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鲁迅的文化自觉和文学传统/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
内容
内容推荐
程致中著的《鲁迅的文化自觉和文学传统》将鲁迅本体界定为“为现代中国人的生存而奋斗者”,突出其“过客”式的生命哲学和反抗绝望的悲剧意识,用“为人生”的态度阐释鲁迅。特别关注鲁迅“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文化自觉和“拿来主义”的文化策略,发掘鲁迅与西方文化思潮(如进化论、人道主义、浪漫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及域外作家(如尼采、易卜生、阿尔志跋绥夫等等)的事实联系,在比较研究中辨析异同和接受原因,进而阐发突破与超越的意义。探究鲁迅直面人生、贴近现实、“写出人生的‘血和肉’来”的文学精神,力图在中外文化交汇和中国现代社会变革的背景上,阐明鲁迅思想及其作品的当代意义。
作者简介
程致中,1941年生,江苏泰州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6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先后执教于教育部(直属)北京函授学院中文系、安锶劳动大学中文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曾兼任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和鲁迅研究,公开发表鲁迅研究、比较文学、作家作品评论百余篇,著有《寻找精神家园——思想者鲁迅论》《穿越时空的对话一一鲁迅的当代意义》《现代文学风景谭》等。
目录
第一编:“取今复古”的文化自觉
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文化偏至论》的方法论意义
《摩罗诗力说》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
《摩罗诗力说》与比较文学
《摩罗诗力说》的文艺美学思想
第二编:“拿来主义”的文化策略
鲁迅对进化论的择取和扬弃
鲁迅与西方人道主义
鲁迅“立人”思想和尼采学说
论鲁迅胡适对易卜生戏剧的文化选择
鲁迅对阿尔志跋绥夫的接受与超越
鲁迅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观条件
第三编:“睁了眼看”的文学传统
鲁迅关于文艺真实性的辩证思考
鲁迅论文艺创作的自觉性
理论与方法:鲁迅小说批评的实践
鲁迅与沈从文:文学观念和审美取向比较论
鲁迅对现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四编:“为人生”的文学经典
《呐喊》《彷徨》的时代剪影和灵魂摄像
《示众》的文学渊源和艺术创造
《孤独者》与《工人绥惠略夫》比较论
鲁迅前期小说中的尼采影响
鲁迅:关于文艺民族形式的理论与实践
第五编:鲁迅遗产的接受与传承
鲁迅和当代中国的对话
——世纪末鲁迅论争引发的思考
弘扬鲁迅的爱国主义
苦楚的经验
——鲁迅在辛亥革命后所想过的一些问题
鲁迅国民性批判探源
毛泽东《讲话》与鲁迅文艺思想
科学学理精神的倡导和实行
——读张梦阳的《中国鲁迅学通史》
附录
鲁迅文化精神的深层对话
——评程致中《穿越时空的对话——鲁迅的当代意义》
平民教育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与学术人格
——以程致中的鲁迅研究为中心的考察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鲁迅的文化自觉和文学传统/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程致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637597
开本 16开
页数 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5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616
CIP核字 2018200472
中图分类号 I210-53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1
171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3: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