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唐诗里孤独漫步
内容
内容推荐
《在唐诗里孤独漫步》一书是对唐诗名篇的赏析,书中解读了王勃、陈子昂、张若虚、王维、孟浩然、王昌龄、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四十多位诗人的代表作。作者把唐诗放回历史的大背景下去读,以唐诗发展的轨迹为线索,突破传统,结合音乐、电影等审美对唐诗进行知识性解读,又从诗人的命运沉浮、人生际遇及作诗缘起和影响等角度,对诗人进行中肯而不失趣味的介绍,最终撩开时代的面纱,让诗人从悠远的作品中走出来,走进我们的生活。
作者简介
夏昆,出生于1970年,中学语文名师。
2015年度《中国诗词大会》第五期擂主。
曾在《人民教育》《师道》《中国教师报》《读写月报:新教育》等报刊发表文章上百篇。
出版有《在唐诗里孤独漫步》《温和地走进宋词的凉夜》《中国最美的语文》《给孩子读唐诗》《给孩子读宋词》等畅销书。
目录
最伟大的一页由一个酒徒掀开——王绩
人不轻狂枉少年——王勃
还诗歌一个男儿身——杨炯
被命运扼住咽喉的诗人——卢照邻
诗人无关生死——骆宾王
境界是最伟大的意义——“初唐四杰”
最要命的惩罚——宋之问
为天地找一个心灵的家——陈子昂
用一首诗来为前辈赎罪——张若虚
可爱的老狂人——贺知章
从繁华走入静谧——王维
在山水中回归简单——孟浩然
用时代来书写人生——王之涣
酾酒拭霜刃 弹铗歌大风——王翰
将绝句咏成绝唱——王昌龄
唯一的例外——高适
好奇的浪漫诗人——岑参
把敌人变成人——李颀
寂寞于神灵和人群之间——李白
登高:生命中无法承受之痛——杜甫
盛世结束的叹息——张九龄
让“诗仙”敛手的诗人——崔颢
中唐的四条河流——中唐诗人
鬼才知道——钱起
风雪流浪归宿——刘长卿
由魔而入仙的诗人——韦应物
少女情怀总是诗——李端
留一点遗憾岂不更好?——崔护
骑墙 中国文人的立身之宝——韩翃
说“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张籍
一次浪漫的作弊——朱庆余
虽千万人吾往矣——韩愈
人生比诗歌更寒冷一孟郊
中唐的“堂吉诃德”——刘叉
苦吟在人生的秋季——贾岛
挣扎在人生与诗歌的夹缝中——李贺
浮云不系字乐天——白居易
人生只是一场误读——元稹
独钓寒江万里愁——柳宗元
用诗歌的长矛挑战命运的风车——刘禹锡
晚唐在黄昏时分退守内心一晚唐诗人
衰飒之气中的一缕清音——杜牧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诗歌不老——再版后记
序言
公元7世纪的世界正处在一个剧变的时代。当时的欧
洲还在蛮族入侵的噩梦中沉睡,处于中世纪的黑暗中;拜
占庭发生福卡斯政变,两年以后,再次发动了与波斯的战
争;穆罕默德在7世纪初从麦加徙往麦地那,这次迁徙被
称为“徙志”;与此同时,曾经盛极一时的波斯帝国日益
衰落,终于在7世纪初被阿拉伯帝国消灭。在中国,公元
618年,十三岁的隋恭帝杨侑,在即位只有半年之际,被
李渊废为酅国公,之后不明不白地死去,隋朝灭亡。
历史有时候总是惊人的相似。公元前221年,秦王嬴
政灭六国,“履至尊而制六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
个统一的王朝——秦朝,他自称始皇帝,并且规定其后的
即位者依次为二世、三世以至无穷。但是,秦朝仅仅存在
了短短十五年,就被刘邦推翻,这个伟大而短命的朝代只
是充当了更伟大的朝代——汉代的开路人。公元581年,
隋文帝杨坚派大将韩擒虎,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消灭了最
后一个割据政权陈,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隋
朝。可是,秦朝的历史再次上演,隋朝只存在了三十七
年,就被唐朝所代替。
唐朝存在了二百八十九年,在那之后的漫长时间里,
“唐朝”这个词成了一个符号、一个图腾,象征着那个中
国人最奔放、最诗意、最潇洒、最自信的时代。一千多年
后,一支摇滚乐队还以“唐朝”命名,在他们的主打歌
《梦回唐朝》中唱道:
菊花古剑和酒
被咖啡泡入喧嚣的亭院
异族在日坛膜拜古人月亮
开元盛世令人神往
风 吹不散长恨
花 染不透乡愁
雪 映不出山河
月 圆不了古梦
沿着掌纹烙着宿命
今宵酒醒无梦
沿着宿命走入迷思
梦里回到唐朝
今宵杯中映着明月
男耕女织丝路繁忙
今宵杯中映着明月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今宵杯中映着明月
纸香墨飞词赋满江
今宵杯中映着明月
豪杰英气大千锦亮
……
诗、酒、剑,是唐朝的三个关键词,指向艺术与美的
最高境界。当唐朝随着时间的流逝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时
候,我们却越来越清晰地看到那个时代的浪漫与潇洒、自
信与豪放,甚至清晰地听到只属于那个时代的人的笑声与
哭声;看到他们的命运沉浮、人生际遇。这完全归功于一
个具有魔力的词,这个词在那个时代逝去之后,几乎成了
