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德国文学史(第3卷修订版)(精)/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迄今为止中国日耳曼学研究的扛鼎之作,全书共分五卷出版。本卷包括浪漫文学,介于古典文学与浪漫文学之间的作家,比德迈耶文学,政治化的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在德国文坛占统治地位的是古典文学和浪漫文学。我们认为,古典文学是启蒙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把启蒙精神推向很好,达到了完美程度,它是启蒙文学的顶点,同时也是启蒙文学的终点,它属于18世纪,因而我们把它放在了第二卷。与古典文学不同,浪漫文学虽然也与启蒙文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不是沿着启蒙文学的道路前进,而是另辟蹊径。它要在德意志自己的历史基础上发展德意志文学,要将德意志文学扎根在德意志自己的历史土壤中。因此,浪漫文学不是启蒙文学的继续,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它属于19世纪。19世纪的德国与18世纪的德国很根本的不同在于,前者是震荡和剧变,后者是平静和停滞。拿破仑的入侵激发了德国人的爱国热情,德国人维护民族尊严的情绪少见高涨;受法国影响要求民主自由的革命运动一个接着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急速发展使人们更关心眼前的现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作家们追求的目标不再是把德意志建成一个文化民族,而是要建立民族文化;他们不再热衷于对人性,精神,理念等形而上的追求,而是关注社会现实和生活现实。因此,不论是比德迈耶文学对个人和家庭的关注,还是青年德意志要求社会变革的激情,抑或现实主义对市民生活的反映,它们尽管出发点不同,目标和风格也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即让社会现实和具体生活占据文学的地位。 目录 前言 章浪漫文学(1798-1830) 节概述 一社会背景 (一)拿破仑与德国 (二)复辟阶段 (三)文化民族 (四)从文化民族到民族文化 二浪漫文学的时代思想背景 (一)哲学 (二)历史 (三)国家 (四)自然 (五)神话与宗教 三浪漫文学的历史关联 (一)“浪漫”的概念 (二)浪漫文学与启蒙运动 (三)浪漫文学与古典文学 (四)浪漫文学接受史 第二节浪漫文学作家和作品 第三节浪漫文学时期的其他作家 第二章介于古典文学与浪漫文学之间的作家)(1793-1811) 节概述 第二节荷尔德林 第三节克莱斯特 第四节让·保尔 第三章从1815年到1848年的文学 第四章现实主义(1850-1890) 附录 主要作家作品中外文译名对照表 参考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德国文学史(第3卷修订版)(精)/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任卫东//刘慧儒//范大灿 |
译者 | |
编者 | 范大灿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838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7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0-07-01 |
首版时间 | 2020-07-01 |
印刷时间 | 2020-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24 |
CIP核字 | 2020069369 |
中图分类号 | I516.09 |
丛书名 | |
印张 | 4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