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北开发中的高等教育问题/西师教育论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北高校通过人才培养、发展科学研究与开展社会服务三个主要方面作用于西北地方社会。这一时期西北高等教育与西北社会开发的互动是良好的,在战乱频仍的局势下,高等教育能够由小而大,茁壮成长,并且尽其所能地反哺西北社会建设,已经是一个奇迹。但是,在总体良性互动之下,仍然存在着不足与局限。时局动荡与变幻、物质条件靠前匮乏、图书仪器设备缺少、师资引进困难等都极大地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西北高等教育对西北开发建设贡献乏力。回溯与梳理这一时期西北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在历史与现实的关联阐释与分析中,有助于为当下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实施背景下的西北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简介 胡君,1983年8月生,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2017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从事中国教育史、高等教育史、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高等教育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甘肃社会科学》《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靠前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参与并完成靠前合作项目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 目录 一 引言:边疆危机、西北开发与教育应对 (一)西北边疆危机的形成与延续 (二)社会各界对西北开发的关注 (三)教育如何回应西北社会需求 二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北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薄弱与贫乏:抗战全面爆发(1937年)前的西北高等教育 (二)机遇与成长: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年)的西北高等教育 (三)留续与调整:抗日战争结束至新中国成立前(1945-1948年)的西北高等教育 三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北高等教育与西北开发人才的培养 (一)厘定西北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二)完善院系设置与学科架构 (三)关注区域建设与西北各高校课程设置 (四)保障西北开发人才培养的制度与措施 四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北高等教育中的边疆学术研究 (一)创办各类学术研究期刊 (二)深入开展边疆学术调研 (三)鼓励教师边疆研究成果发表 (四)各种科研机构的成立 (五)开展边疆学术讲座 五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北高等教育面向地方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 (一)西安临时大学面向西北地区的社会服务 (二)国立西北联合大学面向西北地区的社会服务 (三)国立西北农学院面向西北地区的社会服务 (四)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面向西北地区的社会服务 (五)西北其他高校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 六 西北高等教育在西北开发中的效果及其局限性分析 (一)西北高等教育对西北开发的贡献与价值 (二)西北高等教育对西北开发作用的局限性 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北开发中的高等教育问题/西师教育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6145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5 |
出版时间 | 2020-06-01 |
首版时间 | 2020-06-01 |
印刷时间 | 202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86 |
CIP核字 | 2020045952 |
中图分类号 | G649.295 |
丛书名 | |
印张 | 1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