汉语词典中最富神奇魅力的一个词语,它就是——唐诗。
夏昆于成都
导语
以唐诗发展的轨迹为线索,突破传统,结合音乐、电影等审美进行知识性解读;又从诗人的命运沉浮、人生际遇、作诗缘起等角度,进行客观而风趣的介绍。
还原历史背景下鲜活的个体,把作品放回历史的大背景下品读唐诗。以唐诗的英气与绝美,安抚孤独、疲惫与不安的灵魂。
纸质书上市期间,将在喜马拉雅同步推出有声音频课程,并在喜马拉雅教育频道进行重点宣传和推广,实现纸声联动。
随书附赠“唐诗一百首”精美小册子,基本覆盖新课标初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背篇目。
后记
诗歌不老
2015年9月的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
电话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位导演打来的,她说马上要录
制一个全新的节目,叫《中国诗词大会》,问我有没有兴
趣参加。我从来没想到诗词可以这样走上荧屏,走入21世
纪的生活,我也很好奇这个节目究竟是怎么样的,于是我
答应了。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是我诗词研究之路上一个
重要的事件,该事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获得什么擂主,
而是参赛者的年龄。
诗词大会第一季的参赛者中,我的年龄虽然不是最大
的,至少也前五了。最小的参赛者只有几岁,十多岁、二
十多岁的年轻人占了绝大多数。这让我既惭愧又兴奋:惭
愧的是自觉廉颇老矣;兴奋的是有这么多年轻人喜欢诗
词,热爱诗词,而且诗词功底深厚。这让我感受到传统文
化对当今年轻人的影响是越来越大,也依稀让我看见三十
年前那个阳光灿烂的上午,郑重其事地拿出一个崭新的作
业本开始抄录诗词的高二学生的影子……
三十年前,那时候我刚上高二。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
午,我郑重地拿出了一个崭新的作业本,用直尺从中间把
本子分成两半,右边抄宋词,左边抄唐诗,抄的第一首诗
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一个
本子,用来写下或者抄录自己觉得最珍贵、最美丽的东
西。有的人抄流行歌曲,有的人抄小说片段,有的人抄美
丽的散文,那个本子是当时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其重要
『生远远超过了课本或者其他书籍。我想,那是我第一次
知道,诗词的世界居然是如此丰富、如此美丽动人,于是
我决定拥有一个自己的诗词世界。
那一年,我十七岁。二十年后,我出版了我的第一本
专著《唐诗的江山》,2015年这本书再版,改名为《在唐
诗里孤独漫步》。
在这本书之前的后记里我曾这样写道:
“从‘初唐四杰’开始,诗歌摆脱了齐梁时期的卑微
和猥琐,摆脱了臣妾式的献媚和调笑,成为精神的载体、
思考的翅膀。长久以来覆盖在诗歌身上浓浓的脂粉气终于
开始淡去,一种逐渐靠近上苍和大地的诗歌开始出现。”
这里说的不仅是诗歌,其实也是人。当人开始仰望苍
天思索时,曾经的蝇营狗苟被抛在身后,现实的功利被淡
忘,人们开始知道,有些东西,是永远超越于当下的欢乐
幸福、悲哀痛苦之上的;人们开始相信,这世界有一些普
世的维度和标准,即使不为当下接受,但是它必超越广阔
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而不朽。为了这些,放弃甚至牺牲当
下,是值得的。
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会为每一届学生开设为期两年的
诗歌鉴赏课。在应试教育的夹缝中插针,这门课和我给学
生开设的另外两门课一音乐鉴赏课和电影鉴赏课一一起成
为我带给每一届学生的礼物。因为我相信,有些东西是可
以超越教室的四面墙和高中的三年岁月而伴随学生一生
的。
古诗词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宝贵、最美丽的文化遗产之
一,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特别是成年人了解这文化的瑰
宝,爱上这美丽的艺术。因此从2014年起,在朋友和相关
机构、学校的帮助下,我创建了“夏昆人文艺术公益讲
坛”,我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免费为社会公众介绍我国的
唐诗和宋词,到现在为止,已经完成唐诗二十讲,宋词二
十讲,参加者上千人次。
2016年,我应国家汉办和埃及开罗大学孔子学院之
邀,前往埃及,在开罗大学和艾因夏姆斯大学做中国古诗
词演讲。我惊讶地发现,很多埃及的老师和学生对中国古
诗词的了解居然超乎我的预料;2017年,我应广东华商总
会之邀,前往欧洲做中国古诗词讲座,发现不仅海外华
侨,就连欧洲的很多民众对中国古诗词也有很浓厚的兴
