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经典海洋科幻少年读本;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吴岩作序推荐!
未来的海洋,将在人类生存中占据怎样的位置?海洋是否会被人类“征服”?被“征服”后的海洋是怎样的面貌?在这方面,围绕着海上交通、浅海经济开发和深海生存等领域,众多中国科幻作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郑文光创作的《大洋深处》讲述了:海员庾家全所工作的货轮“海远号”在途径南太平洋某海域时,突然神秘失踪。虽然后来派出飞机进行搜索,但海面上没有发现任何迹象,“海远号”上所有船员被认定为遇难……
图书 | 大洋深处/海洋科幻名家作品精选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最经典海洋科幻少年读本;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吴岩作序推荐! 未来的海洋,将在人类生存中占据怎样的位置?海洋是否会被人类“征服”?被“征服”后的海洋是怎样的面貌?在这方面,围绕着海上交通、浅海经济开发和深海生存等领域,众多中国科幻作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郑文光创作的《大洋深处》讲述了:海员庾家全所工作的货轮“海远号”在途径南太平洋某海域时,突然神秘失踪。虽然后来派出飞机进行搜索,但海面上没有发现任何迹象,“海远号”上所有船员被认定为遇难…… 内容推荐 郑文光创作的《大洋深处》讲述了:海员庾家全所工作的货轮“海远号”在途径南太平洋某海域时,突然神秘失踪。虽然后来派出飞机进行搜索,但海面上没有发现任何迹象,“海远号”上所有船员被认定为遇难。十年后,庾家全的女儿庾新翎收到了一封来自南太平洋的信,写信人居然是早已失踪多年的父亲。信中写了“海远号”遇难之前及之后的奇异经历,还说自己现在被困在外星人建立的海底洞穴。于是,庾氏姐弟决定去当年“海远号”的出事地点营救自己的父亲,诡异而神秘的故事就此展开…… 目录 来自南太平洋的信 不可思议的故事 两个青年 北京—惠灵顿航线上 约翰·金斯莱 迎着神秘的海洋 ZG227号 第二个玩偶 惊心动魄的一幕 洛丽 杜库里人 疑团重重 在直升机的桨叶下面 神奇的太阳 庾家父子 绿光荧荧 父与女 意外的变故 飞碟浮出水面 最后的时刻 诀别 试读章节 洛丽 庾新翎一张开眼睛,立刻又闭上了。她的心脏跳动得如此激烈,以致她只能艰难地喘着气,似乎全部血液都涌上了头颅。她昏昏迷迷地想,我是不是丧失理性了呢? 一只粗糙的大手抚摸着她的前额,如此熟悉而又陌生的手啊!小的时候,她发烧,静静地躺在床上,就是这样一只手轻轻地抚摸着自己。她第一天挎着书包上小学的时候,正是这只粗糙的手牵着她,踏进了校门。她第一次拿成绩单回来的时候,也是这只饱经风霜的手满意地摩挲着她的梳着两根朝天小辫子的脑袋。 她又慢慢张开了眼睛。一个非常熟悉的、熟悉得令人心痛的脸,离她非常近,每一颗痣,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眉毛,她都非常清楚。可是,这个人的嘴巴上,竖着一根手指…… 这是明白无误的讯号:别吱声! 她稍稍侧转身子。房间不大,一眼就能看到四面的墙,干净而雅洁,没有第二个人。爸爸为什么不让她吱声呢? 她的嘴微微翕张着,那只粗糙的大手立刻伸上来,盖住她的嘴巴。她明白了。 透过手指缝,她艰难地说:“水……” 那张熟悉的脸移开了,轻轻的脚步声,她看不到,但是能感觉到父亲的走动:一股清凉的、微微带点儿香气的甜饮料流入她干裂的嘴唇,她感到一阵贴心的舒适。她又闭上了眼睛。 “是父亲,是的!”她想。那么,她到了海底下的洞窟里了。她就是为寻找父亲而来的,现在,她终于如愿以偿了。只是她一点儿也不知道是怎样进来的。她模模糊糊地记得那团绿色的光,以及那夺目的极细的绿色射线,然后是山一般的巨浪和那可怕的翻船。但是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此刻,她在一个宁静的房间内,只有父亲和她两个人。 她瞪大了眼睛。父亲正凝视着她。一点儿也不错,父亲还是10年前那个样儿,还是在广东码头上分别时候的那个样儿,只是苍老了许多,满额的皱纹。啊,日夜想念的父亲啊……只是为什么不许她说话呢? 一下子,庾新翎陷在胡思乱想中。她不知道庾新翊和皇甫堤哪儿去了?一想起这两个人——她的同伴和她的弟弟,她突然感到一阵焦躁。这两个人的命运到底怎样了?是葬身在波涛中呢?还是像她一样,来到这海下的洞窟?……她挣扎着要起来,她的手一使劲儿,这才发现她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她竟瘫倒在一张软绵绵的床上。 父亲好像从她的不耐烦的脸色猜测到了她的思想,他用广东口音十分浓重的英语平静地说:“小姐,你最好静养着。你的同伴也得静养几天。” “小姐?”是父亲认不出自己了,还是他有意装作跟自己素不相识?她不眨眼地打量着父亲,看见他若无其事地坐在那儿,望着她。当然,10年了,小姑娘长成大人,可是,当父亲的能认不出来自己朝思暮想的女儿吗?