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死谷狙击手/七曜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福岛县核泄漏的神奇预言!精彩的冒险小说,切合当前的热点话题!

鸣海章编著的《死谷狙击手》讲述了:

六个身份不明之人,潜进了福岛县的原子能发电站!他们以核反应堆为恐吓材料,企图让日本政府答应与其交易。同天夜里,由纽约飞往首尔的东亚国际航空客机大幅偏移航线,即将进入日本领空。北部航空方面纵队司令断然下达了“击落该客机”的残忍命令。眼看着便要冲进日本领空。而日方的对策则是:击落该客机。以“毒”为代号的神秘狙击手受命行动,他能否一枪将事件解决?!

内容推荐

《死谷狙击手》由鸣海章编著。

屏住呼吸,消除声音,隐去身形,忍耐,等待十拿九稳的一击。狙击手具有令人害怕的忍耐力,这样的对手该如何对付?

在遮蔽物的阴影之间移动,绝不出现在狙击手的视线中,这也是一种方法,但不现实。狙击手发挥超人的忍耐力,就是为了等待目标出现的瞬间,将其击毙。防御方时时刻刻都在害怕狙击手出其不意的一击,而狙击方却可以任意选择狙击的时间。

最有效的方法是,配置对抗狙击手。

目录

序章 初试锋芒

第一章 灾难日

第二章 最坏一击

第三章 危机管理中心

第四章 毒

第五章 起动

第六章 原来的上司

第七章 新抵抗运动

第八章 赌上性命

第九章 追风一击

终章 新的战场

致读者

试读章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波黑,萨拉热窝

口径七点六二毫米、自动气压式狙击枪德拉贡诺夫装备的SO-1型四倍瞄准镜的圆形灰色调视野中,出现了三个士兵。他们身着统一的野外迷彩服,暗绿色和褐色在整个灰迹斑驳的石路上非常醒目。但最能当做融入波黑街道的保护色的,则要数穿了二十年以上的外套和西装。

安娜·莱姆卡妮娅在一栋旧式公寓三楼的房间里俯视着街道。

公寓是一座五层建筑,已经遭受了数次炮击。虽然天台被打得不成样子,但是窗沿下方和床差不多高的位置依然很适合狙击。若是一不留神向前踏出,肯定会人仰马翻,摔到楼下的石子路上。

不想让枪身和瞄准镜反射阳光,她将枪从窗口拿开,放到了不远的桌子上。德拉贡诺夫前部枪身被枕木垫了起来—也得让枪有承力的地方。安娜张着双腿站在桌子后面,怀抱着枪撑在桌上。

她弯曲左臂,按了按搭在右肩的枪托。右手握着枪把,食指搭在扳机上,拇指竖起,顶在枪的后部。

“用食指的中间位置扣动扳机,同时将拇指顶在枪身后面,由于食指和拇指的力量相互抵消,射击的时候枪就不会动了嘛。明白了?”

她脑海中掠过一个男人的面容。鼻子下面长着如同墙刷一般的胡须,细眼睛,眼角刻着深深的皱纹。褐色的瞳孔中流露出温和的目光,被尼古丁熏黄的牙齿在胡须的遮掩下依稀可见。无论是他混杂着烟味的呼吸,还是圆鼓鼓的腹部,或是又大又暖和的手,都曾让她着迷不已。

教安娜使用狙击枪射击的是她的父亲。父亲有一把用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式狙击枪,就和现在她怀里的枪一样—样式有一点老了,性能也不怎么好。不过那时父亲的猎物是鹿,不是人。

另外父亲并不使用狙击枪的瞄准镜。原因是父亲讨厌瞄准镜里局限的视野,猎物不经意间的跳跃都会让他失去目标。父亲只凭借铁质的准星,就能对五百五十米外的鹿一击必中。击中的部位必定是头部或心脏。瞄准的时候,鹿不论是面对父亲,或是侧对父亲,还是屁股对着父亲,不同情况射击的关键点也不一样,但在一瞬间都必须做到一击必中。这样既减少了鹿的痛苦,又能获得弹痕少的毛皮以卖个好价钱。三岁时安娜就随父亲上山,但那时都只是在山脚瞎转悠。十岁时她第一次在山里过夜。

