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画屏春
内容
作者简介
刘贞,1977年生。瘦弱倔强的西北人。35岁后渐趋圆润。与世界相处无间。曾经是高校教师,现在仙台乡下闲居。曾出版过短篇小说集两部。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Ⅰ 旧时烟云
Ⅱ 峥嵘岁月稠
Ⅲ 美酒加咖啡
Ⅳ 这些那些
精彩页
爷爷去世时,我两岁,所以我对他的印象不深。家里也找不到一张他的照片可供追忆,我的思慕无法发酵,从来只是瓮结的一团。若是遇到“我的爷爷”这类作文题,只能从爸爸和二叔的脸上用排除法,去掉像奶奶的那部分特征,组合拼接成他可能的模样。听二婶和妈妈说,爷爷个子不高,比爸爸温柔,比二叔明理,是家族中女性普遍怀念的对象。
爷爷出身农家,太爷爷懦弱,太奶奶多病,日子很不景气。为了撑起门楣,爷爷小小年纪就去了新疆揽活,起初是拾棉花,后来是贩葡萄干,属于早期的外来务工人员。爷爷打工揽活挣下的钱,就寄回家里,贴补弟妹。后来,爷爷认识了一个当地姑娘,两个人要好,跟着一起回了陕西。
爷爷不敢明目张胆地把她领回家,就把她安顿在省城的旅馆里,自己先偷偷跑回村里。太爷爷太奶奶见了大惊,说这回捎书咋这么快,才两天就收着信回来相媳妇了。原来家里已经给他议定了一门亲事,对象就是我奶奶。
奶奶家是书香门第,奶奶的伯父是有功名的贡生,父亲是一位秀才,以诗书闻名四里八乡,位望崇高。比起来路不明的外乡姑娘,秀才的闺女自然才是君子好逑。爷爷的自由恋爱没有得到舆论支持,拗不过父母,只好回西安城和姑娘话别,把她送回了新疆,这一段短暂明丽的情事在深冬告结。开春,爷爷娶了奶奶,后来生了姑妈和三个儿子。
这段故事是初二那年,奶奶去世以后,二婶收拾遗物的时候告诉我的。她说你爷爷这一生,太委屈了,当时若是娶了那个新疆来的姑娘,可能还能过几年舒心日子。
在母亲和二婶的语气里,奶奶倒也不是恶婆婆,不过家族里鲜少有赞她开明可爱的,普遍说奶奶没有继承秀才家的儒雅家风,性格粗粝,脾气倔强。她眼睛不好,针线活计做不来;自矜身份,也不大去地里耕作。贫贱夫妻百事哀,加上没有爱做甘草,两人常因琐事生隙,发生口角进而动手,龃龉不断。有一次争吵中,奶奶失手打伤了爷爷,大概是盛怒之下用酱菜缸上的石头还是顶门的门闩砸了爷爷的前胸。爷爷本就身体不好,卧床一两个月,农活越发做不动了。
姑妈和爸爸小小年纪开始持家,姑姆性情柔弱,受制于高堂,唯唯诺诺。
父亲敏感要强,遭人眉高眼低,常怀忧愤。少年时,两个人各有各的辛酸。父亲说收麦子的时候,别家都有精壮劳力出工,如狼似虎的一群小伙子。他们只有姐弟两个,挥着镰刀,弯着腰,只觉得自己被困在当中,两边望不到头的麦秆,没有什么丰收的喜悦,只有一腔子说不出的酸苦。几乎一直在劳作,可家里常常没粮,上学前,去咸菜缸里捞一口咸菜吃了,然后去水缸里舀一瓢凉水,咕嘟咕嘟灌下去,肚子滚圆中带着饱足的幻觉去上学。彼时的梦想就是可以不用下地劳作,能躺在炕上,从正午到黄昏,一伸手,笸箩里就有吃不完的爆米花就好了。
爷爷会算账能识字,在村里人望很好,加之三辈贫农,所以被选为村支书。态度谦和,行事公正,在乡亲间口碑甚好。父亲初中毕业就开始务农,十八岁那一年,村子旁边被政府征地,修起了跑道,来了很多搭帐篷搞建设的工人,操着南腔北调在村里借水借火,后来军工厂盖好了,开始招工。奶奶固执地认定当工人就是风餐露宿,沿门乞讨,舍不得心爱的大儿子去受苦。父亲则很坚决地认为,只要不用割麦子拉架子车,干什么都成。比起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过一生,拿着搪瓷缸子、穿着灰蓝制服的工厂生活实在太有吸引力了。
爷爷和村会计商量,把两家的大儿子的名字写在了招工推荐名单上。
父亲后来回忆说他去厂子报到前,爷爷把他叫到面前说:“家里艰难,你爸也没本事,只能给你帮上这一回忙了,往后自己好好干,过上舒展的日子。”
父亲十八岁,和同村的李胜利一起,成了工人,人生从此转向。学徒期拿十八块钱,领两块劳保肥皂,有了属于自己的白毛巾和搪瓷缸子。因为心灵手巧,转正第二年就当了模范青工,十几寸的大照片被贴在工厂宣传栏里。那张相片现在还在我们家的相册里收着,照片上的父亲两颊深陷,营养不良而少年白头,跟我童年时认识的父亲判若两人。
