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融合(转型中的媒介体制与新闻业)/新时代的新闻传播研究系列丛书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融合”的数字化转型历程:基本模式、国家战略与地方经验
第一节 替代论到融合论
第二节 基本模式:“融合”早期的报业数字化转型
一 “转网”模式
二 “纸质报+网络报”模式
三 “电子纸移动报”模式
四 数字化与理念转型
第三节 国家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的媒体融合
一 媒体融合政策
二 重建样板:《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三 连接VS控制:互联网思维与传统媒体思维
四 效果与意涵
第四节 地方经验:以上海为个案的考察
一 上海报业数字化转型的由来
二 上海报业数字化转型早期的经验
三 上海报业数字化转型早期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四 上海当下的媒体融合探索
小结
第三章 “融合体制”下的新闻生产模式——基于新民网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新民晚报新民网融合历程
一 “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与新民网
二 基于新闻生产的融合基础
三 报网融合双方的组织体制
第二节 专业模式和组织内协同模式
一“融合新闻”:普利策奖样本
二 专业模式:“融合”中的身份认同障碍
三 组织内协同模式:基于协作的工作机制
第三节 社会化合作模式:新闻生产共同体
一 作为“过程”的新闻与大众自传播
二 议程热点:非常态融合项目
三 新民民调:常态融合项目
四 社交媒体平台与突发事件报道
第四节 报网融合实践中的新闻生产网络
一 融合下的新闻生产空间
二 空间邻近性和新闻生产网络
三 组织化网络和社会化网络
小结
第四章 受众视角:“融合体制”下的新闻消费模式
第一节 作为受众连接点的新闻
一 碎片化的泛新闻
二 跟帖评论与信息过滤
三 待完成的新闻对话
第二节 新闻消费:需求端的融合
一 受众新闻消费模式
二 谁对消息负责?
三 新型的记者一受众关系
第三节 新闻消费到消费型新闻生产
一 新闻消费或“新闻工作”?
二“分享”和“深入挖掘”
第四节 案例:新闻生产中的受众参与
小结
第五章 技术驱动:走向社会化合作的新闻业
第一节 互联网溯源
一 从阿帕网到互联网
二 Web2.0及其特征
第二节 影响新闻业转型的技术形态
一 社交媒体
二 大数据
三 移动智能终端
第三节 两种替代性的新闻实践
一 机器自动化新闻
二 公民新闻
第四节 众包:新闻机构整合公民新闻的方式
第五节 案例:新闻生产的社会化合作模式
一从舆情变化看事故始末
二 社交媒体主导下的新闻生产
三 从组织内调控到社会化合作
小结
第六章 电信传播与IP崛起——融合体制下媒体产业的重塑
第一节 “融合”下的广播电视业:时代华纳美国在线的合并为何终结?
一 解体的内因
二 解体的外因
三 解体后的走向
第二节 融合媒体:AT&T时代华纳并购背后的媒体产业格局
一 业务资源:财务指标导向的移动端聚合
二 经营策略:固化的传播与流动的网络
三 企业文化的内在冲突与网络对接的外在矛盾
第三节 融合媒体语境下的IP开发模式
一 产品扩展(IP As Product)模式
二 项目协同(IP As Project)模式
三 众创(IP As Process)模式
余论
第四节 案例研究:IP价值链视角下的媒体产业
一 漫威世界的价值链路径
二 《星球大战》的价值链路径
三 IP牵动的媒体产业融合
小结
第七章 超现实与多重轴线——融合体制下的媒介事件考察
第一节 刘强东丑闻
一 超现实:作为媒体事件的刘强东丑闻
二 多重轴线中的丑闻
三 丑闻:一种“话语河流”
第二节 问题疫苗事件:有争议的科学风险议题
一 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
二 机构媒体责任与公民媒介素养
三 记者的专业价值
四 大众文化:新的公共话语渠道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新民晚报新民网访谈名录
附录二 受众访谈名录
后记
导语
以“融合”为核心意象的数字化转型,是互联网兴起后新闻业发展的基本愿景。与此同时,基于新传播技术革命,以模糊旧有体系边界为特征的“融合”也使得新闻业经历着双重危机:商业模式和生产模式的危机。以此论说为背景,本研究旨在一个相对开放的话语建构——“融合架构”中,探讨 “融合”与新闻业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试图解决以下具体问题:融合架构中呈现出怎样的传播与社会图景?在这样变化的图景中,新闻业,特别是新闻生产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何意义?
内容推荐
本书回溯了近十年来趋向“融合”的新闻业转型历程。研究思路以技术驱动的新闻业发展与转型为主线,探讨新传播科技推动的新闻生产与新闻消费变化,以及技术自身与新闻业的联系。传统上,新闻业是以机构媒体与专业记者为枢纽形成的社会网络,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基于专业权威的权力闭环,完成了对传播渠道资源与内容资源的双重垄断。新传播科技打破了新闻业原有的动力系统,其他的机构行动者和非机构行动者闯入了原来专属新闻业的领地。移动智能终端和社交媒体的结合,塑造了自媒体相对于机构媒体的传播速度与传播到达率的双重优势,并以此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分享了机构媒体对公共事务的报道与解释特权,重塑了公共话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融合(转型中的媒介体制与新闻业)/新时代的新闻传播研究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兆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68889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2
出版时间 2020-09-01
首版时间 2020-09-01
印刷时间 202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408
CIP核字 2020133242
中图分类号 G210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