尾随父亲到打猎结束已经够戗了,更不用说走在父亲前头。父亲能再活几年就好了,她也曾这样想过。父亲在她十三岁时去世。父亲最恐惧的事情,不是身患癌症,而是病死在自家床上。

突然,安娜中断了回忆。

静静地吸气,呼气。安娜尽量地吸入空气,小心到注意着氧气到达的每一个细胞。

右眼贴着目镜注视,左眼微闭,但不完全合上眼睑,否则容易疲劳。

三个士兵躲在一栋建筑的角落。前面的士兵紧紧注视着右方—相对安娜来讲是左侧,后面的两个士兵背靠着墙壁。三个人都拿着可折叠式背带的AK-47自动狙击枪,弯曲的弹夹略显红褐色。

距离二百八十六米,在安娜AK的射击范围内,他们也在德拉贡诺夫最近的射击距离内。即使如此,在自己的潜伏位置暴露或者受到攻击前,安娜有绝对的信心把三人全部击毙。即使没有测距器,安娜也知道射击距离。她从小就对这条街非常熟悉,不仅知道哪里有什么,甚至在哪个公寓的哪个窗口架枪,每一条路上的路灯柱、面包店、杂货店的角落等任意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她都谙熟于胸。

萨拉热窝就是狙击手的天堂。

为了把握风向、风速,需要在街道各处打上丝带。假设没有丝带,街上随处的战斗痕迹所引发的烟雾将取代丝带的作用。烟雾虽然掩盖目标,甚至导致目标丢失,不过一般不会那么糟糕,反而能成为阅读风力的工具。建筑密集区风向捉摸不定,风速也各不相同,但是有了烟雾的指引,只需要架好枪,就总能通过射击的方向找到基准。

狙击手的天堂,就是街上的市民和普通士兵的地狱。三个士兵面前的布料店冒着烟。三个月前,店主卷入战争而死,家人逃到郊外,目前成了废弃房屋。一些无家可归的人在屋子里用野火取暖,这些隐约的野火也时不时会招来手榴弹。

安娜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判断风向。

风从左侧吹向右侧,刚好能把烟雾吹斜。风速只有五六米每秒,德拉贡诺夫发射出的七点六二毫米的钢芯子弹速度为两百八十六米每秒,在子弹飞行过程中会向右偏移十一厘米。再考虑重力作用,射击的位置必须高于目标。

枪身冰冷而平静。安娜将照准器调零,调节好瞄准镜。风或者气温等引发的变化,并不影响瞄准镜本身,但会使狙击点偏移,所以需要再次瞄准目标。

自动狙击枪首发和次发以后的子弹着弹点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安娜也没有忘记。她的枪有个特点:首发相对于次发以后的子弹,偏右上方。

自动狙击枪的首发子弹是手装的,次发以后子弹被气压压到底部,弹簧在反作用力下自动填弹。螺钉必须上紧。若是平时,装弹随便一些,问题不大,不过这次是远距离狙击,而且必须将三个人都射杀,因此必须格外小心。

圆圆的瞄准镜里出现好多士兵。一个约莫四十岁的男子带头走在前面,没有戴头盔,只戴了顶毛线织的帽子。第二个人三十岁左右,头盔拉低,看不清楚他的表情。第三个人比较年轻,背靠着墙,紧锁双眉,一副哭丧脸的样子,戴着圆头盔,颈子上缠了条皮带,用后背不住地敲击着墙壁。第二个人,不停地吵吵嚷嚷,背在墙壁上撞来撞去,看上去像要哭。  把瞄准镜放大,透镜里的那些人都好像站在面前。实际上人与人之间还是隔了些距离的。

调匀呼吸,深吐口气。意识随呼吸缓缓苏醒,新鲜空气在脑子里来回流转,准星的十字线晃动了一下。

调好左边的焦距旋钮,将准心移到第三个男子的胸口上。四倍镜头下,黑色准心有点晃动,怎么也稳定不下来,没关系。尽管有枕木来稳定枪托,肉眼观察狙击瞄准镜里的人像,总是有些晃的。

