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使不可见者可见--保罗·克利艺术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在保罗·克利那里,绘画不是呈现可见者,而是使不可见者可见。作者立足于对保罗·克利艺术创作生涯的梳理,总结了其线条、色调与色彩等形式要素的形成过程,还原了克利的创作全貌。全书结合德勒兹、利奥塔、梅洛-庞蒂、海德格尔等二十世纪重要哲学家对克利的阐释,力求深入艺术家以生成原则构建绘画空间的过程,解开克利绘画的变形之谜,探究克利艺术想要达到的“中间世界”。通过对克利艺术美学的研究,本书展现了艺术与自然、身体、世界、真理等重要哲学范畴的深刻联系。
作者简介
苏梦熙(1989.2—),贵州六盘水人。201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专任教师。主要从事艺术史、艺术美学方面的研究,尤其对现代艺术理论、现象学研究、中西比较艺术史等领域感兴趣。已发表文章散见《中国社会科学报》《艺术工作》《四川戏剧》《美育学刊》等,参与及主持国家级、省部级与厅级课题项目若干。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克利与现代艺术的追求
第一节 色调的再发现
一、纳入色调:对马奈的学习
二、色调塑造空间:初识塞尚
三、色调的本质:德劳内的创造
第二节 线条的精神性
一、德国美术的灵魂
二、浪漫主义的启示
第三节 色彩的意义
一、青骑士色彩的发
二、色与乐的交织
第二章 克利与形式的宇宙
第一节 现代绘画中时空观念的转变
一、印象主义与立体主义:相对的时空
二、时空不存在
第二节 克利的宇宙动力学
一、静止的力量
二、植物形态的嬗变
三、自然的隐喻:塞尚之后
第三节 物质与想象
一、超越机器
二、崭新的科学
第三章 克利与生成的世界
第一节 生成的“中间世界”
一、从培根到克利
二、中间世界
三、潜能的实现
第二节 欲望和生命之歌
一、线条的象征之力
二、无止境的能量——色彩
第三节 生成的绘画语言
一、生成的源头
二、主题的指引
第四章 克利与可见者的深度
第一节 身体的深度
一、“描述”深度
二、身体的逻辑
三、身体的内部
第二节 绘画的深度
第三节 剧场的深度
一、音乐与表演
二、微缩世界
第五章 克利与艺术的真理
第一节 艺术·真理·世界
一、海德格尔《关于克利的笔记》
二、克利的真理——永不可见的彼岸
第二节 通向自然的路
一、自然的特质:熟悉又神秘
二、飞翔的箭头
第三节 真理的居所:克利艺术中的疾病和死亡意象
一、悲剧和喜剧之间
二、描绘疾病与死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导语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家保罗·克利艺术以“生成”为核心,以“中间性”为特点,通过色调、线条和色彩三种形式要素建立起一个与自然相平行的独立的艺术世界。在克利那里,艺术不是呈现可见者、而是使不可见者可见,对克利艺术的美学阐释成为了解现代艺术本质、形式的创生过程与审美判断的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结合德勒兹、利奥塔、梅洛-庞蒂、海德格尔等哲学家对克利的分析,本书力图再现艺术与自然、身体、世界、真理等美学重要范畴之间的联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使不可见者可见--保罗·克利艺术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梦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147926
开本 32开
页数 3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4
出版时间 2020-05-01
首版时间 2020-05-01
印刷时间 202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520
CIP核字 2019288613
中图分类号 J205.516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2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7: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