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
内容
亮点展示

e30d9c5702d6643c.jpg

编辑推荐

★实地考察,以小见大,讲述东西方几千年的文明激荡。历史的积淀、文化的碰撞、传说的加持,为你解读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了解全球化的过去与未来。
   

★作者陈舜臣在历史创作领域与司马辽太郎并称“双璧”,深受柏杨的推崇。他的作品一次次在日本掀起读史狂潮,总销量超过2000万册。
   

★普及读本,阅读门槛低。作者以其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以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让你轻松掌握相关历史。

内容简介

了解了西域历史,便掌握了东西方几千年的文明激荡!

汉武帝为何派张骞而非他人出使西域?班超何以威震边疆?传说中的香妃是否确有其人?玄奘与丝绸之路有着怎样的渊源?

本书从政治权力角逐、经济上的互通有无、文化习俗上的碰撞融合等层面上,全方位立体描绘出了西域的前世今生。史料丰富,行文深入浅出,是了解西域历史及世界全球化不可多得的优秀普及读本。

作者简介

陈舜臣,华裔日本作家,“日本小说界无出其右者”,日本文学史上首位“三冠王”,在历史小说创作领域与司马辽太郎并称“双璧”。他通晓日语、印度语、波斯语、汉语、英语五种语言,作品常呈现无国界的宏观视野。他的历史作品因加入了推理的成分而自成一派,多次在日本掀起阅读中国史的热潮,主要著作有《中国的历史》《甲午战争》《太平天国兴亡录》《三国史秘本》等。

目录

第一部分 玉石一般的地方

开启西域之行 /002

边城喀什与丝绸之路 /019

从张骞到帖木儿 /034

帕哈太克力的午饭 /061

东西方的角逐 /080

香妃传说 /094

天生的好客者 /119

第二部分 从喀什到和田

最后的巡礼 /140

穿越喀喇昆仑山 /156

中转站叶城 /170

古城和田 /185

第三部分 东西方的碰撞与融合

库车迷思 /204

硝烟中的西域 /226

高昌与高僧 /246

寻找失落的文明 /263

龟兹往事 /277

后 记 /293

精彩书摘

要说“喀什小史”,就必须先写一写张骞出使西域途经此处的故事。虽说张骞并没有在喀什青史留名,但从他的出使路线推测,要说他未经过喀什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借助露天集市将各地物品拿来交易,并通过收取交易佣金而过上平静生活的喀什,注定会登上历史的舞台,而张骞的到来正好为这里开辟了新生的道路。

那么,张骞是如何来到西域的呢?对此,我们不妨略做思索。他自然不是心血来潮地独闯天涯,而是接受了汉武帝的敕令。那么,汉武帝又为何要往西域派遣使者呢?

一直以来,西汉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匈奴的袭扰。随着秦朝一统中原,匈奴也随之在北方迅速崛起。秦始皇在统一天下的同时,也修筑了万里长城以御匈奴,匈奴之强大也可想而知。对于继承了秦王朝衣钵的汉王朝来说,匈奴问题可谓首患。由于胶着于和项羽的楚汉之争,因此在建国之前,汉王朝并无余力消灭匈奴。更甚者,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单于围困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境内),几乎全军覆没。刘邦当时能摆脱危机,突出重围,全凭收买之策——向匈奴单于之妻阏氏赠宝行贿。而这也成为大汉光辉历史上的最大耻辱。

高祖之后,文帝和景帝统治的近四十年间是汉朝休养生息的阶段,在此期间,国力得到巩固、增强。对于景帝的继承者汉武帝来说,解决长期以来面临的匈奴威胁将会成就他名垂青史的不朽功绩。

当然,此时也是匈奴最为强盛的时期。虽说汉朝此时国力充实,但要击灭匈奴,汉朝还需寻求强大的同盟国。那么,这样的同盟国会出现吗?会,它就是月氏国。月氏国被匈奴打得七零八落,并在匈奴的不断侵扰下被迫向西逃亡。月氏前国王为匈奴所杀,其头盖骨被做成了酒杯,而匈奴单于经常用此酒杯饮酒。这样的奇耻大辱岂能隐忍?月氏族对匈奴的愤恨之情可想而知,因此也有非常大的可能性成为与汉朝一起夹击匈奴的可靠盟友。

