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小学校历史教育百年简史
内容
作者简介
赵亚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教育部全国教师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文科工作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教育部全国师范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硕士专家组成员,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二届理事长,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日本国立三重大学、名古屋大学、东京学艺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0余项,北京市社科项目3项。发表论文250余篇,出版专著(含主编)30余部。
目录
绪论
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小学历史教育史
二、研究中小学历史教育史的几个基本问题
三、本书呈现的特点
上编 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小学历史教育(1902—1949)
第一章 动荡与变局:清末创立的新型教育及其改革(1902—1911)
第一节 清末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旧制度的瓦解
二、新教育的萌芽
第二节 清末中小学历史教育的滥觞
一、“史界革命”与“新民说”
二、新学制与近代中小学历史教育
第三节 清末的历史教科书、教学及其他
一、新式历史教科书的诞生
二、清末的历史教授法
三、清末中小学历史教育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革新与守成:民国时期的中小学历史教育(1912—1949)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不同阶段和形态的中小学历史教育
一、1912—1927年的中小学历史教育
二、1927—1949年的中小学历史教育
第二节 民国时期影响中小学历史教育的思潮
一、三民主义教育思潮
二、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三、自由主义教育思潮
四、世界主义教育思潮
五、民族主义教育思潮
六、唯物主义史观
七、其他教育思潮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中小学历史课程与教科书
一、民国时期中小学的历史课程设置
二、民国时期中小学的历史教科书
第四节 民国时期中小学的历史教育遗产
一、历史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二、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
三、历史教学理论与实践
第五节 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三个基础性问题:中小学历史教育的地位不高
二、六个关键性问题: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与实施体系
第三章 创新与积淀:新民主主义教育实践(1931—1949)
第一节 实现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兴办基础教育的历史经验
第二节 创立新民主主义教育体系中的历史教育
一、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小学的历史课程与教材
二、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小学的历史教学与经验
下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中小学历史教育(1949—2010)
第四章 经验与教训:新中国前三十年的中小学历史教育(1949—1979)
第一节 确立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小学历史教育体系
一、《共同纲领》与新中国的中小学历史教育
二、“以俄为师”的中小学历史教育特征
第二节 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新中国的中小学历史教育
一、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成立与新中国历史教材体系的形成
二、以《教学大纲》为中心的中小学历史教育
第五章 稳定与发展:改革开放后的中小学历史教育(1980—2010)
第一节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小学历史教育
一、中小学历史教育的新使命
二、逐渐深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任务
第二节 新时期的课程改革与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
一、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
二、“一纲多本”代替“一纲一本”
第三节 丰富教学模式和创新教学方法
一、对历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再探索
二、活跃的历史课堂活动
第四节 中小学历史教育研究发展方向和主要课题
一、历史教育学的创立
二、中小学历史教育研究领域的扩大
第六章 创新与挑战: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1949年至今)
第一节 新中国中小学历史课程与教材
一、中小学历史课程改革及其经验
二、围绕历史教科书的争议及其影响
第二节 中小学历史教育的人文性与思想性
一、从培养“政治觉悟”到“公民素养”
二、中小学历史教育及其人文教育特点
第三节 中小学历史教育的专业化问题
一、作为指导思想的唯物史观
二、历史思维能力关乎中小学历史教育质量
三、“史料教学”与“基于史料的教学”的区别
四、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难题及其认识
余论
一、从历史教授法到历史教育学的历史经验
二、中小学历史教育面对的挑战及其发展方向
附录一:中小学历史教育大事年表(1902—2010)
附录二:百年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是我国首部中小学校历史教育通史,全面阐释了1902年近代学制成立至2010年间的中小学校历史教育发展的百年历程,内容涉及学制、课程、教材、教学、教师、设备、管理等几乎所有的关键问题,可为政府的相关决策、历史教育研究、研究生培养等提供借鉴性认识和资料性依据。
全书分上下两篇,其中,上编为“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小学校历史教育”,下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学校历史教育”。每章由主题构成,以时间为经,以问题为纬,以材料为载体,勾勒出清晰的中小学校历史教育发展线索,陈述了主要事实,分析了关键问题,并补足或更正了现已出版的相关作品中错误资料。
内容推荐
本书是我国首部中小学校历史教育通史。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编“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小学历史教育(1902—1949)”,下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中小学历史教育(1949—2010)”,凡108年,分成动荡与变局、革新与守成、创新与积淀、经验与教训、稳定与发展、创新与挑战六大部分,内容涉及学制、课程、教材、教学、教师、设备、管理等几乎所有的关键问题,全面阐释了自1902年近代学制成立至2010年间的中小学校历史教育发展的百年历程,勾勒出清晰的中小学校历史教育发展线索。
书稿基于丰富的材料整理和研究,从学术史的角度整体梳理我国百年来的学校历史教育研究文献,开辟了新的历史教育研究领域,为我国学校历史教育研究提供事实性依据,为确切定位我国的学校历史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小学校历史教育百年简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亚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219547
开本 16开
页数 4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10
出版时间 2020-10-01
首版时间 2020-10-01
印刷时间 202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650
CIP核字 2020041781
中图分类号 G633.512-092
丛书名
印张 2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6
2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9: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