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此史有关风与月
内容
编辑推荐

张明扬所著的《此史有关风与月》名为“此史有关风与月”,照梁小民先生的理解,写的并不是历史的风月韵事,而是以吟风弄月的形式以及心绪,在看似闲聊中完成就一些严肃话题与同好者的交流。用简单而通俗有趣的语言重述历史大事件;大谈小历史,详细而具体地谈容易被忽略的历史小节,还原历史细节的微妙之处。

总之,历史越细越真实,本书很多文章虽然意在叙述历史大趋势,但具体落笔写的还是小事、细节,这正是它的可读之处。

内容推荐

《此史有关风与月》讲述中朝之间的关系,这是历史上的大事,可以写几卷本的大书。作者张明扬在“天下”这部分中用五六篇文章就把从高句丽、隋炀帝到近代大韩帝国的衰亡讲清楚了。抓住了关键,讲清了重要的事件。“庙堂”这一部分用三篇文章详述了中国历史上太上皇的“退休史”,或被软禁,或闷闷忍让,或依然控制权力,甚至策动反击。这些看似小节,但实际上反映了帝制专制制度的特点——有权就有了一切,没权即使是皇帝的老子也没用。

目录

第一章 天下

 历史上异域的中国梦

 隋炀帝为何要三打高句丽——隋唐时代的“朝鲜攻略”(上)

 唐高宗的“世界大战”——隋唐时代的“朝鲜攻略”(下)

 朝鲜的“反清复明”梦

 甲午前夜:中朝关系的破裂

 大韩帝国的衰亡

第二章 庙堂

 乱世的太上皇乱事——太上皇的退休生活(上)

 太上皇不高兴——太上皇的退休生活(中)

 太上皇的反击时代——太上皇的退休生活(下)

 失败者的中国史

 少数民族王朝的日本代言人

 “哲人王”乾隆

 乾隆的辩护律师

 被禁止的转世

第三章 江湖

 《玉蒲团》的大历史——历史兴亡中的因果报应

 关于肚子的光荣革命——从朱棣是“宋朝皇帝”说起

 让高考回归“科举共识”

 体制外文人如何站着挣钱——从“地产商”顾炎武说起

 《鹿鼎记》中的路线之争

 “武侠是创造中国历史的根本动力”

 疯狂的兵器

第四章 苍黄

 美国人为什么反对鸦片战争

 美国“一战”后为何背弃中国

 用尧舜禹“想象”华盛顿

 晚清恐俄症

 我们为什么谈论边疆——《禹贡》杂志八十周年记

 穿越1944:崇祯与李自成——重读《甲申三百年祭》

 顾颉刚的朋友圈

第五章 劫灰

 英美靠什么主导世界两百年?

 “西亚病夫”往事

 当堂吉诃德遇到机关枪

 德皇的战争

 他用宪政打倒了宪政——希特勒登台始末

 如果希特勒死于“二战”前

 两个法西斯的爱恨情仇

 铊的杀人史——不仅仅是朱令

试读章节

“段延庆大喜,哈哈大笑,知道儿子终于是认了自己为父,不由得心花怒放,双杖点地,飘然而去”,这是《天龙八部》中最为诡异的一段“孽缘”。背景无非就是,大理国的旧太子段延庆历经千辛万苦矢志夺回皇位,和慕容复一起囚禁了段正淳段誉刀白凤一家,正当痛下杀手时,突然知道了原来段誉竟然是自己和刀白凤一夜情之后的亲生儿子。于是,就“心花怒放”地放弃了为之奋斗十多年的皇帝理想。

从宫廷政治的角度来说,段延庆的“心花怒放”还不仅仅是多了一个儿子——这自然是个老泪纵横的理由,更重要的是,段延庆清楚地知道,段誉将来是大理国皇位的继承人,“篡位”的段正明段正淳一系风光了那么多年,最后皇位不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儿子手中,还有什么比这种逆袭更能抚平他十几年来丧家犬生活带来的创伤呢?

女性的“肚子”,在这个杜撰的故事里成为了复国大业的唯一主角。换言之,对于一个亡国政权来说,如果仅凭一个肚子和一个遗腹子就可以“轻松”完成的拯救历史,又何必动辄数十万大军的大动干戈呢?肚子,就是传说中的“斩首行动”。

这么优越的“和平夺权”自然不会只便宜段延庆一个人。陈学霖先生在《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中记录了一则流传于蒙古大草原的美丽传说。坦白说,几年前第一次看到这则充满猛料的传说时,世界观是被小小震撼了一把,对于历史上各种言之凿凿的“父子关系”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这则名为《元太子?真太子》的传说脉络并不复杂。朱元璋在1368年攻陷北京时,在后宫里发现了元顺帝没来得及带走的“小皇后”,朱元璋被其美色所惑,就决定娶她为妻。但朱元璋并不知道的是,“小皇后”此时刚刚怀了元顺帝的孩子,这个遗腹子生下后还是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朱棣。很多年后,“元太子”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击败了“真太子”建文帝,成为了后世大名鼎鼎的明成祖永乐帝。作为这个传说的一个真实历史佐证是,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得到了蒙古人民的大力支持,军中一大主力就是蒙古“朵颜三卫”。

这则传说的靠谱程度要大大超越《天龙八部》,蒙古人的各种“严肃”历史著作如《蒙古黄金史纲》、《蒙古黄金史》和《蒙古源流》等都将其以各种版本记录在案。更耸动的是,这竟然和明朝的某些

