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夕阳山外山(福建文学六十年作品典藏1951-2011短篇小说卷)
内容
编辑推荐

六十多年来,《福建文艺》对福建省的文学创作产生重大影响,一代又一代作家从这里起步,踏着铅字的阶梯,走上文坛;一篇又一篇佳作在这里问世,带着油墨的芳香,传遍大地。

《福建文学六十年作品典藏1951-2011短篇小说卷:夕阳山外山》精选林丹娅、郭碧良、赖妙宽、何葆国、北北、王立纯、杨金远、须一瓜、刘心武等名家短篇小说著作,以飨读者。

内容推荐

《福建文学六十年作品典藏1951-2011短篇小说卷:夕阳山外山》是《福建文学》文学月刊的经典集萃。

文学是灵魂的叙事,人心的呢喃。《福建文学六十年作品典藏1951-2011短篇小说卷:夕阳山外山》中的这些小说的内容丰富,故事精彩,情节感人,发人深省,回味无穷。通过本书,能帮助读者领略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魅力,打开一扇通往小说艺术世界的门。

目录

夕阳山外山/陶棨

兰溪水清清/林丹娅

富贵婶/郭碧良

愉悦/杨少衡

鱼尾/阎欣宁

一个传言的证实/赖妙宽

半梦半醒之间/何葆国

名丑/聂鑫森

道口事件/北北

去偷去抢/陈希我

雷余的诅咒/萧春雷

幸福的折摞/王立纯

官司/杨金远

雨把烟打湿了/须一瓜

科林斯柱/刘心武

装羊/李相华

小熊猫/谭岩

逃脱术/施伟

后记/黄文山

试读章节

夕阳山外山

陶棨

泉州的山山水水是美丽的,泉州的大街小巷是古老的,它是唐代的海运中心,那里至今还遗留着唐代的古风,满街满巷长着蓊郁的树木,家家庭院里种植着花花草草,波斯的水仙、天竺的玫瑰、阿拉伯的夹竹桃、汉唐的牡丹,四季常开堆满了花坛。而且大门总是敞开的,据说这也是唐代的遗风,愿意让远洋来的外国旅客在街上浓绿的树荫里,窥见家家户户清洁的庭院和艳丽的花坛。

泉州宽阔的海堤是唐代的海运码头,沿堤是连绵不断的巨大榕树带,蔽日遮天,郁郁葱葱。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从那海湾码头上铺开去的青石板大街,一直穿过城市的中轴线,延申到城市的尽头。那里有一座人工堆砌的土岗子。拾级而上,是一片规模宏穆的建筑群。这是兴建于盛唐时代,赫赫有名的开元寺。由于历代都有点缀,所以殿宇连接,院落棋布,古树丛生,绿树红宇盖满了岗子。特别是岗顶两座唐代的古塔,高耸人云,像是两根顶天立地的支柱,从海上就能远远望见。它们指引着古代海上远洋船只的进港拢岸,真正起着慈航普度的作用。

当年兴建这两座塔时,没有高架吊车,没有起重机,上千斤的巨木大石是怎样吊装上去的?巧匠们是砌一层塔之后,便用土将塔身埋成一座土丘,然后将建造用的木石滚上土丘,再建造第二层塔,一直造成了七级浮屠,四周的土已经是堆成一座小山了。然后将塔周小山似的余土挖走,庄严肃穆的一对姊妹塔便挺拔地站立在岗顶上了。那挖去的余土,铺设了一条围绕着开元寺的长长的大街,叫做建塔街。

正对着开元寺山门的铺子是一爿叫做刘记正兴号的南纸铺。当年是专卖供应朝庙的佛教信徒用的香烛、纸锭的,民国以来,香火冷落了,反以售南纸为主了。

这年三月,正兴纸铺老板的小儿子刘盛均,从厦门集美学校初中毕业回家。他在通向泉州公路的车站上,一眼就认出了失踪三个月的同班好友王长水。那时长水身穿着一身毛蓝布褂裤,背了一个小包袱,蓬头跣足地在大路上漫歌前行。盛均对长水是充满了敬意、友爱和好奇心的。他画得一手好画,人物花草,无不画得惟妙惟肖,是他们壁报组的美术编辑。他又很会玩,是逮鸟、捕鱼、钓青蛙的能手。他最得到大家拥护的还是那豪爽、好交友、爱打抱不平的性子。他个子小却很能摔跤,连高中的大同学都不敢欺负长水那一班的同学。所以,背后,人们对长水常有“小侠”之称。不过他就是有点古怪,想法与大家不同。他说上学只能混文凭,知识是学不到多少的;在学校里讲抗日,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他要到战地服务团去参加抗日工作。大家以为他是说着玩的,少年时代谁不喜欢发一通议论,昀l吹牛呢?没想到一星期后,他卷起行李,带了一个小书包,里面装了一束纸,几支画笔,便走得无影无踪了。今天忽然在这里遇见,刘盛均喜出望外,连忙赶上去,一把拉住他。长水也很高兴,两人就站在公路旁拉扯起来,乱七八糟地谈了许多阔别后的人和事。最后还是刘盛均说:“战地服务团既然开拔走了,你又不知道他们的下落,不如先到泉州住在我家里,等我二姐回来给你介绍,她认识战地服务团的团长。”

长水有点犹豫,盛均进一步鼓动他:“泉州风景可美啦,那唐代的开元寺里有一对塔,还有不少唐代的壁画,值得你去一画,听说庙里还来了一个挂单的和尚,叫弘一法师,本是杭州灵隐寺的高僧,很有学问,讲道时僧俗听众挤满了大殿。他的书法精湛,四方求字的很多。我家就住在庙会大街,离那儿很近,你可以天天去逛。”

长水有点动心,便问:“你家还有谁?”

