清“重要的事”和“紧迫的事”

 不妨每天问自己六个问题

 摆脱各种缠身的琐事

 下班前,花三分钟整理办公桌

第四章 有些事做了不如不做——瞎忙会让生活放弃你

 为什么你有时必须说“不”

 你不放弃一些事情,生活就会放弃你

 哪些事情让你做起来感觉很糟

 不要为自己的拒绝编织借口

 偶尔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

第五章 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正确——用最简单的力量告别瞎忙人生

 聪明地工作比努力更具效率

 优秀的人往往是“懒汉”

 把注意力集中到结果上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聚焦原理——一心一意才能有所作为

第六章 效率决定成功率——告别瞎忙就是要拼速度和效率

 (一)绝不拖延:用迅速的行动赢得主动

做一个守时、准时的人

时机永远不会刚刚好

切勿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明日复明日,明日并不多

永远快人一步

 (二)给自己找一个竞争对手:有竞争意识才能出效率

不断进取,成为不可替代之人

善于解决问题才能成为高效的执行者

争取一切机会展示自己

如何提高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机会需要自己去创造

 (三)自动自发:主动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情

你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现在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每天多做一点点

热忱是工作的灵魂

坚韧是生命的脊梁

第七章 不要都忙到事上,更要忙到人上——拒绝瞎忙,会做事更懂事

 谁为你提供“黄金门票”

 看到什么,你才能拥有什么

 帮助别人,并借助他人的力量

 永远不要吝啬你的善意

 以一个圈子带动另一个圈子

第八章 其实,你可以不用那么“忙”——管理好自己,世界就对了

 (一)管理时间的小秘方:充分利用你的24小时

用好你的零碎时间

节省时间的小秘方

那些“偷”走时间的小事情

运筹时间的黄金定律

发现并利用你的最高效时段

 (二)积极的心态比勤奋更重要:请管理好你的情绪

不怕没能力,就怕没状态

探索失败,并且战胜它

抓住“现在”,不要害怕初始的想法

用积极的心态找到工作中的满意之处

当前工作不适合时,改变自己还是换工作

试读章节

生活中,总是看到很多匆匆忙忙的身影,他们焦虑、疲惫、奔波在工作和家庭之间。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回到家里就想躺倒,身心俱疲,觉得自己每天都很忙碌,可是很多事情还是被堆在了一起,很多事情还是无法按时完成。时间匆匆走过,我们一刻不停地追赶,可是人生好像依旧处于各种疲于奔命。这种“辛劳”究竟因为什么?

做事有计划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利用时间,让你更轻松地拥有精彩的人生;而那些我们认为的忙碌实际上90%都属于——瞎忙。所谓瞎忙来源于漫无目的、机械性的碌碌无为,这种机械性最主要是因为没有目标。就像是在迷雾中毫无方向地乱跑一样,虽然累得吐血,可已然找不到出口。

目标对于我们来说,是人生最重要的基础。如果你不知道去哪里,那么你哪里都去不了。没有目标的努力,犹如在黑暗中远征,你永远都看不到明天。假如没有目标,人生将会怎样?我们会像沙漠里的独步者,苦苦寻觅也找不到绿洲;会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小舟,任由海浪肆虐。

心理学家为了证明目标的重要性,特地做了一个实验。首先,参加实验者被分成了三组,然后分别向着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庄进发。

实验者连村庄的名字和路程都没有告诉第一组的人,所以他们只能被导游牵着鼻子走。刚走出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不迭。走到一半,大部分人变得愤怒,他们对导游抱怨道:“到底有多远啊?何时才是尽头啊?”有人甚至半途而废,打道回府了。走的时间越长,他们的情绪也就越低落。

实验者告诉了第二组的人村庄的名字和路程,遗憾的是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着感觉和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一个有经验的人说道:“我们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他们又继续向前走。当走到全程四分之三的时候,他们才开始觉得疲惫,出现了一些抱怨的声音,有很多人似乎觉得还有很长的路程,这时,那位有经验的人说道:“快到了,快到了。”听到这话,他们感觉希望就在前方,于是重整旗鼓,加快了行进的步伐,不久就到达了目的地。

