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尊右军以翼圣教(精)/艺术史事实与视角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介绍名碑《集王圣教序》(立于673年1月1日,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著作,也是意大利汉学家毕罗专门研究《集王圣教序》的最终总结。《集王圣教序》巧妙地融入了中国历史上三位影响力甚大的人物——玄奘、唐太宗李世民和书圣王羲之的事迹。唐太宗、唐高宗时期的中国已经非常繁荣,是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帝国之一,首都长安是充满着国际气息的大都市,同时汉人文士也具有开放包容的性格。书法作为汉人文化独有的艺术,理所当然也会受到当时的文化氛围的薰染。本书一方面以严谨的文献基础与合乎逻辑的推理,论述了《集王圣教序》的立碑动因和历史环境,另一方面对此碑的制作和书法特征做了逐字的探讨。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导论 小 引 一、佛教信仰、皇家支持与书法魅力三者合一的《集王圣教序》 二、《集王圣教序》石碑的基本状况 三、《集王圣教序》所载录的文本 四、唐太宗《圣教序》和唐高宗《述圣记》的历史含义 五、中国书写和书法文化与佛教的关系 六、《集王圣教序》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第二章 《集王圣教序》的历史文化含义 一、《集王圣教序》的立碑过程 二、《集王圣教序》碑的安放地点 三、《集王圣教序》的立碑动因与目标 四、《集王圣教序》是一件佛教艺术品 第三章 《集王圣教序》的书法特质 一、试论集字的起源 二、关于搜集《集王圣教序》字形的可行性 三、怀仁制作《集王圣教序》的步骤 四、《集王圣教序》拓本的比较 五、《集王圣教序》的字形与王羲之自然书写的再现 六、《集王圣教序》的书艺特点 七、《集王圣教序》的字形调整 第四章 《集王圣教序》作为中古行书理想的总结 一、王羲之书法作品 二、王羲之书迹历代流传的基本状况 三、《集王圣教序》与王羲之现存的书法作品 四、谁是《集王圣教序》的书者——王羲之还是怀仁? 五、研究王羲之书法离不开《集王圣教序》 第五章 结 语 一、《集王圣教序》与佛教艺术 二、以书法维护佛法 三、以跨学科的视角研究中国书法史 附录一 《集王圣教序》点校录文附录二 表1 “唐代皇帝为佛经译文撰写的序文”表 表2 王羲之现存行书作品一览表 表3 《集王圣教序》与《兰亭序》相同字一览表 表4 《集王圣教序》与王羲之现存其他作品相同字一览表 参考文献 综合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尊右军以翼圣教(精)/艺术史事实与视角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意)毕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011805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4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34 |
出版时间 | 2020-05-01 |
首版时间 | 2020-05-01 |
印刷时间 | 202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85 |
CIP核字 | 2020050329 |
中图分类号 | J292.113.5 |
丛书名 | |
印张 | 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16 |
宽 | 134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