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丹穆若什所著的《什么是世界文学/比较文学当代视野》从“世界文学”这个观念的建立与内涵扩张为主题,探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在当代学术中的变化,书中分别从近东古代史诗、南美洲殖民文化、古埃及学、意大利文艺复兴、德国浪漫主义、欧洲现代主义(卡夫卡)、美国讽刺文学、东欧神秘小说(《哈扎尔词典》)等不同角度探讨“世界文学”的丰富意义。作者学识渊博,涉及多种学科、多种语言的研究,是近年比较文学界罕见的优秀著作。此书出版以来已被多所学校采用为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示范教材。
图书 | 什么是世界文学/比较文学当代视野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大卫·丹穆若什所著的《什么是世界文学/比较文学当代视野》从“世界文学”这个观念的建立与内涵扩张为主题,探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在当代学术中的变化,书中分别从近东古代史诗、南美洲殖民文化、古埃及学、意大利文艺复兴、德国浪漫主义、欧洲现代主义(卡夫卡)、美国讽刺文学、东欧神秘小说(《哈扎尔词典》)等不同角度探讨“世界文学”的丰富意义。作者学识渊博,涉及多种学科、多种语言的研究,是近年比较文学界罕见的优秀著作。此书出版以来已被多所学校采用为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示范教材。 内容推荐 大卫·丹穆若什所著的《什么是世界文学/比较文学当代视野》涉及的世界文学范围非常广,从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残片,到埃及的象型文字文本,从中世纪德国女神秘主义者的通神异象书写,到危地马拉妇女的创伤记忆口述,从卡夫卡作品的重新修订与翻译,到当代词典形式小说的国际阅读,时间跨越古今,视野遍及全球,生动揭示了世界文学构成的多元化以及世界文学实践形式的多样性。作者从跨文化流通、翻译、阅读的角度,重新探讨“世界文学”的内涵,所提出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创造性地更新了世界文学观念,开创了世界文学研究的新方法,同时也给予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以很大的学术启迪。此书是近10年来国际比较文学界学术影响最为广泛的著作。 目录 “比较文学·当代视野”总序 译者序 作者中文版序 导论 歌德创造了一个新词 第一部分 流通 第一章 吉尔伽美什之旅 第二章 教皇的吹箭筒 第三章 从旧世界到全世界 第二部分 翻译 第四章 墓地之爱 第五章 麦赫蒂尔德·冯·马格德堡的来世 第六章 卡夫卡归来 第三部分 生产 第七章 世界范围中的英语 第八章 出版物中的丽格伯塔·门楚 第九章 带毒之书 结语 如果有足够大的世界和足够长的时间 参考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什么是世界文学/比较文学当代视野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大卫·丹穆若什 |
译者 | 查明建//宋明炜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5718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1 |
出版时间 | 2014-12-01 |
首版时间 | 2014-12-01 |
印刷时间 | 2014-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2 |
CIP核字 | 2015078637 |
中图分类号 | I0-03 |
丛书名 | |
印张 | 2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5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2-1814 |
版权提供者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