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眼里残缺的法兰西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融合了人物特写、翻译心得、作品评论、艺术感想、掌故钩沉;领域涉及诗歌、小说、戏剧、绘画、音乐。而在对法兰西文脉进行梳理的同时又将重点放在对历史进程中人——艺术家们的传神描摹上,作者深得西方随笔的要旨,以知微著彰、要言不烦的笔调徐徐道来,直接把笔触伸向艺术家的灵魂,绘形绘色,犹如一篇篇微型小说,寥寥几笔将艺术家们的形象活脱脱勾勒出来,洞幽见微地将他们人生节点与美学价值相连,显示了他通透的人生观察和不凡见识。既隐含历史宏大叙事的线索与结构,又能深入个体生命与灵魂,在细节中展示法兰西文化的瑰丽。

内容推荐

有多少心灵盛开,开成一个梦幻世界

蒙田投入智慧女神的怀抱一卢梭的忏悔

左拉的自然主义其实不完全自然

纪德的道德三部曲一杜拉斯毁灭了什么

不顾体统的乔治桑与柯莱特

圣埃克苏佩里的三次罗曼史

波伏瓦《人都是要死的》一《现代》的萨特

克洛德·西蒙重组时空

昆德拉再度让人吃惊一《慢》没有一句正经话

白朗希大夫疯人院里的艺术心灵

巴黎城内埃及式建筑

高更的天堂塔希提—梵高与高更的南方画室

蒙马特尔高地上的洗衣船

蒙帕那斯艺术家剪影一苏丁、帕斯森、夏加尔

画尽女人身上的风光一毕加索的色情画

目录

自序

一 译什么书,写什么序

 法兰西第—部史诗——《罗兰之歌》

 “投入智慧女神的怀抱”——《蒙田论罗马、死亡与爱》

 法国古典悲剧两大家——高乃依与拉辛

 卢梭的忏悔

 十九世纪的花样女人

 自然主义其实不完全自然——左拉《小酒店》

 淑女的心底波澜——左拉《爱情—叶》

 诺阿诺阿,我的塔希提一高更晚年的天堂

 纪德的道德三部曲

 人可以个个很美丽——《人的大地》

 沙漠百合,带刺玫瑰,温柔仙子一圣埃克苏佩里的三次罗曼史

 今夏,我们与《小王子》再次有约——在东方艺术中心的演讲稿

 童年中有多少莫扎特——戴高乐夫人爱读的小说家塞斯勃隆

 法国最美丽的小说之——波伏瓦《人都是要死的》

 《瑞典火柴》擦亮的童年生活——介绍萨巴蒂埃

 艺术,要先顺着作者的意思领会一克洛德·西蒙《大酒店》

 《毁灭,她说》毁灭了什么?

 杜拉斯的《萨瓦纳湾》就是你!

 昆德拉再度让人吃惊

 没有一句正经话,没有—个正经人——昆德拉《慢》

 欲望永远新鲜滋润——洛朗·戈代《斯科塔的太阳》

 萨特的《现代》与《现代》的萨特——介绍《喂?我给您接萨特……》

 艺术心灵驿站——白朗希大夫疯人院

二 读到哪里,写到哪里

 昔日丽宫今尘土——记巴黎蒂勒黎宫

 巴黎有两座山

 蒙马特尔高地上的洗衣船

 蒙帕那斯艺术家剪影

 巴黎城内的埃及式建筑

 说古道今话决斗

 他悄悄来,又悄悄走——梵高在法国

 梵高与高更的南方画室

 画尽女人身上的风光——毕加索的色情画

 一部不该遗忘的巨著一《蒂波—家》

 玻璃亭与人体测量舞会——西姆农一二事

 偶像愎部藏的是石头泥沙

 从拿破仑故乡来的芭蕾舞星——彼埃塔加拉

 现代版《战争与和平》——介绍雅普瑞索及其《漫长的婚约》

 不顾体统的乔治·桑与柯莱特

 阿加莎的孙女们——欧美女侦探小说家

 文化融合外来的才会灿烂——读《法国文化史》

 一部“另类”文学史

 乔治·苏泰和他的女人帝国

 什么样的作品是杰作一当代法国名家意见

附录

 《巴黎,人比香水神秘》小序

 《镜子中的洛可可》小序

 这算不算是个笔名——为董宁文编《我的笔名》征文而作

试读章节

“投入智慧女神的怀抱”——《蒙田论罗马、死亡与爱》

米歇尔·德·蒙田(1533~1592),生于法国南部佩里戈尔地区的蒙田城堡。父亲是继承了丰厚家产的商人,有贵族头衔,他从意大利带回一名德国教师,让三岁的米歇尔尚未学法语以前,先向他学拉丁语。

不久,父亲被任命为波尔多市副市长,全家迁往该市。1544至1556年,父亲当波尔多市长,成为社会人物,得到大主教批准,把原本朴实无华的蒙田城堡改建得富丽堂皇,还添了一座塔楼。