爷爷是一个赢弱而沉默的存在,几乎令我无从追忆。我不记得他曾抱过我,也不记得我曾经亲过他。听说晚年他基本上在病榻上消磨。因为气管炎发作,五十八岁就去世了。
父亲很少提起爷爷,后来提起时也语气平静,听不出情感的烈度。母亲和父亲吵架的时候会说,你们家人都不讲理,除了你爸是个好人。
后来我问过爸爸,爷爷那个新疆女友的故事,爸问你听谁说的。我说二婶说的。爸很扭捏,说,你二婶也真是的,跟你说这个干吗?他承认是有这么个人,奶奶模模糊糊的也提起过。我说爷爷和奶奶处不好,是因为她吗?我妈就在旁边撇撇嘴说,唉,能跟你奶奶处得好的人,这世上还没有呢,你爷爷的脾气真是没话说了。
我问他们那女孩长什么样啊,好看吗?上过学吗?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呢?后来下落如何了?她回新疆的时候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回去之后还来过吗?在我心里,爷爷挺像《金锁记》里的长安,那时候以一个
导语
写的是一个家族的故事,呈现的是万千家族的缩影,其中多半为讲述老一辈人如何生存,如何相伴,如何相爱……
简单来说,这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家庭回忆录”。
年轻一代人,对于过去的事情大多模糊不清,尤其是属于父母的那段小规模荡气回肠的感情,当时所处的时代与生存生长的环境,与如何过好这一生,如何经营人生等等。刘贞的文章情感充沛,而她的文字也是十分具有共情力,让人读后潸然泪下。
序言
小时候听家里长辈们讲从前的事,像说书一样。那些
黢黑的往事里,负重前行的人影,有的已经模糊,有的已
经远去,有的已经寂灭。在故事里,他们被断续纪念,在
故事里,时光被短暂点亮,我常常感慨,人活这一世,要
踏过多少泥淖荆棘,要挨过多少颠沛流离。我们父辈所经
行的人生,蒺藜丛生,连欢乐也质地厚重。
中年时,我终于开始写长辈们的故事,他们忧患重重
的青春,负累沉沉的壮年,四顾茫然的晚年。记录这些故
事的片刻,是我和我父母的青春相逢的时刻,也是我和我
的童年再见的瞬间。记录这些往事,是为了纪念他们在岁
月中所绽放的勇气,也是为了提醒自己我就是这样长大
的,而长辈们,在我长大的路上,就这样一日日老去了。
我不是有资格写自传的人,上人们也都是平凡的人,
但我年纪越长,就越仰慕他们的勇气,也越觉得他们的故
事才是我该认真记录的。
谢谢每一位阅读我故事的人。
泅进岁月里,我们都是故事里的字节。
以上。
内容推荐
每个人骨子里都带会带着一些家族的印记。本书记录了作者的家族故事,以散文风格叙述家常事。家族的形成源于几代人共同的奋斗和沉淀,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遇见和机缘,人生是由某些重大选择时刻组成的,正是因为那一刻做了那样的选择,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故事。乱世里,爷爷奶奶的爱恨情仇,外公外婆的恩爱相守,爸妈的出生和成长,“我”对于整个家族的记录、探索和思考。在真言真情中,一段家族史缓缓铺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画屏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933406
开本 32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20-03-01
首版时间 2020-03-01
印刷时间 202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50
CIP核字 2019273961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2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