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刀锋(精)
内容
内容推荐
通过一个普通人拉里探求人生意义的故事,点醒了沉溺于实际生活的大众——人生的得救之道在于内心的安宁与宁静,只有在自我完善的精神追求中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与幸福。揭示了精神追求与实利主义之间的矛盾。哪种人生更值得过活呢?或许正如《奥义书》所载:“得救之道困难重重,犹如在剃刀的锋刃之上行走!”
作者简介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英国小说家、短篇小说家、剧作家,二十世纪上半叶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
毛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赴法参加救援队,后加入英国情报组织,在瑞士和俄罗斯任职,战争期间及战后在印度和东南亚游历,这些经历也被他写进了小说中。毛姆的作品取材广泛,情节跌宕起伏,洞悉人性之幽微,是英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经典。他自称处于“二流作家中的最前列”。
毛姆的代表作有《人性的枷锁》(1915)、《月亮和六便士》(1919)、《面纱》(1925)、《寻欢作乐》(1930)、《刀锋》(1943)等。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导语
《刀锋》探讨了人生很核心的一个命题,如果人生真的存在某种意义,那也需要用足迹和思索去寻找,它是告别迷茫人生的一剂猛药,让你在复杂的世界里活成一个明白人!
我要走遍世上的每一条路,度过深沉的悲伤、莫名的哀愁、无尽的喜悦,只求放手一搏体验人生,追求灵魂中的星辰。
精彩页
第一章
我写小说这么多年以来,从没有像写这本小说这般惶惶不安且感到困惑过。之所以称它为小说,是因为除了小说,我实在想不出别的定义。书中的故事几乎没有任何可述性,小说的最后并非以主人公的死亡或者结婚为结局。死亡是最后的终结,所以很多故事往往以“死”作为总收场,不过用婚姻来作为故事的结尾也不错。至于那些世俗的“大团圆”,自觉品位高雅的人也无须对此感到厌弃。常人大多觉得这么一来,什么事情都交代清楚了。男人和女人,不管中间经过怎样的曲折,最终走到一起,生命的生物功能就算完成了,兴趣自然也放到下一代了。但是,在本书中,直到最后,读者恐怕依旧不知所云。在本书中,我不过是追忆一个人,虽然这人和我关系匪浅,却只是间隔很久才见一次。这期间,他所经历的一切我几乎一无所知。倘若要我生硬地编撰些情节来填充缺漏,故事自然更加连贯,但我无意如此。我只想把自己所知之事如实陈述,仅此而已。
早些年,我写《月亮和六便士》这部小说时,是以著名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进行的创作。有关他的生平,我知之甚少,只是利用一些事情的启发,凭借小说家的优势,杜撰了一些情节来丰富主人公。但在这本书中,我完全没有一丁点这样做的念头。这本书里的内容没有丝毫杜撰。书中所涉及的人物角色的姓氏,我全部做了修改,并且改得使读者一点都猜不出是谁,免得引起那些尚还健在的人的不舒服。此人籍籍无名,可能这辈子都这样了,甚至有朝一日离开人世,如同石子被扔进河中一样了无痕迹。倘若到了那时,仍有读者在读此书,就是他本身的魅力所致了。不过,或许是由于他的生命形态和他的坚韧和温良,使得他的影响逐渐渗透,那么,也许在他去世很多年之后,人们会突然发现,原来,这个时代里曾经出现过一个令人惊叹的人。届时许多人就会明白此人是谁了。如果有人对此人早年的事情感兴趣,本书就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东西。尽管这本书有诸多不足,但我依然觉得,如果有谁想要为此人做传,本书倒不失为一本不错的原始资料。
关于书中所涉及的谈话,我并非逐字逐句做了记载。一般情况下,我从来不会记录人家的谈话,但与我有关的事情我都记得非常清楚,所以,我敢保证,在本书中,我真实记叙了他们当时的谈话。之前说本书故事完全没有虚构,其实并不确切。就像希罗多德以来的许多历史学家一样,有些内容是我擅自增加的。有些故事里的人物之间的谈话,我并非亲身参与,没办法亲耳听到。就跟那些历史学家一样,因为有些场景若只是简单重述一下的话,根本没有趣味眭,而加入一些对话则要生动、真切许多。我希望这本书有人读,所以只能写得有让人读下去的欲望,做这些还是很有必要的。至于哪些地方是我擅自加入的,我相信聪明的读者一看即知,即使跳过这部分不读也没关系。
我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感到惶惑的另一个理由是,这本书里的主要人物都是美国人。了解人并非一件易事,除了本国人,要想真正了解其他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论男女,人都不单单指他们本身,还有他们出生的地方,学走路的地方,小时候玩的游戏,偷偷听来的奇闻逸事,吃的食物,上的学校,喜欢的运动,吟唱的诗篇,以及信仰的上帝。所有这些使他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而这些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了解,你必须要和那些人一起生活一段时间。要了解这些,你就得成为这些。离开观察,你就不能真正了解一个外国人,因此也就很难在书中刻画得真切了。亨利·詹姆斯是一个多么细致的观察家啊,而且在英国住了四十年,可是就连他也没能创造出一个彻彻底底的英国人来。而我呢,除了几篇短篇小说,从未写过本国以外的人物。之所以敢在短篇小说里写外国人,是因为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只需塑造一个大致的轮廓,细节由读者自己去补充即可。可能会有人发出这样的质疑:你可以把保罗·高更变为一个英国人,在创造这篇人物的角色时为什么不这么做呢?答案很简单:就是不可以。如果那样做的话,这些人就失真了。我并不想假装美国人来描写他们,他们都是英国人眼中的美国人,哪怕是他们的语言特点,我也没有丝毫模仿的打算。就像美国作家想要效仿英国人说英语时闹出的笑话一样,在这方面,英国作家也是如此。俗语确实害人不浅。(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刀锋(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译者:翟全伟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应急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074159
开本 32开
页数 37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23
出版时间 2019-10-01
首版时间 2019-10-01
印刷时间 201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73
CIP核字 2019059571
中图分类号 I561.45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0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3:5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