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蜻蜓绿蝈蝈/祖国与童年
内容
作者简介
许俊文,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曾出版长篇报告文学《淮河魂》《血祭江海》《皇都末日》等,散文集《预约秋风》《留在生命里的细节》。数十篇作品被《新华文摘》《作家文摘》《散文》(海外版)《读者》《青年文摘》等报刊转载,并入选多种全国很好散文年选、大学教材、高考试卷等,作品文笔优美,广受好评。
书评(媒体评论)
许俊文将多年积聚的散
文写作之功,发力于《红蜻
蜓,绿蝈蝈》,读来有拿铁
若云之感。这是一部充盈着
诗意与灵性的作品,质地纯
真,文笔优美,童趣盎然,
应该为葆有童心的广大读者
所喜爱。
——朱向前(著名作家,
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
委)
《红蜻蜓,绿蝈蝈》具
有儿童文学优秀的质量,作
者掬一捧人生源头之水,天
然、纯净,照见成人世界失
落的那些美好。作品字里行
间流动着诗意,是一部至情
至性、至真至美的长篇佳作

——柳建伟(著名作家,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目录
春之卷
夏之卷
秋之卷
冬之卷
精彩页
约莫三更时分,正在做梦的禾禾似乎听到一声悠远而缥缈的鸣叫。那声音像不易察觉的游丝一样飘忽不定,若隐若现,让睡意蒙咙的禾禾不能够确定是鸡啼声、风声还是鸟鸣声。豆青山上的马尾松林里有一种羽毛漆黑的鸟,偶尔会在黎明前亮几嗓子,它发出的声音跟公鸡打鸣声差不多,尾音拖得跟扫帚星的尾巴一样长,结束时还带了个细细弯弯的小尾巴,像一只看不见的音钩子。村里的老年人都讨厌这种鸟,更忌讳它的叫声,所以送给它一个恶名:黑巫婆。村里每死去一个人,总有人神色诡秘地说,三天前听到黑巫婆叫呢。说话的人一脸惊悚的样子,再加上描绘得有鼻子有眼,让人无法怀疑是虚构的。
黑暗中的禾禾下意识地瞄了一眼门缝,见不到一丝丝光亮。他家的那扇木门,当初是用湿料打的,经过一个夏天和秋天,木料缩了水,门板上现出三道一扁指宽的裂缝,能钻进一只大黄蜂。禾禾爸爸活着时,曾将穿烂的布鞋底烧成灰,拌上老桐油,抹在门缝里。一晃几年过去了,风吹雨淋,木门又像脱落了牙齿的老婆婆。往年一入冬,妈妈会编个草帘子挂在门上遮挡寒风,过了惊蛰,天气转暖,再取下来扔掉。去年冬天,妈妈好像把挂草帘的事给忘了。不挂草帘有不挂草帘的好处,每天清晨东方曙色刚刚发动,粉嫩的晨曦也不怕疼,扁着身子从门缝里挤进来,斜斜地躺在禾禾的枕边,好像在提醒小主人,该起床了。还有那些好听的鸟声、虫声、公鸡打鸣声,左邻右舍门轴转动的吱吱呀呀声,牛呀羊呀哞哞咩咩的叫声,汇成一条潺潺流动的音乐小溪,怎么听怎么好听。
禾禾把目光收回来,心里想,可能是自己的耳朵“岔了气”。昨天吃中饭时,他一会儿挠挠头,一会儿又挠挠头。妈妈怀疑禾禾的头发窠里生了虱子,就用皂角烧了半锅热水,把他的头摁在木盆里连揉带搓地洗了两遍,不小心让他的左耳孔里进了水。于是,他歪着脑袋用一只手掌严严实实地捂着左耳,再拉风箱似的一合一开地往里面灌空气,试图把左耳里的水挤出来。这个方法禾禾以前屡试不爽。夏天他和小伙伴们下豆青河洗澡,扎猛子摸鱼儿,耳朵里灌了水,就这么用手掌挤压,三挤两挤,水流就像一条热乎乎、软绵绵的小蚯蚓从里面慢慢地爬了出来,发蒙的脑袋猛然就清醒了。
就在禾禾想入非非之时,又一个声音传了过来。
“喔——喔——喔。”
这一次禾禾听得真切,是公鸡打鸣声,而且是从下河湾方向传来的,音量比平时小了许多,说明外边刮的是小南风,那声音是逆着风一颠一颤地顶过来的。
下河湾村坐落在豆青河下游的东边,与豆村只隔着三四里地,分属于两个县,平时两个村鸡犬相闻,但人很少来往,只有遇到大旱,田里的水稻急需保命水,两个村庄的代表才坐到一起,协商豆青河河水的分配问题。
在禾禾的记忆里,每天早晨,下河湾的公鸡总是抢在豆村公鸡的前面打鸣,这使他想不明白,心里还有那么点不服气。不就是隔着一条两三丈宽的小河吗,为什么下河湾的公鸡天天先打鸣? 妈妈笑着说: “下河湾的公鸡比豆村的公鸡勤快。”
于是,禾禾又想起爸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 “人懒地长草,人勤地生宝。”只是爸爸在他脑海里的影像,像雾里看花,模糊不清。
这时,豆村的公鸡开始发声了,第一嗓子特别尖锐,像是一道明晃晃的闪电划过夜空,磁啦啦,把无边的黑暗撕开一条裂缝。禾禾有着惊人的想象力,他仿佛看见一滴滴鲜红的血,从黑夜的伤口里汩汩地流出来,止都止不住。黑夜强忍着撕心裂肺的疼痛,颤抖着,痉挛着,像狗一样伸着红红的舌头,吧嗒吧嗒地舔着血淋淋的伤口。
接踵而至的又是一声鸡叫。
禾禾不用多想就知道,这强势、响亮的声音,来自银行家的那只名叫“黑鹰”的大公鸡。这只公鸡,算得上是豆村鸡中的霸主,它胆子大到敢从小孩子手中夺食吃,你要是用脚踢它,它还跟你穸毛撅腚的。青大爷说,什么样的人,养什么样的牲畜。禾禾模模糊糊地觉得,青大爷这话说的是银行他爸。P3-5
导语