实验者告诉了第三组的人村庄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隔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他们一开始就充满了希望和信心,边走边看里程碑,一路上少不了欢声笑语,他们用激情和目标化解了身体的疲劳,就这样,在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由此可见,当我们为自己的行动设立了明确的目标,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我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可见,目标就是人生的罗盘,没有目标,人生就是没有罗盘的船。目标是前进的灯塔,没有目标,人只能在黑暗中胡乱行走。  比赛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都会吸引数不胜数的游客。在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是一个不为外人所知晓的封闭落后的地方,而且,这里的人从来没有走出过大漠。据说并不是他们没有离开这贫穷落后之地的想法,而是他们尝试过无数次要走出去,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最终发现走出去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世世代代的人都走不出这片沙漠?莱文不相信这个说法。他用手语向这里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里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会回到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个实验。他按照比赛尔人的指向,从比赛尔村向北走,不出他所料,莱文果然走了出去,而且只花了三天半的时间。莱文感到非常纳闷: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可他们为什么走不出来呢?为了找出其中的原因,最后他雇了一个比赛尔人,让他带路,然后一探究竟。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和食物,但是备好的指南针等先进设备被莱文藏起来了,他只拄一根木棍跟在比赛尔人后面。

他们一直走啊走啊,转眼十天过去了,还没有走出去,在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赛尔。这一次,莱文终于明白了,比赛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没有指南针,也不认识北斗星。在这茫茫的大漠之中,他们不能辨别任何的方向,只能凭着感觉往前走,这样就走出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而比赛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没有任何参照物,这样下去是不可能走出沙漠的。

莱文在离开比赛尔时,带走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那个人。莱文告诉他:“其实你白天可以充分休息,晚上行走就可以出沙漠了。”阿古特尔不解地问:“通常不应该是白天赶路晚上休息吗?”莱文回答道:“只要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莱文的方法去做,三天之后果然走出了沙漠。于是他成为了比赛尔第一个走出沙漠的人,因此被视为比赛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P2-4

序言

当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有千千万万的年轻人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着,可是成功者的名额永远是有限的。也许你此刻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正为工作上的事情感到焦头烂额,可是你的付出和努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虽然你看起来越来越忙碌,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写方案、打电话、加班熬夜……不过这种忙碌却只是“瞎忙”而已,因为你并没有做出任何工作业绩出来,而对老板来说最重要的恰恰就是这个。

很多年轻人的“忙碌”已经呈现出一种病态,他们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去工作、去奋斗、去做自己职责之外的事情。可是,他们并没有得到老板的认同和赞赏,也没有得到同事的理解和支持。面对这样的窘境,他们也不肯停下自己匆忙的脚步,没有进行过反思与改变,而是继续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地付出。这样的年轻人注定庸碌一生,忙到最后也一无所获。

还有一种年轻人,他们看上去并不忙碌,整天也和其他人一样上下班。可是他们懂得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懂得将自己的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们的业绩总是名列前茅,他们总是得到老板的青睐和夸赞,连同事都会对他们敬意十足。他们每天并没有付出太多,只是用对了工作方法,管理好了自己的时间,从而在事业和人生中显得更加成功。

对比这两种年轻人,一种就像无头苍蝇一样整日瞎忙,到处乱飞;一种却目标明确,懂得做事情的方法与心态。这两种年轻人注定会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而他们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瞎忙”。中国有一句古训叫“天道酬勤”,它告诉我们只要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和勤劳,上天就会给你最丰厚的回报。不过,把这句话运用到现代社会,就显得有点“过时”了。因为“天道并不酬勤”的事情时刻都在发生。如果你做事情不讲究方法,最后可能一无所获;如果你站的位置不对,再忙也只是在做无用功。

那么,年轻人应该如何忙出效率,如何忙出效果来呢?本书将给你最满意的答案。

当你打开本书,就会发现:管理好时间,可以让你的工作更加游刃有余;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可以让你的忙碌得到应有的回报;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帮你尽早获得成功。本书以古今中外大量成功人士的故事为案例,告诉年轻人如何告别“瞎忙”,如何做出效率和成果,更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可供年轻人学习利用。如果你能够细细地品读,一定能够从中受益,从此告别“瞎忙无果”的怪圈。

只要能够告别瞎忙,你的工作就会更有效率、更有成果,也更能获得成功。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年轻人的良师益友,在你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始终相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别让瞎忙害了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韦秀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108269
开本 16开
页数 2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6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2014215877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5: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