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左手心理学右手经济学
内容
编辑推荐

一切致力于建功立业者,一切致力于拓展人脉者,一切致力于职场成功者,一切致力于生活幸福者,掌握了心理学和经济学的常识与诡计,就能快人一步,胜人一筹,成为生活的佼佼者。官场如战场,商场如战场,职场如战场,情场如战场……

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处处有纷争,我们只有运用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策略,看清、看透这些纷争,才能不落后于人。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才能成为生活的主人。

本书是一本实用的书,一本智慧的书,一本拓展思维的书。打开它,你的人生将开启新的篇章。左手心理学,右手经济学,你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内容推荐

你是不是觉得心理学和经济学太枯燥、太高深、太伤脑筋?打开这本书,让我们从此揭开学术神秘的面纱,从而帮助你像心理专家和经济学家那样看世界。在这里,你将发现,经济学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数字和枯燥乏味的公式。即使你从来没有接触过心理学和经济学,你也大可以放心,只要你拥有一颗好奇心就能够读懂本书,因为这本书正是用最简单的大众语言来讲述普通人的故事。你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学和经济学知识,生活中的所有相关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学习了心理学和经济学,能帮你更深入地认清社会,也认清自己;帮你了解过去,也预测未来。能使你不再盲从,真正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使你从种种表象之下,洞察事物的本质。或许这本书中的某句话、某段文字,无意间能改变你的一生。

说到这里,还有谁不愿像心理专家和经济学家那样思考?还有谁不想在纷繁复杂的形势变幻中游刃有余?做人、做事、社交、理财、投资、购物、恋爱……你,一定要先搞懂心理学和经济学!惟有这样,你才能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少花冤枉钱,少走冤枉路!