扣在扳机上的食指渐渐发力,手指关节处压着扳机。拇指用力按着枪,以减轻射击时的后坐力。扳机又向后退了一点,然后停了下来。这并不是射击游戏。屏住呼吸。

吞咽时,能听到脉搏的声音。

体内热血沸腾,奔流不息。脉搏跳动的间隙越来越长,肾上腺素分泌加剧,时间开始变慢。抑制呼吸,细胞内的氧气便迅速燃烧,脉搏加快,难以平静。

瞄准器移到了第三个人—那个年轻的士兵的右肩上,枪口稍微朝上了些。狙击点瞄准到头上,着弹点估计应该在十一厘米偏右,二十厘米偏下的样子。

再吻一下右手的拇指。

扣动了扳机。

弹回的撞针撞击在七点六二毫米雷管上,硝化纤维急速燃烧,肩胛骨抵住后坐力的冲击,一股热流朝前喷出,同时睁开左眼确认弹道轨迹。

年轻士兵的头晃了一下。一会儿前面的两个人有了反应。枪响和着弹之间,相隔极其短暂,仍然有时间差。

右眼前的瞄准镜向下抖动,又回到四倍的圆形视野。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心跳也更厉害了。眯好左眼,用右眼仔细观察起来。

先头士兵扫视周围,连建筑物角落都不落。二人准备靠近倒下的士兵。

屏住呼吸,准星移到了先头士兵的背中间。扣动扳机。

德拉贡诺夫响了一下,两个士兵同时被撞飞,瘫倒在路中间。

她吐一口气,又把瞄准镜移向了第三个士兵。那个年轻的士兵四肢朝天仰倒在地,头盔也掉了下来,在路上骨碌骨碌地滚来滚去。走在前面的士兵俯卧着,背上偏右的地方,出现一个爆裂的伤口。

中间的士兵准备拔腿就跑,右手按着右大腿,可能是前面那个士兵中弹的时候,子弹穿过他的身体打在了中间士兵的腿上。

冷静下来,再对这个幸存的士兵开一枪。开枪。

士兵的头盔向右边偏了一下,跌落下来。脑袋晃了晃,倒在地上。灰色的马路上,脑浆洒了一地。

安娜把目光从瞄准镜上向上移,肉眼观察了下周围的环境,松了一口气。

四周有人叫了起来:“这里发生什么事啦?”  就在这三个士兵被击毙的街角,几个普通市民立刻靠着墙。他们害怕不知从何处射来的子弹,惶恐地望着天。

安娜将目光投向了靠墙的一个女人身上。那个女人一直注视着被枪杀的士兵。

“姐姐!”

安娜不由得低低地叫了一声。

姐姐推着一个婴儿车,里面才四个月大的小外甥女正在睡觉。金色的薄薄胎毛卷曲着,清澈的瞳孔里闪烁着天蓝色的光泽,宛如一个小天使。

安娜的叫喊,并不是因为姐姐带着婴儿穿梭在战火中—恐惧枪战的人是不能在波斯尼亚生存的。安娜的叫喊是因为她被恐怖冻结:她看到了姐姐推着的婴儿车里边,一支细长的东西,被布包着。

这个伪装太不靠谱了。仔细一看就知道,布是缠在一支乌黑锃亮的自动小手枪上的。

接着,姐姐的脑袋炸裂开来,墙壁喷上了血红的花朵,听到枪声时已太晚了。

“不要这样,别这样……”

安娜不禁哭出声来,不知不觉间脸上已经涕泪不分。她把德拉贡诺夫放在了桌上,走开,摇摇晃晃地走到了床边。

婴儿车猛烈地摇晃了一下。

P5-1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死谷狙击手/七曜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鸣海章
译者 郭永钦//刘洋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5224401
开本 16开
页数 519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3
CIP核字 2011076051
中图分类号 I313.45
丛书名
印张 32.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9
155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5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