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为何害怕核能与辐射
内容
编辑推荐

长期以来,为了增强公众对核与辐射的了解,消除核恐惧心理,台湾同行从学者到工程技术人员,从运营机构到行业组织,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了贴近民情、较为有效的沟通方式。《为何害怕核能与辐射》一书即是林基兴博士通过对台湾社会反核现象的多年观察,尤其是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深入思考,潜心撰写的一本科普力作。该书从新的视角披露媒体对于核事故难辨是非的炒作,诠释公众对于核与辐射不明真相的疑虑,还核能发电以安全、清洁、经济、可靠的本来面目。

目录

简体版序言

作者序——众口铄金?众志成城?

一、辐射常识

 1.辐射是什么?

 2.天然与人为的辐射

 3.辐射的健康效应

 4.公众害怕辐射:主因是媒体渲染

 5.高辐射地区并没更多危险

 6.辐射剂量规范

二、核能发电

 1.核能发电的原理

 2.核电厂的安全设计

 3.世界核能发电趋势

 4.台湾地区核电厂

三、解析国际核电厂事故

 1.美国三哩岛

 2.苏联切尔诺贝利

 3.日本福岛

四、自然现象与人为后果

 1.天然核反应堆

 2.全球暖化

 3.酸雨

 4.空气污染

 5.能源安全

 6.“1克铀=3吨煤=600加仑油”

 7.理当善用自然资源

五、宏观人生风险

 1.车祸风险

 2.火灾风险

 3.公众十大死因

 4.权衡风险与利益

 5.为风险定量

六、核能发电安全事宜

 1.厂址安全性(耐震、抗海啸)

 2.核能发电与核弹关系很远

 3.防御恐怖攻击

 4.核电厂没增邻近致癌率

 5.秘雕鱼(畸形鱼)

 6.辐射屋

 7.兰屿贮存场

 8.放射性废物

七、再论反对核能之因:误解

 1.“万年无解的难题”?

 2.“核电厂无法100%安全”?

 3.“核电厂像核弹一样爆炸”?

 4.“留给后代什么”?

 5.找不到存放场址?

 6.反核者的理性与核能知识

 7.“疯绿电”

 8.公众的忧郁来自误导

八、回顾“核四再评估”

 1.“院长”错误的宣示

 2.再评估报告

 3.澄清反核的说辞

 4.放在兰屿的低放射性废物

 5.赞成续建核四厂的理由

 6.“院长”被“绿色和平”误导

 7.“非核家园”

九、名人与媒体的影响力

 1.演戏:“中国症候群”

 2.催逼台湾的名人

 3.媒体揉捏公众认知

 4.科学(而非愚昧)引导人生

 5.不理性恐慌的伤害远大于辐射的伤害

 6.众口铄金:为何将核能逼上绝路?

 7.攻击稻草人术

十、民调与舆论

 1.民意如用字

 2.科学议题:以民调当政策?

 3.英国人:没懂到足以提出意见

 4.正确科学先于政治决定

 5.澄清环保人士的话

十一、同理心

 1.认知差异:风险意识

 2.坚持己念?更新思维?

 3.团体的力量:大家分摊风险

十二、总结——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1.全台需要了解风险

 2.“沟通”有其极限

附录一、有用的辐射知识

附录二、专家出马:美国经验

附录三、可发电的“废料”

附录四、发电原料大观园

附录五、辐射的应用

附录六、国际相关组织

附录七、培育核工人才

附录八、台湾核能大事记

附录九、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为何害怕核能与辐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基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原子能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263133
开本 32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8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能源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2014144355
中图分类号 TL-49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