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埃涅阿斯纪(西方正典)
内容
编辑推荐

《埃涅阿斯纪》(一译《伊尼特》),(Aeneid)是维吉尔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整个罗马文学的顶峰之作。全诗12卷,9896行,形成于公元前19年,用拉丁语书写,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凝聚着作家晚年的十载心血。维吉尔的创作态度十分认真,对作品要求极高,苦吟十年方完成初稿,未及修改就去世了。临终前他嘱咐友人将诗稿焚毁,幸而屋大维非常重视这部史诗,命令照原样发表,罗马最伟大的史诗这才得以流传。

史诗主人公虔诚、勇敢、克制、大度、仁爱、公正不阿,不但开创了欧洲文学中“责任与爱情的冲突”这一主题,还是欧洲“文人史诗”的开端,使古代史诗在人物、结构、诗歌格律等方面进一步获得了定型,对文艺复兴和欧洲古典主义文学影响巨大。

内容推荐

《埃涅阿斯纪》是维吉尔最重要的作品。全书共分十二个部分,叙述英雄埃涅阿斯在特洛伊城被希腊军队攻陷后离开故土,历尽艰辛,到达意大利建立新的邦国的故事(其后代建立罗马),以当地部落首领图尔努斯与埃涅阿斯决斗被杀结束。史诗借用神话传说歌颂罗马国家,歌颂奥古斯都统治的历史必然性。《埃涅阿斯纪》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创作的史诗,自问世到现在,一直受到很高评价。

目录

译者序

杰克逊·奈特序

一 特洛伊人到达迦太基

二 埃涅阿斯讲述特洛伊的陷落

三 埃涅阿斯讲述他的旅程

四 戴朵的悲剧

五 殡仪后的竞技

六 阴间

七 拉丁阿姆的战争

八 未来罗马的城址

九 特洛伊营地被围

十 解围与会战

十一 和战之争/继续鏖战

十二 决断:特恩纳斯之死

试读章节

二 埃涅阿斯讲述特洛伊的陷落

大家默无声息,每个人和每张面孔都凝视着他。特洛伊的首领埃涅阿斯从高台上开始说道:

“女王陛下,你要我回顾过去的痛苦,要我讲希腊人如何消灭伟大的特洛伊和令人嗟叹的特洛伊帝国,那真是惨不忍述。我亲见那悲剧,曾参加过许多战役。没有人能讲这个故事而不流泪,即使他是迈密登人或多洛皮安人,或铁石心肠的尤里西斯的士兵。现在夜露已迅自天空降下,众星已在沉落,使人想到必须休息,不过,如果你真的这么想知道我们的遭遇,听我讲述特洛伊的最后痛苦,纵使我想起就不寒而栗,殊难忍受它的悲惨,可是我仍将开始讲。

“希腊的众指挥官年复一年为命运所沮丧,为战争所挫折,造了一个庞大的木马,腹侧是枞木板做的。巧妙的制工,系得自密涅瓦的灵感。他们伪称献上这个供品以保证归航安全;这就是当时传播的谣言。可是他们暗自抽签决定,隐藏一伙人在黑暗的腹内,把马腹充满了武装战十。

“从特洛伊可以看见特内多斯岛。在普利安帝国时代,那儿有财富和权力,是很著名的地方,可是现在却一无所有,只有一个弧形海湾,提供一个不安全的停泊处。希腊船只驶到特内多斯,隐藏在寂寞的海边。我们认为他们已乘风驶往迈锡尼回家去了,所以全体特洛伊人在多年痛苦之后都松了一口气。我们敞开城门,去到岸边看看希腊人住过的、现在空无一人的地方。不错,这是多洛皮安人的住处,那是残酷的阿基里斯的营地。那厢是泊船的地方,这边是通常鏖战的场所。有人惊见那个笨重的木马,很觉诧异,那是永不婚嫁的密涅瓦的馈赠,是为了毁灭我们的。讦莫特斯也许是志在叛国,也许是由于特洛伊的命运已经注定了,首先提出建议道:我们应将马拉进城去,立在城堡上。可是其他人如克普斯判断得比较聪明,他们认为凡是希腊人无偿提供的东西都有诈。他们主张毁掉它,把它扔在海里,或点起火烧它,不然就破开马身,看看腹内有无东西。其余的人有的赞成这个提议,有的赞成那个。

