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喂大海/海洋科幻名家作品精选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最经典海洋科幻少年读本;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吴岩作序推荐!

未来的海洋,将在人类生存中占据怎样的位置?海洋是否会被人类“征服”?被“征服”后的海洋是怎样的面貌?在这方面,围绕着海上交通、浅海经济开发和深海生存等领域,众多中国科幻作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刘兴诗创作的《喂大海》收录《喂,大海》《我的独家海岛生产公司》《北方的云》《台北二十四小时》等多篇作品

内容推荐

刘兴诗创作的《喂大海》收录《喂,大海》《我的独家海岛生产公司》《北方的云》《台北二十四小时》等多篇作品。其中《喂,大海》讲述的是水手阿波在海上的一些奇遇,揭示了珊瑚岛、火山岛等岛屿的形成原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理来“制造”岛屿。

目录

喂,大海

我的独家海岛生产公司

北方的云

台北二十四小时

试读章节

我,向阳号远洋货轮见习水手阿波,今年1 7岁。尽管我的海上生涯并不算太长,但是随船漂过五洋四海,却见识了不少新鲜事。有人说我生性耽于幻想,脑瓜里从来也不肯安静,惯爱冒出种种稀奇古怪的念头,捅了不少娄子,还险些闯下大祸。可我总有些不服气!每逢这种场合,船上最疼爱我的舵工老万大叔就走过来,竖起指头告诫他们说:“别嘲笑阿波啦!一个水手要是没有勇气和幻想,还能做出什么事情来呢?”老万大叔是船上最富有航行经验的老海员,经他这么一说,人们就再也没有别的话好说了。

现在,我趁航行的余暇,把这些奇遇讲给你们听,如果你们读后感兴趣,请写信告诉我,我再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地讲下去。朋友们,这样办,好吗?

这个故事,是在南海上发生的。

我们的船从湛江港装运了一批货物到加里曼丹岛去,途经南海的48号海区。

临行的时候,一位花白头发的退休老海员站在码头上对我喊道:“喂!阿波,路过48号海区你可要小心一点儿呀,别让风浪把你颠下海去喂了大鲨鱼。”

这条航线我还是头一次跑,48号海区是什么样的?是不是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可怕?我跑上驾驶台,查了一下海图,上面果然写着: “多暗礁,台风季节航行禁区。”作为一个见习水手,我当然明白“航行禁区”这几个字包含着什么意思,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好在现在正是开春不久的时候,还不到台风盛行的季节。要不,说不定会真的被簸荡下海去喂鲨鱼呢!

我怀着忐忑不安和好奇的心情,等待着这谜也似的48号海区的光临。60多个小时以后,它终于在远方的海平线上出现了。船长命令轮船减速,所有的值班水手都站在岗位上,准备应付一切可能出现的事情。看起来,要过这个危险区域还真有些不简单呀!

我和老万大叔正好都不值班,我端起一副望远镜,站在船头上仔细打量,果然瞧见前方一片白浪滚滚,和四周平静的海面显然不同。我想:浪涛是礁石激起的,那儿的水下必定有许多暗礁,航道一定极其复杂。

不一阵子,船驶到了跟前,水势越来越大了。我们的船一会儿被抛了起来,升腾在浪花尖上;一会儿又猛地往下一沉,半没在深海的波谷里。船还不得不时时在尖牙利剑般的礁石群中左右闪避,真是危险极了。

“这些暗礁太讨厌了!一点儿好处也没有,还不如趁早都炸掉。”我瞅着水下礁石的憧憧阴影,自言自语地说。

“不,你说的不全面啊。”老万大叔摇了摇头,不以为然地告诫我说,“炸掉一些礁石当然可以。但是要把它们统统都炸了,以后从哪儿生长出小岛来呢?”