1548年,波尔多市民暴动,遭德·蒙莫朗西公爵残酷镇压。由于时局混乱,蒙田到图卢兹进大学学习法律。年二十一岁,在佩里格一家法院任推事。1557年后在波尔多各级法院工作。1562年在巴黎最高法院宣誓效忠天主教,其后还曾两度担任波尔多市市长。

蒙田曾在1559年至1561年间,两次晋谒巴黎王宫,还陪同亨利二世国王巡视巴黎和巴勒拉克。住过一年半后回波尔多,世人猜测蒙田在此期间欲实现其政治抱负,但未能如愿。

1565年,与德·拉·夏塞涅小姐结婚,婚后生了六个孩子,只有一个幸存下来,其余俱夭折。1568年,父亲过世,经过遗产分割,蒙田成了蒙田庄园的领主。1571年,才三十八岁即开始过起了退隐读书的生活,回到蒙田城堡,希望“投入智慧女神的怀抱,在平安宁静中度过有生之年”。

那时候,宗教改革运动正在欧洲许多国家如火如荼地进行,蒙田只是回避了烦杂的家常事务,实际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都听在耳里。他博贤群书,反省、自思、内观。那时,以上帝的名义,新旧教徒可以任意杀戮对方,谁都高唱自己的信仰是唯一真理,蒙田却提出令人深思的隽言:“我知道什么?”

他认为一切主义与主张都是建立在偏见与个人信仰上的,这些知识都只是片面的,只有返回到自然中才能恢复事物的真理,有时不是人的理智能够达到的。“我们不能肯定知道了什么,我们只能知道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其中包括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从1572年起,蒙田在阅读与生活中随时写下许多心得体会,这成了他1580年开始的写作的核心内容。他把自己的文章称为Essai。这词在蒙田使用以前只是“试验”、“试图”等意思,例如试验性能、试尝食品。他使用Essai只是一种谦称,不妄图以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作为定论。只是试论。他可以夹叙夹议,信马由缰,后来倒成了一种文体,对培根、兰姆、卢梭(虽然表面不承认)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我国则把Essai一词译为“随笔”。

蒙田以什么作为试验对象呢?以自己个人为起点,写到时代,写到人的本性与共性。他深信谈论自己,包含对外界的认识、文化的吸收和对自我的享受,可以建立普遍的精神法则,因为每个人自身含有人类处境的全部形态。他用一种内省法来描述自己、评价自己,也以自己的经验来对证古代哲人的思想与言论;可是他也承认这样做的难度极高,因为判定者与被判定者处于不断变动与摇摆中。

这种分析使他看出想象力的弊端与理性的虚妄,都会妨碍人去找到真理与公正。蒙田的伦理思想就来自这种温和的怀疑主义。他把自己作为例子,不是作为导师,认为认识自己、控制自己、保持内心自由,通过独立判断与情欲节制,人明智地实现自己的本质,那时才会成为“伟大光荣的杰作”。

文艺复兴以前,在经院哲学一统天下的欧洲,人在神的面前一味自责、自贬、自抑。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抬头,人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尊严与个性,把人看作是天地之精华,万物之灵秀。蒙田身处长年战乱的时代,同样从人文主义出发,更多指出人与生俱来的弱点与缺陷,要人看清自己是什么,然后才能正确对待自己、他人与自然,才能活得自在与适当。法国一位学者说,这点令人想起中国的孔子。

法国古典散文有三大家:拉伯雷、加尔文与蒙田。拉伯雷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智慧的代表人物,博学傲世,对不合理的社会冷嘲热讽,以《巨人传》而成不朽。加尔文是法国宗教改革先驱。当时教会指导世俗,教会不健全则一切不健全,他认为要改革社会必先改革宗教。他的《基督教制度》先以拉丁语出版,后译成法语,既是宗教也是文学方面的名著。蒙田的《随笔》则是法国第一部用法语书写的哲理散文。行文旁征博引,非常自在,决不追求词藻华丽而损害词义,认为平铺直叙胜过拐弯抹角。对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学、历史教训等无所不谈,偶尔还会文不对题。他不说自己多么懂,而强调自己多么不懂,在这“不懂”里面包含了许多真知灼见。不少观点令人叹服其前瞻性,其中关于“姓名”、“预言”的观点更令今人汗颜,毋怪人称为“近代随笔之父”、“最现代的古典作家”。

城堡领主,两任波尔多市市长,说拉丁语的古典哲理散文家,听到这么一个人,千万别以为是个道貌岸然的老夫子。蒙田在生活与文章中幽默俏皮,他还不忌讳谈两性问题,而且谈得很透彻。当然,这位老先生不会以开放的名义教人红杏出墙或者偷香窃玉。他只是说性趣实在是上帝恶作剧的礼物,人人都有份,也都爱好。只是人生来又有一种潜在的病,那就是嫉妒。情欲有时像野兽不受控制,遇到这类事又产生尴尬的后果,不必过于死心眼儿,他说历史上的大人物,如“卢库卢斯、恺撒、庞培、安东尼、加图,和其他一些英雄好汉都戴过绿帽子,听到这件事并不非得拼个你死我活”。这帖蒙氏古方心灵鸡汤,喝下去虽不能保证除根有效,也至少让人发笑,有益健康,化解心结。

