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胜编著的《契约形成中的道德因素:以要物契约为线索》的内容由制度形成与理论纷争两个部分构成。前几章是对要物契约制度的形成历史进行一种发生学解读,详细探讨要物契约形成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及其后期的发展;后几章则是讨论涉及要物契约的相关理论争议。其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是作为一种形式契约的要物契约,在当下社会环境之中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
图书 | 契约形成中的道德因素(以要物契约为线索)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华胜编著的《契约形成中的道德因素:以要物契约为线索》的内容由制度形成与理论纷争两个部分构成。前几章是对要物契约制度的形成历史进行一种发生学解读,详细探讨要物契约形成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及其后期的发展;后几章则是讨论涉及要物契约的相关理论争议。其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是作为一种形式契约的要物契约,在当下社会环境之中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 内容推荐 《契约形成中的道德因素:以要物契约为线索》由王华胜编著。 当下的时光只是远古时光的延续,当下的某些契约制度也是由远古制度长期演化而成。要物契约的形成,绝非出于立法者的有意栽花,而是源于生活中的无心插柳。最初适用于朋友邻里之间,常带有施惠救助之意。为追求方便快捷,曾长期游离于法律之外,后基于公平诚信而入诉讼之门。此类经历足以说明,契约并非都以商业交易为依托,经济自由也绝非契约效力的唯一理由。形式契约虽历经千变万化,但却从未在契约法中消失,其所体现的团结合作与父爱关怀,依旧是契约法不可或缺的内容。 目录 前言 一、本书的出发点 二、历史分析方法及其价值 三、历史分析中的问题与解决 四、本书的主要观点 第一章 社会和平:契约之债的道德起点 一、从协议到契约 二、债的概念与契约之债 三、梅因的交易起源论 四、契约之债的侵权起源论 (一)古代文献所记载内容反映出侵权向契约的转化 (二)词源学上的分析揭示出侵害赔偿与契约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自然公平:无偿借贷的法律救济 一、罗马的形式契约体系及其价值 (一)罗马契约体系的主要特征 (二)早期契约注重形式的原因 (三)形式契约的主要功能 二、罗马契约法中的主要借贷形式 (一)铜块天平式借贷 (二)文字契约形式 (三)要式口约借贷 三、简约形式的借贷 四、消费借贷的商业化 第三章 拟制衡平:借用、寄存、质押契约的产生机制 一、简约形式借用、寄存与质押的利弊 二、罗马法中的信托 (一)虚拟要式买卖 (二)信托的形成 三、借用、寄存、质押债法保护的获得 (一)借用、寄存的可诉性 (二)寄存的商业化 (三)质押诉讼保护的获得 四、标的物交付:从“债的根据”到“缔约形式”的理论转变 五、无名要物契约的形成 第四章 诚信公平:契约生成的道德基础 一、罗马社会的诚信思想 二、衡平观念的产生 三、法定诉讼中的公平裁决 四、程式诉讼中的诚信公平 (一)程式诉讼与法定诉讼的区别 (二)公平诚信原则进入诉讼的方式 第五章 社会利益与内在良心:从罗马法到教会法 一、一般性契约理论在罗马的欠缺 二、中世纪罗马法学者的“外衣理论”及其批判 (一)外衣理论 (二)原因理论 (三)自然之债与原因 (四)原因理论的批判 三、教会法的良心原则 (一)协议应当履行原则的道德基础 (二)原因要求 (三)教会法对世俗法律的影响以及苏格兰对要物契约的改造 四、人文主义法学的社会利益说 第六章 德性美德与意志自由:从经院神学到自然法理论 一、契约法的正义与德性基础 (一)亚里士多德的正义理论 (二)正义与德性和契约法的结合 二、契约效力的道德争议 三、意志自由与契约自由 (一)后经院学者的契约自由 (二)古典自然法学中的意志自由与契约自由 四、实在法对理论争议的反应 (一)裸体简约有效性的逐步确立 (二)新型契约形式的产生 第七章 契约自由与父爱关怀:要物契约的正当性之争 一、要物契约在大陆法系中的现状 (一)法国法系对要物契约的保留及原因 (二)要物契约在德国法系中的废除 (三)要物契约在保留国的式微 二、当代要物契约的理论争议 (一)废除要物契约的现代理论 (二)要物契约的现代理论基础 三、要物契约的本质属性与价值 (一)要物契约的基本特征 (二)要物契约的价值 四、我国现行要物契约的正当性批判 (一)要物契约在我国的现状 (二)我国要物契约制度的道德批判 (三)要物契约的存废反思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契约形成中的道德因素(以要物契约为线索)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华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88005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0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4 |
CIP核字 | 2015111197 |
中图分类号 | D913.04 |
丛书名 | |
印张 | 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8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