“和月氏结盟,共同夹击匈奴。”汉武帝心里盘算着。

然而如何才能和西逃的月氏取得联系呢?又以何由派遣使节呢?有人愿意担此重任吗?虽然有诸多疑惑,但汉武帝还是开始招募使节。

月氏逃到了遥远的西边,据说在天山的另一侧,要寻求他们的踪迹,就必须经过匈奴的领地。这对使节来说,可是最大的危险。也许因为这样的顾虑,所以应召之人寥寥无几。

“若陛下不弃鄙贱,微臣愿西去结好月氏……”

说出这一番话的人就是张骞。这位出生汉中,当时还属于下级官吏的青年雄心万丈,渴望建功立业。作为出使月氏的使节,困难自然不言而喻,不过一旦促成两国结盟,那将会立下抗击匈奴的首功。张骞也许就是带着这样的宏伟梦想毛遂自荐的吧!

张骞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除了百人左右的随从外,还有一个名叫甘父的匈奴降者作为使团向导。张骞一行过陇西刚进入匈奴境内,就被匈奴所获,他也被带到了单于面前。

“尔何故要前往月氏?”单于冷笑地问道,“月氏在我北方,难道我会容你坦然前往?若我匈奴遣使越你汉境,汉廷岂能答应?我今拘你在此,尔之命也。”

当时的匈奴首领是冒顿单于之孙军臣单于。张骞在匈奴十余年,娶匈奴女子为妻,并有了孩子,看起来俨然和匈奴人无异。后来,匈奴对他的监视也逐渐放松下来,张骞也因此伺机向西逃去。

正如军臣单于所说,月氏在匈奴的北边,准确地说应该是西北方向,相当于现在的伊犁地区。然而他们也并非在此久居,也许是和伊犁当地的强国乌孙发生了摩擦,最终还是往西南方向迁移了。如果月氏当时还在伊犁,张骞就不会途经喀什了。

匈奴是“行国”(游牧王国),匈奴单于居住的帐篷,即王庭,会因季节变化而不断迁移,所以我们无法得知张骞在匈奴的具体居所。不过,从他逃出数十天后到达大宛来看,可以想象他当时是在甘肃境内。

如前所述,从西域北路前往大宛必须途经喀什。张骞从大宛到康居,然后又经康居到月氏。此时,月氏已臣服于大夏国,安定地生活在阿姆河北岸从布哈拉延伸到撒马尔罕的肥沃土地上。也许是担心再次失去这片安居乐土吧,此时,他们已丧失了向匈奴复仇的欲望。月氏曾生活在敦煌一带,属于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比起来,他们的思乡之情可能比较淡薄,所以并没有想复归敦煌故地。

张骞曾以匈奴威胁为由,屡屡劝说月氏和汉朝建立同盟关系,月氏却一直不同意,结盟的想法最终付诸东流。虽然他没有完成最初的使命,但他的西域之行对汉朝了解西域的地理状况、风土人情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后来,汉武帝根据他的报告,实行了更加积极的西域政策。

关于张骞归汉,《史记》中的记载仍旧是言简意赅:

并南山,欲从羌中归。

前面已有提及,南山就是昆仑山脉。也就是说,张骞想从西域南路出发避开匈奴,然后经羌地复归汉朝。然而,此时的羌地已归于匈奴,所以他再次不幸被扣留。不过短短一年时间,军臣单于就去世了,匈奴内部因汗位继承内讧频起,张骞正好趁此机会逃离虎口。

军臣单于死于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其弟伊稚斜便对太子于单发起进攻,后来于单败逃,来到汉朝。张骞也许就是和于单一起逃离北地的。

张骞从长安出发,历经十三年才返回汉朝,期间一直杳无音信。在汉武帝看来,张骞早已不知所踪。也许是等不到汉月同盟的消息,汉武帝干脆命卫青出兵征讨匈奴。卫青果然不负众望,三战即击退匈奴,汉朝也因此控制了河套(即鄂尔多斯)地区。

在卫青打败匈奴后的第二年,张骞终于回到了京都长安,并告知汉武帝:“匈奴内讧激烈。”