史料有暗合之处。比如说,《明史》等明朝官修史书都说朱棣的生母是马皇后,但当时很多私人著史者都说这是朱棣为了当皇帝自抬身价,他的母亲另有其人,而其中一个版本就说是朱元璋的蒙古妃子。就这个问题,20世纪30年代时,傅斯年还和吴晗等人展开了一场激烈争论,而“蒙古妃子”一说似乎也已成了当下学界的主流。

您可千万别当这是冷门话题,当年明月同学在通俗得不能再通俗的《明朝那些事儿》中竟然也对此做了一些引人入胜的报道。

好吧,再这么“自我催眠”下去我还真相信这则传说是信史了。陈学霖先生在列举了一系列朱棣可能是元顺帝“遗腹子”的证据之后,非常直接地切断了“谣言”:朱棣生于1360年,而朱元璋占领北京是1368年,因此,什么都不用说了,这肯定是假的。

但对于那个时代沉浸于失去大都伤痛中的蒙古牧民来说,他们宁愿相信这则传说是真的。与被逐出中原的耻辱相比,还有什么比明朝皇帝其实是成吉思汗后代更能抚平伤痛的呢?你朱元璋再牛再能打,儿子和皇位都是我们蒙古人的,你们汉人的明朝其实就是我们蒙古人的大元朝,蒙古人才是最终的胜利者!事实上,这则传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永乐皇帝的子孙一一嗣位,曾为十三世代统治的伟大皇帝”。

P123-P125

序言

收到明扬《此史有关风与月》的书稿,着实吃了一惊。

我知道,明扬供职于《东方早报》的“上海书评”和澎湃新闻网,平日工作挺忙,经常加班,没想到还读了这么多书,也写了这么好的书。毕竟是80后年轻人,睿智而勤奋。而且,我知道明扬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没想到出的第一本书竟然是历史的,看来明扬也是史学票友。与我同道。

了解历史当然要读书,明扬这本书正是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写成的。我读书有点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明扬则是好读书,求甚解,多思考。他读的一些书,我也读过,不过看来我读得没有他细,也没有思考那么多问题。如美国学者埃里克·多林的《美国和中国最初的相遇》,我也读过。留下的印象就是在中美交往历史的早期阶段,美国能够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出口西洋参、皮毛之类,不似英国运来的是中国并不需要的棉布甚至刀叉之类,甚至是鸦片这样的毒品。但在明扬的笔下,从更深层次挖掘了中国与美国交往的特点,以及对美国国内及美英关系的影响,最后上升到美国人为什么“反对”鸦片战争这个问题上。

武侠小说也是我所爱,《鹿鼎记》当然看过,但我读这类书只追求曲折的情节,明扬则从历史上的“革命路线之争”来解读;新垣平的《剑桥倚天屠龙史》我也看过,只觉荒诞不经,明扬则读出了用武侠历史观解释中国历史的戏谑之处;至于武侠及中国传统小说中的兵器,我则根本没有关注,甚至连名称也记不住,明扬则不仅分析了各种兵器的源流。从中还写出了中国古代写战争史不重视兵器的弊病。读书固然不能每本都这么细,但有一些书总要如此细读,不然就成为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读万卷书却枉游书海。

非专业学者谈历史,总不能像专家那样详加考证与论述。票友谈历史总是给同道票友或一般读者讲的,就要让普通人读得懂并有所收益。这就要小谈大历史.或大谈小历史。小谈大历史就是用简单而通俗有趣的语言重述历史大事件;大谈小历史就是要详细而具体地谈容易被忽略的历史小节,还原历史细节的微妙之处。明扬这本书体现了高级票友的这一特点。

先说小谈大历史。中朝之间的关系是历史上的大事,可以写几卷本的大书。明扬在“天下”这部分中用五六篇文章就把从高句丽、隋炀帝到近代大韩帝国的衰亡讲清楚了。尽管并不详细,但抓住了关键,讲清了重要的事件。有兴趣的读者完全可以顺着这个线索再去深入研究阅读。

再说大谈小历史。太上皇是中国历史上并不显著的存在,即使在许多专业历史著作中也是只是提一下,注意的人并不多,可谓历史上小而又小的细节。但明扬则在“庙堂”这一部分用三篇文章详述了中国历史上太上皇的“退休史”,或被软禁,或闷闷忍让,或依然控制权力,甚至策动反击。这些看似小节,但实际上反映了帝制专制制度的特点——有权就有了一切,没权即使是皇帝的老子也没用。权力使人异化,这才有种种皇家秘史,亲人反目为仇。

无论大历史,还是小历史,笔调可以轻松,但史事一定要真实。在谈论大历史时,为了证明自己论述的“大趋势”,有意无意地掩盖历史细节就没必要了。在《他用宪政打倒宪政》这篇文章中,有着许多对希特勒上台前后的细节描述,则使我们对历史的复杂性有了更多元的理解。历史越细越真实,有了细节支撑,写出的法西斯上台大历史才更有味道。本书很多文章虽然意在叙述历史大趋势,但具体落笔写的还是小事、细节,这正是它的可读之处。

票友读历史不必那么严肃。本书名为“此史有关风与月”,照我的理解,写的并不是历史的风月韵事,而是以吟风弄月的形式以及心绪,在看似闲聊中完成就一些严肃话题与同好者的交流。我的序言定名为“历史在风月间”,就是想解释这层含义。当然,这是我的理解,不知是否是明扬的题中之义。

这本书每篇文章不算很长,如果序言写长了,反会喧宾夺主。书中的诸多好处还得大家亲自开卷,才能有所体会。

2015年5月25日,梁小民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此史有关风与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明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3090540
开本 32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8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2015102685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11
14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