本丛书邀请国内实力派作家,以小说、散文、诗歌等形式,为广大少年儿童倾情撰写以“祖国与童年”为背景主题的作品。作家或回忆自身的童年往事,或描写当代孩子的成长经历,或讴歌孩子眼中的美好世界,通过“童年之眼”来见证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变迁,反映孩子与祖国一起成长的非凡经历。本书为其中一册,是由著名作家许俊文创作的小说,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描写了上个世纪60年代皖东一座名叫豆村的风景优美的村庄里几个少年的故事。这群生活在偏僻、落后山村的少年,尽管物质条件相对匮乏,还过早地分担着家人的生活艰辛,却没有放弃乐观、向上的追求……
序言
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
此前,我为自己的故乡
豆村写了一些散文,它们都
被收录在《留在生命里的细
节》《俯向大地的身影》《
回到草中间》和许俊文散文
作品精选集《请不要打扰夜
晚》里。然而,写着写着,
我发现,儿时曾经历的许多
往事,我却无法以散文的形
式把它们表现出来,于是,
有了《红蜻蜓,绿蝈蝈》。
豆村浑如一粒豆,掖在
丘陵起伏的皖东一个小山坳
中。它在最繁盛时期,也只
有五六户人家。一条四季澄
碧如洗的豆青河平平仄仄地
绕村而过,西边的豆青山上
生长着葱郁的马尾松,风过
处,涛声盈耳。
豆村只有三条小路,一
条通向豆青河畔的土井,清
冽、甘甜的泉水伸手可汲;
一条连着豆青山上的墓地,
我的祖先就安息在那里;另
一条蜿蜒数公里,可抵达公
社所在地,那里有一所破败
不堪的小学校,我的启蒙教
育就是在那儿完成的。这三
条小路,像是从豆母里生出
的三根细长的豆蔓,我就是
豆蔓上结出的一粒豆子。
十九岁离家远行,故乡
便成了人生的客栈。
写作本书有两个诱因:
一是本世纪初,豆村在“撤
村并户”的时代浪潮中被夷
为平地,从此消失,我成了
一个没有故乡的游子;二是
我的孙女出生,她和她的爸
爸对生命的原地都一无所知
,豆村的过往与他们的现实
生活之间已经产生割裂。作
为一个见证者和写作者,我
有责任记录下那一段历史。
当然,那也是我的心灵
成长史。
“人生不满百”,每个生
命都有源头与尽头。一个人
的少儿时期,有着滋养生命
的最纯净的山泉、最清新的
空气、最绚丽的花朵、最奇
妙的梦。只是我们一路走来
,不经意间将它们丢失在世
俗的岁月尘土之中。而文学
,恰恰是一种打捞与拯救的
有效手段。
以我的理解,衡量儿童
文学的优劣,似乎并不在于
你写了“儿童”,也不在于题
材类型,关键是有无“文学”
。那些把儿童文学简单化、
政治化、成人化的做法,都
是对儿童文学的背离与投机
取巧。所谓儿童文学,它首
先应该是属于儿童的,契合
他们的心灵;但又必是文学
的,是美的,就像我们少年
时眺望夜空的星辰,流盼于
草木间闪烁的点点萤火,聆
听树上婉转的鸟鸣。夫世间
万类万物,唯其有形、有态
、有色、有味,亦有情有意
,都是以各美其美的形式存
在着,写作者就是以孩子的
眼睛(心灵)感知、体验和捕
捉美、呈现美,让每一粒文
字都成为承载和传递美的载
体,这才是我所孜孜追求的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的
儿童沉溺于科幻故事与网络
游戏,他们早熟的心智属于
未来,已经失去对过往的兴
趣。这一说法,我们乍听会
感到似乎有些道理,但细想
之后,却发现是个伪命题。
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这个
世界怎样变化,人的喜悦、
愤怒、忧伤、兴奋、恐惧、
得意、失落、痛苦等这些人
性中最基本的元素不会改变
;人类既憧憬未来又怀念过
去,这一事实也同样不会改
变。生活是一条活水,我们
不能人为地将其上游和下游
划分成“新”与“旧”两种截然
不同的生活。作为儿童文学
作家,只要你的笔触深入到
人性的层面、心灵的角落,
一切都是新的,你的作品也
必然会受到小读者的喜爱。
一句话,我只对生活、
人性、心灵和美感兴趣。
许俊文
2019年8月1日于池州平
天湖畔
内容推荐
豆村浑如一粒豆,掖在一个小小的山坳中。在这里,孩子们钓泥鳅、逮蝈蝈、捕蜻蜒,从大自然中寻找童年乐趣;他们挑水、推磨、捡麦穗,早早扛起家庭重担。
这一年,禾禾感到了内心发生的细微变化——春天,从大槐树上俯瞰村庄那渺小的屋顶时;夏天,和小伙伴们边走夜路边唱歌时;秋天,目睹省城来的落难少女蓝灵从绝望中挣脱困境时;冬天,为好朋友喜鹊勇敢投奔远方的母亲感到悲喜交集时……
正是在四季的轮回中,在欢乐与忧伤的交替中,孩子们获得力量,坚强地成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蜻蜓绿蝈蝈/祖国与童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俊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0707256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20-06-01
首版时间 2020-06-01
印刷时间 202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02
CIP核字 2020042660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0
164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