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骆驼祥子深度阅读的策略与路径/中学生整本书阅读系列丛书 |
| 内容 | 作者简介 王惠,苏州大学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曾任高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语文学科教研员,兼任广州市中学生文联主席。在高校时从事文艺学跨学科研究,学术著作有《当代中国:社区发展与现代性追求》《荒野哲学与山水诗》《网络时代的美学》《阅读调查——网络时代青少年文学阅读的社会学研究》等;到基础教育领域后致力于语文学科素养与课程教学研究,在考试与命题、整本书的深度阅读教学、项目式教学和写作教学方面均有精深的研究心得和独到的研究成果。 目录 第一章 通读:把握人物,梳理情节 第一节 四张图带你读懂《骆驼祥子》 第二节 一分为二的结构安排之巧 第三节 一分为三的情节设计之妙 第四节 一落到底的情节发展之势 第二章 品读:品味语言,鉴赏描写 第一节 无语与有言——特别的表达 第二节 无定与有止——特定的处所 第三节 无心与有情——特异的自然 第四节 不变与大变——特殊的细节 第三章 细读:发现问题,合理探究 第一节 一落:车没了 第二节 二落:车没了 第三节 三落:人没了 第四节 四落:魂没了 第四章 研读:寻找冲突,归纳母题 第一节 一座城:地狱里没有好鬼 第二节 一个阶层:冻死鬼的笑容 第三节 一个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第四节 一个时代:假如祥子穿越到今天 第五章 新读:评价得失,拓展迁移 第一节 封面带读:阅读的起始与结束 第二节 三题导读:阅读的深度与尺度 第三节 以写促读:阅读的理解与表达 第四节 互文参读:阅读的广度与限度 附录 词语学习 一、在语用中积累 二、在语境中辨析和推断 后记 内容推荐 通过深度阅读的路径建设或模式建构,指导学生在知识和思维的双向推进中“读会”一部作品,引导他们在知识和思维的有机融合中建构“会读”其他同类作品的经验和方法,真正把整本书阅读和语文学科的学业成长、基础教育阶段的思维发展和学习能力提升关联起来,真正落实新课标时代语文学科的素养目标要求。 本书以《骆驼祥子》这一经典小说文本为例,分为通读环节、品读环节、细读环节、研读环节、新读环节五个部分。 在深度阅读的过程中,笔者对《骆驼祥子》这一经典小说文本的阅读也不断抵达新的深度。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骆驼祥子深度阅读的策略与路径/中学生整本书阅读系列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惠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16658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3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30 |
| 出版时间 | 2020-03-01 |
| 首版时间 | 2020-03-01 |
| 印刷时间 | 2020-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初中生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初中语文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99 |
| CIP核字 | 2019296555 |
| 中图分类号 | G634.33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东 |
| 长 | 260 |
| 宽 | 185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