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抒情方式(京剧简识) |
内容 | 作者简介 翁思再,1948年7月16日出生。华东师大王元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文汇新民报业集团不错记者,京剧学者,剧作家。江苏吴县人。历任新民晚报文艺部负责人、驻北京记者站站长、特稿部副主任、文汇电影时报副主编等职。 目录 怎样欣赏京剧 京剧的门槛高吗 大师们怎样赏玩京剧 赠你一副“听戏的耳朵” 从“西皮流水”入门 怎样区别西皮和二黄 怎样辨别四大须生 梅派与“没派” 京剧是怎样产生的 傀儡戏、幕表戏与京剧起源 二黄探源 “徽班进京”新说 汉班进京与起源之争 战争加快京剧流播 戏迷皇帝 京胡与京剧 南派与海派 写意型、虚拟性、程式化 一桌二椅 水袖和翎子何用 有动必舞,有言必歌 程式可赏玩 何谓中州韵 小丑搅局 窦娥冤死,缘何鼓掌 国画、格律诗与程式思维 缘何称国剧 缘何天才云集 古诗与京剧 国画与国剧 画谱、格律诗与京剧程式 中正平和与中庸之道 忠孝节义 中国抒情方式 名伶剪影 四箴堂传人 伶界大王 梅程之争 余叔岩与杜月笙 程砚秋的贵族精神 周信芳说流派 附录 《京剧与中国文化》开课访谈刘宁宁翁思再 王元化的“听戏知音”翁思再蓝云 导语 本书作者系国内知名文化学者,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全书以作者在大学开设的相关通识课程内容为基础,修订增补,重作编次。全书以深入浅出之面貌,揭示京剧文化内涵、历史渊源及其美学特点,颇具新论,可作为京剧审美的入门之书。书中以通俗的语言讲解了京剧的种种知识以及欣赏要点,从京剧鉴赏知识着手,培养读者“听戏的耳朵”和“看戏的眼睛”。不但描述了京剧的来源、构成及其流播情况,还结合中国古代诗歌和国画的形式,介绍了写意艺术观的哲学背景和文化源头,进而阐述中西文化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抒情方式的差异,启发读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写意型、虚拟性、程式化”的精义。 内容推荐 本书是通俗地讲解京剧的种种知识以及欣赏要点的艺术普及读物。从京剧鉴赏知识着手,培养读者“听戏的耳朵”和“看戏的眼睛”。在描述京剧的来源、构成和流播之后,结合对古代诗歌、国画形式特点,介绍写意艺术观的哲学背景和文论源头,进而阐述中西文化及其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抒情方式的差异,启发读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写意型、虚拟性、程式化”之精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抒情方式(京剧简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翁思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9997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8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5 |
出版时间 | 2020-08-01 |
首版时间 | 2020-08-01 |
印刷时间 | 2020-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78 |
CIP核字 | 2020025553 |
中图分类号 | J82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