“可是劳孔领着一大群人匆匆忙忙愤怒地从城堡上走下来。离得还远的时候他就叫道:‘不幸的朋友们,你们定然是疯了。你们真的相信敌人已经去了吗?你们想希腊人会提供一件赠物而其中没有奸诈吗?你们想尤里西斯就不过如此吗?要不是他们有人关在这木马内,现在仍藏在腹中,就是这马本身是破城的利器,也许可用它窥探我们的家室,或从马身高处威胁特洛伊城;或者它暗藏着其他令我们困惑迷乱的东西。特洛伊人,决不要相信那马呀!不论它是什么东西,我仍害怕希腊人,即使当他馈送我们礼物的时候。’说着他使力向马侧投一根沉重的枪,插进圆腹的坚实木板,颤巍巍的,击中的时候,马腹内的空间发出响声;倘使上天没有跟我们作对,我们没有乱了心意,劳孔定然会暴露希腊人藏身的地方。那么特洛伊现在将仍然存在着,哦,普利安的雄伟城堡,你将仍然屹立着呀。

“可是另有一人出现了,一个年轻的陌生人,两臂背绑着。几个特洛伊牧人碰到了他,正吆喝着赶他到普利安王那里去。事实上他在等着他们来捉他。他的目的是给希腊人敞开特洛伊的门;凭着他自己的冷静沉着的胆力,他准备接受任何结果,不是诈骗成功,就是必死无疑。年轻的特洛伊人急于要看看他,忙聚在他周围,争着嘲弄挖苦这个俘虏。现在你可听听希腊人如何骗我们。从这人的诡诈,就可了解他们全体。

“这个俘虏在我们中间停下来,大家都能看见他,惶恐迷乱,毫无自卫能力。他那惊恐的眼睛扫视一层层特洛伊人。一会儿他说道:‘噢,现在我在陆地或海上找得到一个藏身的地方吗?找不到,在现在的极端苦难中我毫无希望!希腊人中没有我容身之地,而特洛伊人同样敌视我,要我的命作为报复。’这几句动人怜悯的话,改变了我们的心情,止住了施以暴力的冲动。我们催他告诉我们他是哪国的人和他的使命是什么,何以胆敢甘冒被俘的危险。后来他不再害怕了,并答道:‘不管将来怎样,我要向陛下讲述整个故事,而且句句都是实话。第一,我承认我是希腊人,名叫西农。我可以是一个苦命的人,但命运的恶毒永远不能把我变成一个不诚实和说谎话的人。你也许听人说过帕拉麦德斯,一位伟大和有著名军功的君王,他虽无罪愆,只因他反对这次战争,希腊人控以可怕的卖国罪名,将他处死了。现在他死去了,他们才哭他。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我父亲,不是富有者,送我来这里当帕拉麦德斯的助手,因为我们是近亲。只要帕拉麦德斯的王位巩固,在君王会议里有影响力,我就也受人尊重。但是,由于尤里西斯的忌妒奸诈,这对你们不足为奇,帕拉麦德斯离开人世后,我便被压倒了,过着默默无闻和忧心忡忡的无聊生活,私心为一个无辜朋友的命运悲哀。我一定是失去了理智,因为我没有把这种愤恨心情隐瞒起来。实在的,我曾发下誓愿,等胜利后回到阿果斯故乡时,如有机会,定将为亡友报仇。我的话惹起了对我的激烈仇恨;我已逐渐进入毁灭的途径,因为从那时起尤里西斯不断以某种新的指控威吓我,在军中散布些有挑动性的暗示,冷酷地计划着打倒我。他一点儿也不甘心,直到他伙同克尔卡斯——可是现在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你们并不想听,我只是在白费唇舌,你们自然把所有希腊人都归为一类,只要我有一个希腊名字,对你们就够了。所以你们早就该对我施行报复了。

P33-36

序言

特洛伊战争是古希腊传下来的一个知名度极高的故事。在战争发生后约四百年,荷马有两部史诗讲述那次战争和一个参战英雄战后的遭遇。这两部书都是从希腊人眼中看那次战争。荷马虽然是以历史家的笔法叙述战争情况,但不时流露出偏袒希腊人的民族感情。到了公元前第一世纪,约在荷马死后八九百年,罗马诗人维吉尔在他的史诗《伊尼亚斯逃亡记》(Aeneid)里从特洛伊人眼中看这次战争。他在荷马史诗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演绎罗马开国前的英雄事迹,成为一部罗马史诗,跟荷马的史诗前后辉映,同被誉为西洋文学中最伟大的著作。

维吉尔熟读荷马,也模仿荷马。他的史诗的布局,深受荷马影响。《伊尼亚斯逃亡记》前半部写一群特洛伊人在海上漂泊,仿佛《奥德修斯返国记》,其中的诸种传奇遭遇和生人到阴间之行,《返国记》中都有。纪念死者的竞技中的各种项目,二者几乎如出一辙。尤其是在遭遇独目巨人时,《逃亡记》直接呼应《返国记》。《逃亡记》的后半部是战争的描述,有些像《伊利亚围城记》。虽然二者的写作时间相隔数百年,但在战士的装束方面和武器及打斗方面,如射箭、投标枪、斧劈、剑刺,二者间有许多相仿之处,从这些地方都可看出维吉尔深受荷马影响。