目录

第一章 每天读点心理学

 1.知心术:做人做事第一项修炼/3

 2.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5

 3.每天学点色彩心理学/8

 4.眼见不一定为实/12

 5.健康的个性心理/14

 6.“消极”思维的力量/17

 7.不可忽视的心理效应/19

 8.办成事离不开知人心/22

 9.家庭教育须懂心理学/24

 10.谁动了我的健康/27

 11.把话说到别人心坎里/30

 12.培育孩子从“心”开始/32

 13.把握心理效应,探究内心深处的秘密/35

 14.找到最佳的心理平衡点/37

第二章 轻松玩转经济学

 1.经济学其实很简单/41

 2.理性人假设/43

 3.经济学十大原理/45

 4.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思考/48

 5.西方经济学看多了会变傻吗/50

 6.经济学教你如何正确做事/52

 7.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54

 8.漫话办公室政治经济学/56

 9.一眼看懂经济指标/58

 10.激荡人心的“博弈” /61

 11.你不幸福,是因为你不懂经济学/63

 12.看不见的手/65

 13.透过经济现象看本质/67

 14.美国次贷危机为何波及全球/68

第三章 一眼看透人心

 1.察言观色是一门学问 /73

 2.谈话方式反映对方特点/76

 3.行为举止中隐藏的心理密码/78

 4.从名片看性格/80

 5.从餐桌上看他人/82

 6.小动作反映对方的心理/85

 7.从个人嗜好看心理//88

 8.笑声展示性格,/90

 9.透过细节看人心/93

 10.房间装饰反映主人性格/95

 11.从收藏物品看心理/97

 12.瞬间识破谎言/99

 13.三分钟把陌生人变成熟人/102

 14.掩藏好自己的意图/104

第四章 不可不知的经济常识

 1.经济水平的晴雨表——GDP与GNP/109

 2.经济学家的心脏——供给与需求/112

 3.供与求的相互作用——均衡/115

 4.做生意还是换工作——机会成本/117

 5.恼人的涨价——CPI与PPI/119

 6.吃得越少越富裕——恩格尔定律/121

 7.幕后的大手——宏观调控/123

 8.先吃最后一张烧饼能饱么——边际效益/125

 9.为何人们彻夜排队买国债——利率/127

 10.买一袋米花一篮子钱——通货膨胀/129

 11.油荒,人慌——垄断/131

 12.衡量贫富差距的重要标尺——基尼系数/133

 13.游戏规则并不总是有效——市场失灵/135

 14.失业与通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137

 15.人民币升值是好事么——汇率/139

第五章 没有硝烟的战争

 1.新职员必须掌握的秘密/143

 2.一眼把领导心思看透/145

 3.魅力驭力,让下属心甘情愿跟随你/147

 4.一团和气,学着与同事打成一片/150

 5.与异性保持适当的距离/152

 6.巧妙对待副职领导/154

 7.训诫下属的方法/156

 8.下达指令的艺术/158

 9.男女心理差异/160

 10.怀才不遇要顺其自然/162

 11.巧妙掌控客户心理/164

 12.走出失败后的心理阴影/167

 13.正确对待逆反心理/169

第六章 经济学就在你身边

 1.举手投足皆经济/173

 2.你,不可替代/175

 3.商家为何要“大放血” /177

 4.你找到工作了么/179

 5.“炒”的就是信息不对称/181

 6.美女为何总是配丑男 /183

 7.吉祥号码为何能卖出好价钱/185

 8.大学校园里的占座现象分析/187

 9.人人会对激励做出反应/189

 10.谁来为“别人”买单/191

 11.“美丽”带来收益/193

 12.主妇买东西能省多少钱/195

 13.盯住少数人就能掌控全局/197

 13.浓情蜜意背后的算计/199

第七章 用“心”与人交往

 1.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203

 2.以己之心,度人之腹//206

 3.掌握社交心理原则,做处处受欢迎的人/208

 4.善交际让你事半功倍/211

 5.人气决定成败/213

 6.互惠互利——维持友谊的基本原则/215

 7.感情经营让你左右逢源/217

 8.因人制宜,善于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219

 9.看清小人真面目/221

 10.酒后辨真言/224

 11.第一印象至关重要/226

 12.设防心理要把握尺度/229

 13.避免“社交恐惧症” /231

 14.告别自卑,快乐生活/233

 15.勿让消极情绪影响到人际关系/235

 16.多一分宽容,多一些朋友/237

第八章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

 1.不做“欲望”的奴隶/241

 2.金钱≠财富/243

 3.财富≠幸福/245

 4.做大猪,还是做小猪/247

 5.慎花明天的钱/249

 6.做事要知进退/251

 7.纳什均衡/253

 8.果断扔掉那只不准的手表/255

 9.破鼓万人捶/257

 10.帕累托最优/259

 11.丰产不等于丰收/261

 12.尽量忘记沉没成本/263

 13.贫者越贫,富者越富/265

 14.千万别接最后一棒/267

第九章 优化心理结构

 1.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271

 2.克服心理障碍/273

 3.梦与心理健康/275

 4.有趣的笔迹探秘/277

 5.爱情,要留多少私人空间/279

 6.精神病可以治愈/281

 7.健康,人生的第一追求/283

 8.缓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285

第十章 当经济学遇上心理学

 1.管好你的心理账户/289

 2.别被商家忽悠了/291

 3.有没有“零风险、高回报” /293

 4.为何越贵越畅销/295

 5.死要面子活受罪/297

 6.难以克服的赌博心理/299

 7.不幸福,是比出来的/301

 8.吃亏是福么/303

 9.人多力量未必大/305

 10.人为什么会撒谎/307

 11.你做,我也跟着做/309

 12.白毛女是否该嫁给黄世仁/311

 13.当心患上“路径依赖”症/313

 14.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316

附录 小测试/318

试读章节

2.谈话方式反映对方特点

《文王官人篇》认为:“天地最初的元气产生万物,万物产生后自然有各种声音。而声音有的刚烈,有的柔和,有的混浊,有的清脆,有的美好,有的丑恶,而刚柔、清浊、美恶都产生于声音本身。心性华丽夸诞的人,发出的声音就流宕发散;心性柔顺贞信的人,发出的声音就柔顺而有节制;心性卑鄙乖戾的人,发出的声音就嘶哑而丑恶;心性宽缓柔顺的人,发出的声音温和而又美好;贞信之气中正简易,仁义之气舒缓和悦,智能之气简练悉备,勇武之气雄壮直率。因此要聆听其发出的声音,据此分辨其修养和性格。”