不,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他必须装作不认识自己。 别看室内没有第三个人,可是,既然是深深埋在海底的洞窟,那就必然有着十分先进的科学技术,也许统治这洞窟的生物能够通过诸如电视之类的设备看到、听到所有角落的一切动静。而为了某种原因,爸爸必须隐瞒自己跟亲生女儿的关系。是的,一定是这样……P83-85 序言 中国海洋科幻的新推动 吴岩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也是人类生存的保障。海洋控制着人类最重要的资源供给和运输通道,更调控着天气变化进而影响食物的产量。生活在一个具有漫长海岸线的国度,中国人跟大海的交往由来已久。对海洋神秘辽阔的讴歌,跟对海洋变化万千的慨叹,早已交汇成一幕幕壮丽的音画。在所有这些关于海洋的抒写中,科幻文学无疑是最鲜为人知却最充满内涵的领域。 早在清末民初,科幻小说家就已经开始海洋故事的创作。吴趼人的《新石头记》(1905年)中,就写有乘坐潜艇下海观察洋底的精彩段落。碧荷馆主人的《新纪元》(1908年),直接描写了发生在未来的一系列海战。新中国成立到今天,中国科幻文学几经起落,但海洋题材的作品时有出现。这些作品中,人们将对生活的渴望、对发展的渴望聚焦于海洋,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民族带来更多亲近海洋的机会,也会造成种种可能的前进障碍。海洋似乎成为了中国人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战场。 那么,中国海洋科幻小说具有哪些特点呢? 饱含着对未来海洋生存的多种憧憬,当然是第一个重要特点。未来的海洋,将在人类生存中占据怎样的位置?海洋是否会被人类“征服”?被“征服”后的海洋是怎样的面貌?在这方面,围绕着海上交通、浅海经济开发和深海生存等领域,众多中国科幻作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各种各样的海洋船舶,使中国人的航海梦想被激发,重新开启一个新的大航海时代的意愿得到了满足;各种海洋开发技术的变革,给未来的社会生活带来了福利,也引发了灾难;潜藏深海的来历不明的生化基地,终止了我们亲近海洋的进程……至少对海洋科幻作家来讲,未来的海洋生存包含了美景,也危机四伏。 中国海洋科幻小说的第二个特点,是充满了对亲近大海之人的崇敬和赞美。在这方面,最值得提及的作家就是郑文光。在他的多部作品中,海一直是挥之不去的存在。但这种存在,不是简单的蓝蓝天空下的浩瀚大洋,恰恰相反,郑文光笔下的海充满了地方特色,这种特色既来自海洋本身,也来自滨海的人们。 将大海当作一种象征物来塑造,是中国海洋科幻小说的第三个特点。例如,刘兴诗的《美洲来的哥伦布》,虽然表面上谈印第安人借助独木舟横渡大西洋,但内中暗示的则是第三世界对第一世界构造的当代史的不信任。逆袭过程的本身,彰显了另一种历史的存在可能。 我认为,中国的海洋科幻创作还远远没有达到它的设计极限。无论是近期未来还是远期未来,海洋科幻的题材都还留有丰富空间。近几年来,有关“一带一路”的构想正在从设计走向现实,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构“丝绸之路”,能带回遥远的丝路的激情吗?能带来世界格局的变化吗?所有这些问题,都等待着科幻作家们踊跃做出回答。 为了全面回顾和展望海洋科幻的成果,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大连出版社编辑出版了这套海洋科幻丛书,我感到特别高兴。丛书中收集了新中国科幻文学领域中一些最重要的科幻作家的重要作品。这其中的许多,我都认真读过且记忆犹新。我觉得这套丛书的出版,能为新世纪中国海洋科幻的繁荣带来新的推动,能促进全新风格和内容的海洋科幻不断涌现。 是为序。 2015年5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大洋深处/海洋科幻名家作品精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郑文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大连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50880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9 |
出版时间 | 2015-06-01 |
首版时间 | 2015-06-01 |
印刷时间 | 201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6 |
CIP核字 | 2015091769 |
中图分类号 | I287.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20 |
宽 | 16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