根据维吉尔的说法,罗马的开国英雄,其祖先原是从特洛伊来的。特洛伊城破后,希腊人进城见人便杀,见屋就烧。特洛伊方面一位大英雄,即安契西斯皇子和爱的女神阿芙罗黛蒂的儿子伊尼亚斯纠合一班随从,背负老父,手牵幼子,在火光剑影中逃到城外。临行时他号召民众跟随他逃亡的,都到城外一个指定的地方聚齐。神灵感召他,要他率领这群人去找一片新的土地,重建特洛伊王国。

他们在离特洛伊不远一个隐僻的地方蛰居了一段时间,赶造了二十只船,漂洋过海去找一个可以定居的地方。他们到色雷斯(Thrace)登陆后,不久就发现那是一个罪恶的所在,遂立即离开那里。他们去到的第二个地方克里特,也不能住,那里疾疫流行,庄稼没有收成。经阿波罗神谕的指示,他们决定到西方的意大利去。在航程中的一个岛上,他们遇到了鸟身妖女哈培,这些凶狠可憎的鸟抢吃了他们的食物。他们急忙离开那里继续行驶。在一个地方他们发现了亲人,就是赫克特的妻子安助玛琪。她被一位胜利的希腊君王掳到那里,作为他的王后,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她这个丈夫死后,她替幼子摄政,并嫁给另一个被掳来的特洛伊人、普利安的儿子之一赫勒纳斯。这两位特洛伊人近亲给他们热情款待和许多补助后,送他们继续登程,去找命运指定给他们的土地。

经过独目巨人住的地方时,他们拯救了一个希腊人。那人自称是尤里西斯(即奥德修斯)的随从之一。尤里西斯临行仓皇,竟把他遗留在那岛上。绕过了西拉和克瑞比迪的危险地带后,他们沿西西里海岸行驶,最后总算接近了目的地。这时他丧失了他的父亲。继而狂风大作,把他们的舰队吹散了。幸而他们先后都到了阿非利加北岸的迦太基。

迦太基的女王戴朵美而贤淑,热忱款待伊尼亚斯跟他的人民,她求他给她讲特洛伊城陷落的情形及他们在海上流浪的经过。他的讲述深深感动了她,继而两人间发生了爱情,女王情愿与他分享她的王位,并收容他的人民,跟她自己的人民同等看待。他二人虽未正式结婚,但已是实际上的夫妻。女王对他恩爱备至,并作长久打算。这使人想到《奥德修斯返国记》中塞西跟克律普梭企图羁绊奥德修斯的情形。惟奥林匹斯的神警告伊尼亚斯,要他不可耽于逸乐,须继续找命运派给他的土地。他以快刀斩乱麻的手法,毅然斩断情丝,率领舰队离去。戴朵受不了那沉重打击,自杀身死,赍恨而亡。这可能算是迦太基跟未来的罗马帝国间仇恨的肇因。

举行竞技纪念他的亡父后,伊尼亚斯得女巫西布耳协助,到阴间看他父亲的亡魂。在阴间他看见那些生前犯罪的人都在受刑,生前行善的人在另一个区域安享幸福。他还看见许多他认识的人。特洛伊的阵亡英雄们看见他,都高兴而惊讶地跑过来围住他问长问短,想知道他是来干什么的。可是希腊人看见他全副武装,惧而逃跑,像在特洛伊城下时那样。他还看见戴朵女王,想跟她说话,可是她满面怒恨,不理不睬他。他在福田里看见他父亲,那是生前有德行的人死后住的地方,他父亲很慈爱地迎接他,他想上去搂抱他,但三次都落了空,因为人死后的亡魂只是没有实体的形象,他看见许多亡魂聚在一条河岸上。他父亲告诉他说那条河是忘川,那群亡魂是将去阳世投生的人。在投生之前他们须饮忘川之水,忘掉过去的记忆。在那群将到阳世投生的人们中间,他父亲指给他看,有些是他的后代子嗣,其中有几位是罗马史上的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父亲还告诉他说,他到意大利后将打败几个强悍民族,最后他的后代将把特洛伊人跟当地的拉丁人混合起来建立一个罗马帝国,这个帝国开疆辟土,将统治全世界。

阴问之行结束时,系本书第六章之末,恰是全书之半,《伊尼亚斯逃亡记》的后半部,自第七章起至书末,是战争故事,讲的是伊尼亚斯跟他所率领的特洛伊人如何克服了当时意大利人对他们的抵抗,统一了那片土地。他们沿泰伯河进入意大利,首先去拜谒那里的统治者拉丁纳斯。拉丁纳斯老而无子,只有一女名拉维尼亚,已许配鲁图利安王特恩纳斯为妻。可是拉丁纳斯的父亲曾在梦中警告他说,命运注定他的女儿将嫁给一个外邦人,他们的后代子孙将统治全世界。

