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福宝场/乡土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福宝场作为经济,宗教,文化的中心,水旱交通枢纽,自然免不了有盛行于四川全省的哥老会袍哥活动。所有这些,加上移民的特殊习惯,福宝镇的历史文化蕴藏非常丰富,而且带着强烈的地方色彩。陈志华编著的《福宝场》中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反映了四川合江福宝镇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建筑、风俗习惯等概况。

内容推荐

陈志华编著的《福宝场》以历史散文的笔调,以写实的心态,描摹出福宝镇社会生活的历史情状、文化内涵、民俗风貌,令人震撼于中国苍凉浑厚的历史意韵和文化魅力。此外,书中还配有大量图片,其中不少是老房子照片,图文并茂,十分珍贵。

目录

前言

地图

壹 从哥老会说起

贰 诞生在川黔道上

叁 “湖广填四川”

肆 五龙抱珠

伍 回龙街

陆 从五显庙到万寿宫

柒 从文坛到火神庙

捌 庙会·龙灯

玖 走向未来

试读章节

壹 从哥老会说起

到福宝镇的头两天是半阴晴,一阵一阵的阳光,虽然早过了立冬,但天气又潮又闷,上一段台阶,身上就发黏。第三天下雨,空气反倒干爽了。我把龚在书老先生邀到小茶馆里,找一个靠街的桌子坐下,请他接着讲讲福宝镇过去的情况。龚先生年轻时是个刻字匠,后来在供销社工作,平日很留心镇上的事情,记得街上整整一百家店铺的营业项目、店主姓名和身份。龚先生大我一岁,七十四了,已经陪我在街上跑了两天,我们都有点儿疲累,趁雨天,就喝杯茶慢慢聊聊,当地话叫“摆龙门阵”。

老街上没有多少人。年轻的不是到外地打工去了,就是搬到白色溪以西的新区去了。留下的大多是老年人,加上几个侍候公公婆婆的媳妇和交给爷爷奶奶照顾的中小学生。一下雨,街上更加冷清,檐头的滴水打着地面,一声一声都听得分明。

骨头都酥软了,不想再谈什么枯燥而又难记的事和人。找些轻松有趣的话题,谈着谈着就谈到了哥老会,这可是四川特有的话题。没有想到,龚先生自己就曾经是一个“袍哥”。袍哥就是哥老会成员。一提起袍哥,他来了兴致,把两只大拇指竖起来,右腕搁到左腕上,笑眯眯叫我看这个手势。我一发呆,他就解释说,这意思是:“我是大爷。”大爷就是舵把子。接着把右手往上一挪,搁到左前臂中央:“这叫我是二爷”。再往上搁到臂弯,“我是三爷”。哥老会是流行于四川城乡的民间组织,分“仁、义、礼、智、信”五个堂口,每个堂口有大爷、二爷、三爷,以下是五牌、六牌、九牌、十牌。没有四牌、七牌和八牌。据说老早从前,什么地方有个四牌当了“叛徒”,所以就取消了四牌。七牌和八牌不知为什么也没有了。大爷,舵把子,也叫大哥,是总当家;二爷不管事,但人品最能服人,又叫“圣贤”;三爷是“能人”,实际的管家,说话算数。五牌是三爷的帮手,六牌又是五牌的帮手。九牌是众多的普通成员,十牌是初加入的,又叫“老幺”。普通成员自报身份的方式是用右手拍拍左肩,老幺则是摸一下耳垂。

堂口的成员有身份的差别。仁号成员大多是“少爷、公帮和仕宦”,就是绅粮和公职人员;义号是“买卖客商”;礼号“刀刀枪枪”,就是小商小贩;智号则“猴猴囊囊”,都是些医卜星相、三教九流的人,龚在书先生叫他们“知识分子”。福宝没有信字号。信号的成员大多是苦力和乡农,“焦干二十四”,而福宝是个场镇。

这个话题很有趣,老板娘端上两杯茶,就打横头坐下了。四川的城市和场镇里,最多的是茶馆,一家挨一家。镇上的小茶馆,一家一间店面,最多放三四张桌子,很平民化,常去坐坐摆龙门阵的都是些小买卖人和苦力。乡里人挑一担菜到街上卖,换几个钱就进茶馆,不管认识不认识,八个人围一个方桌坐下,谈天说地,不到饭时不走。直到现在,茶馆仍然是四川场镇里的特殊景观,坐满了穿蓝色短衣、头缠白帕的男子汉,个个抽着旱烟杆,一屋子蓝色烟雾直往街上冒。茶馆的设备也很粗糙简陋,白木桌子,条凳,柜台上偶然有几碟豆腐干,买的人没有几个。人们来喝一杯茶,为的是享受一阵社会交往的乐趣。以前福宝老街的一百来家店铺里,有五家茶馆,其中一家是双开间,一家是三开间,规模之大算是少见的了。不过,自从1980年代开辟了新区之后,老街居民不多,只剩下两家茶馆,一家是那三开间的老茶馆,过去叫天禄阁,1949年后换了老板,没有给茶馆起名字。另一家是单开间的,过去是卖糖果糕饼的京果店。两家的主管都是中年妇女,一面照应老人孩子,一面张罗顾客。其实也没有什么顾客,寥寥几个街坊邻里,进来坐坐,摆摆龙门阵,并不花钱喝茶。最常来的是几位老太太,凑在一起打纸牌。纸牌一寸来宽,三寸来长,叫做“大二”,是四川特有的,据说规则很简单,输赢数也不大,只求消磨时间。打一上午,只给老板娘五角钱。

P1-5

序言

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蕴育出乡土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乡者,故乡也,土者,民间也。吾乡吾土,是故土,是老家。

数字化的今天,世界风云变幻。现代都市入于历史留下的印痕已无可言说。老村、古镇、旧宅、败祠、发黄的族谱,或可引发人们对乡土中国的思索。

本系列旨在介绍中国民间传统的地域文化。以图文随记的形式,向大众传播中华本土文化之精髓,复苏久远的历史场景。为探究历史传承、反思文化变迁的人们,开辟一片传统文化的博物馆,乡土社会的史书库。

亦借此呼吁:保护我们的民间文化!珍视我们的历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福宝场/乡土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志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53350
开本 16开
页数 160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03-01-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54
CIP核字 2015104439
中图分类号 K927.15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28
153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2: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