石勒是古代羯翔族的民族英雄。在他十四岁的时候,跟随同乡经商到洛阳,曾经依着上东门长啸,王衍恰好从此处经过,当时从他的啸声中感到这个孩子非同一般,他对手下人说:“刚才那个胡雏,我听到他的啸声,观其相貌,是个心怀异志的人,将来恐怕会成为天下的祸患。”当即派人去追,可石勒已经逃得无影无踪。

现代心理学家则认为,不同的声音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类型如下:

第一种类型:声音低而粗犷。具有这种声音的人,较为现实,也较有作为,也可以说是比较成熟且潇洒,一般适应力也较强。

第二种类型:讲话的速度快。这类人朝气蓬勃,性格外向。

第三种类型:声音洪亮。此类人具有艺术家的气质,精力充沛,荣誉感强。

第四种类型:讲话外带语尾音。这种类型的人,有点女性化。不过,他们精神高昂。

上述四种声音类型,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谈话方式中,除了声音之外,语言本身也是重要的因素。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个典型的事例:

只要一说到崔永元人们就会联想到《实话实说》或由《实话实说》联想到崔永元,可以说他的主持是相当成功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在于崔永元的幽默魅力,特别是他的即兴幽默。

记得《实话实说》中有一期节目叫《熊猫教授》,在那期节目中,有一位观众向出生于广东的熊猫专家潘文石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广东人什么都爱吃,越是珍贵的东西就越喜欢吃。潘教授能不能到广东去一下,去那里做做老乡的工作,让他们少吃珍贵的野生动物?”把熊猫当孩子一样热爱的潘文石教授笑着说:“这个事情要慢慢来,广东人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吃,只要天上飞的不是飞机、地上跑的不是汽车、海里游的不是轮船,他们都吃了。”他下意识地用了一个专业概念说:“这也是广东人在进化过程中的一种生存本能,是一种适应。可是广东人就吃不了馒头,因为它们的消化系统不适应……”崔永元立刻发现了“进化”这一谈话中的“兴奋点”,待潘文石教授谈完如何建立保护动物和环境的主动意识之后,崔永元慢慢地说:“有人担心,广东人要是再进化,连天上的飞机都吃了。”

潘教授和现场观众立刻笑声一片。不要小瞧这一片笑声,正是这样的笑声,使得《实话实说》有别于一般的谈话节目,使得它的现场不再是一个枯燥的说理的现场,不再是一个充满硝烟的争执的现场,不再是唇枪舌战的辩论现场。

正是崔永元的这些机敏和幽默,举重若轻地软化了很多的说理段落,使得节目轻松自如意趣横生。

一个人的谈话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个人的本性,因此,一个高明的人能够根据谈话的方式来识破不同人的不同心理。

贴心寄语

根据谈话方式洞察对方的深层心理,以了解对方的个性特征,是了解人的重要途径。  3.行为举止中隐藏的心理密码

众所周知,“风格塑造人”。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品格。也就是说,一个人外在的行为举止是其内在本性的表现。它反映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情感世界等,这些经过长时间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而养成的个人的行为方式,乃是一个人本身性格、气质和禀性的综合反映。

例如通达就看他的礼节,尊贵就看他上进的程度,富裕就看他的修养,听就看他的行动,止就看他的喜好,达就看他的言辞,穷就看他的作为。高兴时检验他的操守,快乐时检验他的懈怠,发怒时检验他的气节,害怕时检验他的耐力,受苦时检验他的毅力。这就是识人的根本之所在。

有这样一个事例,某公司的领导对前来应试的业务员,经常会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考验其内在品质。

有一次,他让两个应试的业务员和他一起挤公共汽车,他发给每人一元钱做车费,而车票的价格是九毛钱。两位应试的业务员都是朝气蓬勃、风流倜傥的年轻人,其中一位用一元钱买了车票之后,对应该找的一角钱不屑一顾,说声不用找了;而另一位则恰恰相反,坚持要找回那剩余的一角钱,虽然有不少人用鄙视的目光看着他的举动,而他依然如故。那位公司领导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用力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说:“恭喜你,年轻人,你被录用了。”

在那位领导看来,能够为应找的一角钱据理力争的人,日后肯定会为公司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的,从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中,这位领导看透了两位应试者不同的内心活动状态。