蒙田《随笔》全集共三卷,一百零七章。法国伽利玛出版社收在《七星丛书》里的《蒙田全集》,《随笔》部分为一千零八十九页。上海书店出版社的这部选集,共选三十章,每篇文章都是完整的,约为全集的四分之一篇幅。书名另加《论罗马、历史、爱》,用这些较为形象的词表示“历史”、“人生哲理”与“情欲”各部分。《随笔》全集初稿已杀青,也由我译,也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随笔》中有许多引语,原书中都不注明出处,出处都是以后的编者加的。蒙田的用意在《随笔》第二卷第十一章《论书籍》中说得很清楚:

因为,有时由于拙于辞令,有时由于思想不清,我无法适当表达意思时就援引了其他人的话。……鉴于要把这些说理与观念用于自己的文章内,跟我的说理与观念交织一起,我偶尔有意隐去被引用作者的名字,目的是要那些动辄训人的批评家不要太鲁莽,他们见到文章,特别是那些在世的年轻作家的文章就攻击,他们像个庸人招来众人的非议,也同样像个庸人要去驳斥别人的观念和想法。我要他们错把普鲁塔克当作我来嘲笑,骂我骂到了塞涅卡身上而丢人现眼。

此外,引语绝大多数原为拉丁语,小部分为希腊语,后皆加法语注解。译文中不再特地指出。

《随笔》的文章原来段落很长,这是古代文章的特点,就像我国的章回小说也是如此。为了便于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把大段落分为小段落,在形式上稍为改得轻巧一点,至于内容决不敢任意点评和删节。P12-17

序言

一篇采访中说,“马振骋为法语文学而生”。这是《东方早报》记者石剑峰先生的好意与美言。换上两个字,改成“马振骋以法语文学为生”,才更符合实际。若要说得好听一些,把这称为天职,那倒是我从中学时代起就开始有的。

因为我这人大脑机能区肯定少了几块,除了语文和历史以外,学理科都不开窍,科学知识自然也极少。对我说宇宙是有限的,我不能理解,哪里是边缘?对我说宇宙是无限的,我也不能理解,想象不出没有边缘的东西。

于是,像两度获龚古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罗曼·加里在自传体小说《晨之诺》中说的:“我像个任何事都做不成的人那样,搞起了文学。”我也没有其他选择,所以立志考文科。

小学时爱读《穷儿苦狗记》、《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中学时爱读雨果、莫泊桑、左拉、狄更斯、茨威格……大学考上南京大学外语系,进校后选择了法国语言文学专业。

有一位颇为知名的法国汉学家,那一年到上海做讲座,有一个法国人问他学好汉语要多少年。他说要学到精通,差不多要四十年。台下大笑。这话未免带些玩笑与夸张,不过学好任何一门外语都是很费时间的。因此说到某某精通五、六国语言,我听了钦佩之余总有点将信将疑。

学外语的基本功要做到会读、会听、会说、会写,也就是四会,犹如京剧中的四功:唱、做、念、打。学好每一功,都需要时间与实践。令我怀疑的是,我看不出哪一位在一生中有那么多时间和机会去学习和实践,把五六门语言学到精通的程度,就是把五六种方言说得好也不容易。

我从大学起才学法语,至今已经几十年,基本上未曾完全搁下过,也只算是粗通文墨。而以法语为媒介了解到的法国文学与文化,也是一知半解和不完全的。这是这部书名的第一层原因。

其次,一个介绍法国文学与文化的人,不可能不热爱灿烂的法兰西文化。但是当我在欣赏与赞扬艺术家的成就与贡献的同时,也看到了这些天才在脱颖而出以前,受尽他们同胞的压制、污蔑和打击,终生郁郁不得志的更大有人在。

《小王子》作者圣埃克苏佩里在《空军飞行员》一书中,检讨法国被纳粹德国击溃,有点像巴金说到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是无辜的,但依然具有强烈的国民意识,勇敢地担负责任。圣埃克苏佩里说:“因而,凡有失败,我决不自卸责任——失败虽然常使我抬不起头来。我属于法国。法国造就了雷诺阿、帕斯卡、巴斯德、吉约梅、奥什台这样的人。法国也培养了无能者、政客和骗子。但是我只承认与前者,而否认与后者的亲属关系,未免太轻松了吧。”这是我这部书名的第二层意思。

认识天才与杰作,也要看到伴随而来的缺陷与不足。我的介绍与看法肯定也是残缺的。但是对待标新立异、实际已在自我否定的二三流小说家,我尽量不去混淆艺术人文价值与商业新闻价值,做得比“国王还保皇”,“比教皇还信天主”。要知道,每一个民族都是伟大的,但是也没有一个国家至今是完美的。在人的大地上,善之花与恶之花——有时还交相辉映——到处开得很烂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眼里残缺的法兰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振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055148
开本 32开
页数 3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064
丛书名
印张 9.87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10
14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