得知此事,汉武帝对匈奴的态度越发强硬。在派兵征讨匈奴的同时,他还意欲打开西域商路。

在卫青和霍去病两位名将的攻伐下,汉朝终于打通了中原和西域的联系,使甘肃河西一带可以安享太平。河西位于祁连山脉和沙漠夹杂的狭长地带,因其位于黄河以西,故而得名。“走廊”意指像回廊一样贯通。大约公元前100年,汉朝在河西走廊接连设辖四郡。从此,中原和西域的联系愈发紧密了。从东到西,河西四郡分别是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四郡中位置最靠西的是敦煌,这也曾是汉武帝远征大宛时的军事基地。

张骞的凿空之举,使得通往西域的道路开阔起来。其后,汉朝的使团被派往全国各地,人数以数十人、数百人不等,皆以友好通商为目的。一年中,少时有五六批,多时十几批。这些使团,近则几年可归,远则需要十年。《史记》有载:

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黎轩、条支、身毒国。

安息即伊朗,奄蔡即咸海北部,黎轩是“Alexandria”的音译,条支是叙利亚,身毒当是印度无疑。上述国家都是需要跨越帕米尔高原才能到达的地方。另外,帕米尔高原附近的西域南北路诸地区也会有汉朝使团频繁经过。使团会将以绢匹为主的中原货物带到这里,换取当地物品后返回内地。

汉武帝最喜欢的就是大宛的名马,即汗血宝马,据说奔驰起来汗流似血,故得此名。在那个骏马也能决定战争胜败的时代,汉武帝对马的偏爱自然不仅仅是出于个人喜好,其中也包含着对国运的思考。

除了名马外,昆仑玉、玻璃、石榴、核桃、苜蓿以及珊瑚等珍奇异物都由河西走廊运抵中原。其中的珊瑚,据说产自遥远的地中海。

随使人员都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参加,但也会有一部分人带着一夜暴富的发财美梦混迹其中。

公元前1世纪的喀什,定然有汉朝使节频繁经过。不管是去大宛,还是远赴伊朗、叙利亚以及罗马,都得经由喀什越过帕米尔高原。要去印度,虽然有南下道路可供选择,但从喀什越过帕米尔高原,后经阿富汗也未尝不可。虽然有些绕道、迂回,但是和前者需要翻山越岭相比,后者确实轻松很多。

接下来,我讲一讲自己的推测。

使团从长安出发前往叙利亚或者罗马,他们会通过河西走廊,穿越流沙,经西域南路或北路到达喀什。如果目的地是叙利亚,那么到喀什才算行进了一半,如果欲达罗马,那么到喀什意味着行程才勉强过了三分之一。遥想前路,使团成员不禁惆怅满怀。此时,他们意欲折返,但却忧虑如何才能带着异域产物回朝复命。

天意眷顾,喀什的街市店铺摆满了来自叙利亚和罗马的物产,正好可以大量购入。在这里,使团可以买到罗马的玻璃器具和珊瑚,何故舍近而求远?而从长安带来的绢帛在这里出手也能省事不少。

不过,使团不仅仅是与外国通商,他们还担负着外交使命,所以返回时必须持出使国国书。然而此事也并不需要担心,因为喀什有专门制作这些文书的人员。使团只要在旁边稍等片刻,便可安心返回长安复命了。这样的推测似乎有点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当我发现车在周末只能缓慢地穿行在人头攒动的喀什集市时,我对自己的推测越发多了几分自信。

《史记?大宛列传》中就有关于汉朝使团中某些人员形迹恶劣的描述。总之,毕竟是去往遥远的异国他乡,所以使团人员只要自愿应征,朝廷都会赏识其决心,对其人品也自然不会详加考察。

言大者予节,言小者为副。

“节”是接受天子敕命的证据,被授予者一般是使团团长。善发豪言壮语者一般会被授予较高的官职,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口头宣誓而已,多数不会付诸实践。

故妄言无行之徒皆争效之。其使皆贫人子,私县官(指朝廷)赍物(所赐物品),欲贱市以私其利……

这种敷衍搪塞的家伙并不在少数,而喀什的贸易市场正好为其所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陈舜臣
译者 译者:范宏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825440
开本 16开
页数 29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20-06-01
首版时间 2020-06-01
印刷时间 202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26
CIP核字 2019286585
中图分类号 I313.65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1: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