“什么?您说小岛是从海里长出来的?”我瞪大了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听了我的话,老万大叔微微笑了,随即挑逗似的眨了眨眼睛,又接着说:“为什么不可以呢?这里的珊瑚礁再过许多年,就会冒出来成为珊瑚岛。要不,南海哪来这么多岛屿?”

我的眼睛瞪得更大了。这可真是天下奇闻,海岛居然会像春天树林里的蘑菇似的成片“长”出来,真是从来也没有听说过的怪事。P2-4

序言

中国海洋科幻的新推动

吴岩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也是人类生存的保障。海洋控制着人类最重要的资源供给和运输通道,更调控着天气变化进而影响食物的产量。生活在一个具有漫长海岸线的国度,中国人跟大海的交往由来已久。对海洋神秘辽阔的讴歌,跟对海洋变化万千的慨叹,早已交汇成一幕幕壮丽的音画。在所有这些关于海洋的抒写中,科幻文学无疑是最鲜为人知却最充满内涵的领域。

早在清末民初,科幻小说家就已经开始海洋故事的创作。吴趼人的《新石头记》(1905年)中,就写有乘坐潜艇下海观察洋底的精彩段落。碧荷馆主人的《新纪元》(1908年),直接描写了发生在未来的一系列海战。新中国成立到今天,中国科幻文学几经起落,但海洋题材的作品时有出现。这些作品中,人们将对生活的渴望、对发展的渴望聚焦于海洋,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民族带来更多亲近海洋的机会,也会造成种种可能的前进障碍。海洋似乎成为了中国人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战场。

那么,中国海洋科幻小说具有哪些特点呢?

饱含着对未来海洋生存的多种憧憬,当然是第一个重要特点。未来的海洋,将在人类生存中占据怎样的位置?海洋是否会被人类“征服”?被“征服”后的海洋是怎样的面貌?在这方面,围绕着海上交通、浅海经济开发和深海生存等领域,众多中国科幻作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各种各样的海洋船舶,使中国人的航海梦想被激发,重新开启一个新的大航海时代的意愿得到了满足;各种海洋开发技术的变革,给未来的社会生活带来了福利,也引发了灾难;潜藏深海的来历不明的生化基地,终止了我们亲近海洋的进程……至少对海洋科幻作家来讲,未来的海洋生存包含了美景,也危机四伏。

中国海洋科幻小说的第二个特点,是充满了对亲近大海之人的崇敬和赞美。在这方面,最值得提及的作家就是郑文光。在他的多部作品中,海一直是挥之不去的存在。但这种存在,不是简单的蓝蓝天空下的浩瀚大洋,恰恰相反,郑文光笔下的海充满了地方特色,这种特色既来自海洋本身,也来自滨海的人们。

将大海当作一种象征物来塑造,是中国海洋科幻小说的第三个特点。例如,刘兴诗的《美洲来的哥伦布》,虽然表面上谈印第安人借助独木舟横渡大西洋,但内中暗示的则是第三世界对第一世界构造的当代史的不信任。逆袭过程的本身,彰显了另一种历史的存在可能。

我认为,中国的海洋科幻创作还远远没有达到它的设计极限。无论是近期未来还是远期未来,海洋科幻的题材都还留有丰富空间。近几年来,有关“一带一路”的构想正在从设计走向现实,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构“丝绸之路”,能带回遥远的丝路的激情吗?能带来世界格局的变化吗?所有这些问题,都等待着科幻作家们踊跃做出回答。

为了全面回顾和展望海洋科幻的成果,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大连出版社编辑出版了这套海洋科幻丛书,我感到特别高兴。丛书中收集了新中国科幻文学领域中一些最重要的科幻作家的重要作品。这其中的许多,我都认真读过且记忆犹新。我觉得这套丛书的出版,能为新世纪中国海洋科幻的繁荣带来新的推动,能促进全新风格和内容的海洋科幻不断涌现。

是为序。

2015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喂大海/海洋科幻名家作品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兴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508866
开本 16开
页数 1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2015091756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20
161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2: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