拉丁纳斯认为伊尼亚斯就是他父亲在梦里所说的外邦人,该是他女儿的丈夫,可是他的王后阿玛塔喜欢特恩纳斯,反对伊尼亚斯。

特恩纳斯兴兵,想把特洛伊人赶出意大利,维护他自己的利益。他有两个朋友带兵来帮助他,一个是一位亚马逊式的女战士卡米拉,率领一队男女骑兵,她原是女猎人,是女神狄安娜的宠儿。一个是麦任侠斯,为勇敢战士,惟生性残酷异常。他原是埃楚斯卡的君王,因其人民不堪他暴虐,把他逐出,他依附了特恩纳斯。

伊尼亚斯去联络阿卡迪亚的国王伊范德,想跟他结成同盟,以对抗特恩纳斯。伊范德欢迎伊尼亚斯的提议,他痛恨麦任侠斯的暴虐,想除掉他。不过他自己年老力衰,不能担负重任。他劝他去联络埃楚斯卡人,那儿的人早就想兴兵捉拿麦任侠斯为人民报仇,只是他们的祭司说命运注定,须有一个越海而来的外邦人领导他们,他们才能胜利。因而伊范德竭力主张伊尼亚斯去见埃楚斯卡人,他们一定会接受他领导。他并派他的独子帕拉斯与他同去,跟他学习战争的事。

伊尼亚斯率领一支阿卡迪亚军往埃楚斯卡去,行前将特洛伊营地的守卫事宜,交在他部下手里。埃楚斯卡王塔赏欣然接受伊尼亚斯的领导,与他结成联盟抵御特恩纳斯。正当伊尼亚斯与埃楚斯卡人接洽的时候,特恩纳斯与麦任侠斯兴兵来打特洛伊营地。守卫营地的人寡不敌众,损失惨重。幸伊尼亚斯率领塔赏的埃楚斯卡军和阿卡迪亚军及时赶回,才解了围。在续后的战争中双方互有胜负。帕拉斯被特恩纳斯刺死了。卡米拉被杀死了。最后麦任侠斯与特恩纳斯也死在伊尼亚斯枪下。特恩纳斯之死,结束了《伊尼亚斯逃亡记》。惟读者可以想象伊尼亚斯后来娶了拉维尼亚为妻,跟随他的特洛伊人在意大利住下来。他们跟当地的拉丁人混合后成为拉丁民族,建立一个王国,即罗马帝国的前身。

维吉尔这部史诗有许多种英文翻译。我的翻译是根据企鹅经典丛书(Penguin Classics)杰克逊·奈特(Jackson Knight)的散文译本Virgil:The Aeneid。一九五六年初版,我手边另外还有两个无韵诗译本作参考。一本是雄鸡经典丛书(Bantam Classics)Allen Mandelbaum翻译的The Aeneid of Virgil,一九六一年六月雄鸡丛书初版;一本是Robert Fitzgerald翻译的The Aeneid-Virgil,一九八三年纽约Random}louse出版。杰克逊·奈特的生平事迹我不知道,住在穷乡僻壤,一时得不到参考资料,不过从他的诺言里可看出他对拉丁文学很有研究。他对维吉尔的诗艺的分析及对这部史诗的含义的阐释,多有精辟之处。这篇绪言算得一篇很好的介绍维吉尔生平及其诗作的文字。我现在将其中有助于我们了解维吉尔的为人及其作品以及他对后代影响的部分择要意述出来,以补本篇之不足。

末了,有一件小事要交代一下。一九八五年夏,我把此书刚翻完一半的时候,得到了杨周翰先生对这部作品的中文译本。他的书定名为:《维吉尔一埃涅阿斯纪》。周翰兄是我从前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的同事,昆明分手后,一直未再见面,只有一次他路过金山湾区时跟我通了一次短短的电话。那次他是来这里某大学讲比较文学的,同时我也知道他在国内大学教书,教的大概也是比较文学。因而我想他已以文学研究者的资格翻了这本书,那我就不必再多此一举。当时就把这项译事搁了起来。过了一年多以后,偶尔和一位朋友谈及此事。朋友竭力劝我说还是把它完全翻出来的好。他说像这样一部文学巨著,英文中不知有多少种翻译。中文有两个译本算不得多,而且两种译法亦可互相印证,使书中意义更见明显,也不失为一种贡献。我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所以就翻完了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埃涅阿斯纪(西方正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古罗马)维吉尔
译者 曹鸿昭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2615301
开本 16开
页数 345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6
CIP核字 2010040405
中图分类号 I546.22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0
154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