趣。我想,这不仅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文化影
响力逐渐扩大,也是因为古诗词的美好与精粹的确是可以
穿越时间和空间而不朽的。
《在唐诗中孤独漫步》出版后,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
评。感谢天喜文化董曦阳总经理和罗佐欧、王继娟编辑,
他们不辞辛劳,促成了这本书的再版。这不是我个人的荣
耀,而是唐诗永恒的魅力使然。这些美好的诗句穿越了千
年的风霜来到我们面前,只要民族还在,相信唐诗就在,
文化不老,诗歌不老。
夏昆
2019年12月12日
精彩页
最伟大的一页由一个酒徒掀开——王绩
在中国诗歌史上,要找到一个不喝酒的诗人,估计要比找一个不吃奶的婴儿还难。可以说,酒就是诗人的乳汁,只不过,这乳汁维持的不是诗人生理意义上的生命,而是他们艺术层面上的激情,或者说,梦想。于是,诗歌的长河一边滚滚奔流,一边散发出浓浓的酒香。学者们谈唐诗大多从“初唐四杰”说起,而元代人辛文房所著的《唐才子传》却把王绩作为唐朝的第一位诗人。后来很多学者认同这个说法,于是唐诗选本也就经常从王绩开始了。
酒徒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人,隋朝著名文士王通的弟弟。王绩从小就有才名,十五岁的时候,他谒见隋朝重臣杨素时应对流利,被称为“神仙童子”。隋朝大业末年,他被授予秘书省正字官职,但是却不想当官,推托自己有病,辞官归家。朝廷又让他当六合县丞,但他还是不理政事,整天喝酒。隋末大乱,王绩感叹:“网罗在天,吾将安之!”(弥天大网从天而降,我能够躲到哪里去呢!)司马迁说:“人穷则返本。”王绩看来是深谙此道的,于是他干脆借口自己得了中风,连夜驾一艘小船,返本——回故乡去了。
王绩最大的爱好就是饮酒。唐朝建立之后,唐高祖李渊征他入朝,在门下省任待诏。王绩的弟弟王静问他:“待诏这工作干得还愉快吗?”王绩回答:“待诏这官俸禄太少,又没有升迁的机会,没什么值得高兴的,只是每天官府供应三升酒,还算不错。”门下省的最高长官——江国公陈叔达听说之后,说:“三升酒怎么够王先生喝呢?从今天起,每天供应他一斗(一斗=十升)!”从此,王绩就得了一个雅号,叫“斗酒学士”。
王绩嗜酒如命,他听说主管音乐的太乐署史焦革善于酿酒,于是主动请求当太乐丞,就是为了能经常从史焦革家里要酒喝。这让人想起了三国时期的阮籍。当阮籍听说步兵校尉府厨房里有数百坛美酒的时候,主动请求降职担任步兵校尉,目的就是弄酒喝,当校尉府里的酒被他喝光之后,他就辞职了。而王绩离开太乐署,则是因为史焦革和他的妻子相继去世,无人送酒与他喝。他长叹:“这是老天存心不让我喝足美酒啊!”于是弃官还乡。
王绩不仅在行动上履行一个酒徒的义务,也在理论上为酒文化增光添彩,所著《酒经》《酒谱》二书,总结了前人酿酒的经验,道士李淳风看了之后对他说:“你简直就是为酒作传的太史啊!”王绩辞官回乡之后,在东皋为酒圣杜康建造了祠堂,并把曾经供应他好酒的史焦革也供奉在祠堂里。
王绩被称为“斗酒学士”,但是他显然不认为自己的酒量只在区区一斗,他自号“五斗先生”。这个号除了用以标明自己的酒量,也是向他最崇敬的东晋隐士陶渊明致敬,因为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陶渊明著有《五柳先生传》,王绩也写了一篇《五斗先生传》。众所周知,陶渊明也酷爱杯中之物。王绩在诗里曾说:
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王绩把陶渊明作为自己的偶像,不仅是因为他也爱喝酒,还因为仕途上的失意使他和陶渊明一样,也走上了隐居的道路。
王绩,字无功,“无功”是他自己起的,他为自己撰写墓志铭:
王绩者,有父母,无朋友,自为之字曰无功焉。
“无功”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可见道家思想对王绩影响之深,但是王绩不独守一派,对儒家、佛家思想也有涉猎。
王绩多才多艺,除了对酿酒深有研究,还擅长弹琴,精于占卜算卦,独步当时。但他最大的成就,还是在诗歌上。
属于未来的诗歌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唐诗里孤独漫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夏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554137
开本 16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5
出版时间 2020-04-01
首版时间 2020-04-01
印刷时间 202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42
CIP核字 2019295430
中图分类号 I207.227.42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39
170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