行为举止是人心灵的暗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为举止各具特色。而我们可以借此窥探出一个人的真实想法,了解一个人心理上的动向,把握他人的心理活动。

当林肯到了找女朋友的年龄,他的母亲给他讲了一个从吃饭上认识一个女孩子的人生经验:“如果一个女孩子跟你去吃西餐,点了‘全餐’,开始上来的是开胃菜、面包、汤、沙拉,她全吃光了,等到后面的主菜和甜点,已经吃不下去,你可别怪她。她绝对不是浪费,只是不会点西餐,甚至有可能没吃过全餐。但你要是哪天遇到一位小姐点了全餐,而且从头到尾,每道菜只碰一点点,可就得小心了,那是真浪费,只怕你将来养不起!”

贴心寄语

行为举止传递的信息丰富而真实。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自己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多加注意就显得很必要。

P76-79

序言

心理学和经济学看似离我们普通人比较远,其实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蕴藏着心理学和经济学原理。从找工作到加薪晋职,从恋爱结婚到生子育人,从物价上涨到货币贬值,无一不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思和眼球。然而人们都在同一个地球上生存,为什么有的人腰缠万贯,有的人却穷困潦倒;有的人名扬天下,有的人却平凡一生?学习了心理学和经济学,一切问题将得到回答。

在这个经济主导一切的时代,如果不知道需求、供给、GDP、CPI、马太效应、蝴蝶效应、首因效应、光环效应……你就会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世外,简直是寸步难行。

怎样才能在第一次见面就讨人喜欢?怎样才能不被不良情绪所困?怎样让别人购买你的产品?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怎样才能在商战中战胜对手?怎样才能把握命运走向成功?怎样才能构建你的美好生活?掌握一点心理学,让你能够从别人的举手投足之间读懂其心意,从而相机行事。哪怕从别人的一个小习惯、一个小细节,也能识别某人的真面目;从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判断出一个人的隐秘,从而让你把握机会,抓住幸福,躲过陷阱。

为什么“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什么房子越来越贵?为什么同居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美丽能带来收益?如何判断经济走势?怎样搞懂投资理财?为何买的没有卖的精?财富与幸福如何兼得?如何成为“聪明的小猪”而不做“最大的笨蛋”?每天读点经济学,你就能解答以上各种问题。与其被某些满口经济术语的“伪专家”牵着鼻子走,还不如自己去搞懂经济学,用知识武装自己。

当今社会,做人、做事、社交等各方面,都离不开心理学和经济学。如果不学一点、懂一点心理学和经济学,经常会出力不讨好、好心不得好报,甚至容易把好事办成坏事。每天学点心理学,你就可以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心理状态;每天读点经济学,你就可以识破各种现象的幕后真相。心理学教你看透他人的心理,揣度他人的思想,预测他人的行为;经济学教你分析他人的行动,明白他人做事的动机,预算他人做事的收益。懂点心理学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在忙碌的生活中拥有良好的心态;洞悉经济学,能够及时改变自己的计划,把握做事的尺度,不至于让任何到手的机会白白溜走。

你是不是觉得心理学和经济学太枯燥、太高深、太伤脑筋?打开这本书,让我们从此揭开学术神秘的面纱,从而帮助你像心理专家和经济学家那样看世界。在这里,你将发现,经济学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数字和枯燥乏味的公式。即使你从来没有接触过心理学和经济学,你也大可以放心,只要你拥有一颗好奇心就能够读懂本书,因为这本书正是用最简单的大众语言来讲述普通人的故事。你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学和经济学知识,生活中的所有相关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学习了心理学和经济学,能帮你更深入地认清社会,也认清自己;帮你了解过去,也预测未来。能使你不再盲从,真正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使你从种种表象之下,洞察事物的本质。或许这本书中的某句话、某段文字,无意间能改变你的一生。

说到这里,还有谁不愿像心理专家和经济学家那样思考?还有谁不想在纷繁复杂的形势变幻中游刃有余?做人、做事、社交、理财、投资、购物、恋爱……你,一定要先搞懂心理学和经济学!惟有这样,你才能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少花冤枉钱,少走冤枉路!

左手心理学,右手经济学,你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编者

2010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左手心理学右手经济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银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467652
开本 16开
页数 3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2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