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新时期文学观念的历史演进 |
内容 | 内容推荐 限于个人能力、精力和资料等因素的制约,《新时期文学观念的历史演进》并不追求作为一部文学思潮史的全面与系统,而着眼于一定时代文化环境中“人”的观念的嬗变来认识新时期以来文学观念的发展、演变历程,这是笔者在书中认识新时期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的一个基本视角。着重对新时期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思潮进行考察,厘清它们关于“人”的价值和命运的一般观念,以寻找新时期文学发展、演进的内在逻辑和历史脉络,实现对新时期文学思潮发展、演变历程的整体把握。同时,以此为基础,对代表着传统文学观念的两个重要文学理论范畴——“典型”及“现实主义”在新时期文学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使我们对于新时期文学观念的演进过程这一问题的认识更为全面。 目录 引论 关于新时期文学思潮内在发展逻辑的思考 章 “朦胧诗”现象与文学的回归 第二章 个人的价值与国家、民族命运的高度统一——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到改革文学 第三章 寻根:走向更为广阔的历史文化时空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创作思潮的历史价值 第五章 反叛与颠覆:作为“第三代诗”的文化选择 第六章 莫言小说与新时期文学的历史文化氛围 第七章 新写实:走向人的感性生存 第八章 王朔现象:在对“习惯”认识的颠覆中回归真实 第九章 欲望叙事:从新历史主义、新状态文学到“私人化”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文学思潮的价值取向 第十章 关于“新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总体评价 第十一章 在“生命意识”的张扬与“身体写作”之间 第十二章 媒介变革背景下网络文学价值取向的形成及表现 第十三章 “典型”在新时期文学中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可能 第十四章 现实主义在新时期文学中的深化发展 第十五章 理想的崛起与沉落——新时期文学关于人的价值的探索历程 余论 德性之后与追寻德性——从麦金太尔的“德性论”看新时期文学的价值冲突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时期文学观念的历史演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范立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51915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5 |
出版时间 | 2020-11-01 |
首版时间 | 2020-11-01 |
印刷时间 | 2020-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58 |
CIP核字 | 2019297250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