盛均说:“父亲,天天在外面打麻将,根本不照面。家里有我母亲、大姐。二姐上大学,不久就会回来。她会演戏,认识的人多,让她给你介绍去战地服务团。到我家去住吧,我们俩好好玩玩。”

长水就这样住在刘记南纸铺中。他天天在市郊游逛,写生。南纸铺有的是纸。他在盛均住房的四面墙上挂满了自己画的人物、风景、鱼鸟、花卉……不久,长水对开元寺雄浑的建筑发生了兴趣,每天穿堂跨院,登岗临塔,到处游览观赏。

一天清晨,寺里的和尚正在大雄宝殿做晨课。他走进了后殿右侧的一个园林,穿过假山里的月洞门。月洞门有一堵影壁紧靠着,远望去,宛如一堵完整的墙壁,人们往往看不出那里有一个门,以为是走不通的了。但是今天清晨的朝阳,斜照在影壁与月洞门之间,显示出当中有一条小路。长水踅足钻进去。一绕出影壁,长水震惊了,那里是一个色亮哗然的世界。头上是一片银色的玉兰树的花冠,地上是点点绿色的苍苔,四周的花墙上长满了爬山虎,仿佛在这新绿如梦的当中,供奉着一尊全身透亮宛如万盏银灯的古玉兰佛。

长水抬头审视那蔽日遮天的树冠上无数的玉兰花,好像都在冲着他无声地大笑,显示着春天威猛的力量。他梭巡了一下四周,一个人影子也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院内是那样静寂。他再看看头顶上的朵朵玉兰,心想:“插两枝在花瓶里,多香呀!”

想着,他甩掉了脚上的鞋,猿猴似的沿着枝干攀缘而上,直达树梢(他本是上树的能手)。当他在一条叉枝上坐定,置身在这无数朵玉兰之中,四周飘浮着沁人的清香,恬淡怡人,阳光照射着花瓣透明如灯,露珠蒸发的水汽从花瓣上冉冉升起。他拣了顶梢上的一小枝柔嫩的花枝,使劲一折,“咔吧!”长水没有想到春天的嫩枝竟会这样响亮。阳光从折掉的花枝的空隙穿射过来,十分耀眼,他一低头,啊呀,树下有一个老和尚在向自己招手呢!不睬他,再把看中的另一枝折下来。他又折了一枝。

再看看那和尚走了没有?怎么?还在向我招手。

长水心中纳闷,怎么这和尚既不言语,也不干涉,却一个劲儿地向我招手,不禁脱口而出:“你要干吗?”

只听见树下一个平和的声音:“这话应由我出,怎么倒出于你口呢?怎么是你问我干什么呢?”

长水想了一想,慢声慢气地道:“我嘛,折玉兰花,你不是看见了吗?”

老和尚说:“花开花落,万物自在。你为什么要折花离树呢?玉兰生古树不是很美的吗?”

长水想,老和尚是慈悲呢,还是吝啬呢?于是调皮地说:“我要画它。玉兰花是要败落的,画在画上,不败不落,不也是很美的吗?”

“哦,讲得有道理,你会画画?下来谈谈吧。”

“这不是假话,我是画得很好的呢!”长水一面说一面往下爬。

老和尚在树下殷勤地说:“当心!树高枝脆,藓苔冷滑,不要失足!”

这句话不说犹可,一说,长水便将两枝玉兰衔在嘴上,纵身向下面一跳,双手抓住一根横枝,轻轻一荡,从树上跳了下来,直身挺立在和尚面前,随手取下了嘴上的玉兰花枝,冲着和尚哂然一笑,然后用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上上下下打量了和尚一番。只见他年近古稀,疏眉朗目,面貌清癯,微带笑意,颔下有稀疏的长髯,穿着一双布条缠成的行脚鞋,风度自然,神态恬静,悠然地数着手里的念珠。

P1-3

后记

《福建文学》已经走过六十年的岁月。

俗云“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编辑部亦复如是。一部电话机,几张简陋的办公桌,曾是近百名编辑的工作场。当一位又一位老编辑颤巍巍地离开他们那张堆满了稿件,却始终无法理清的办公桌时,总是把一种嘱托留在那里。一句嘱托,就是一粒种子,就是文学矢志不渝的信念。今天的编辑部,办公条件有所改观,多了电脑、打印机,但不变的还是那一份伏案劳作,还是那一份为稿件牵肠挂肚的心情。

从稿件到印成铅字的作品,编辑的劳动在其中,编辑的快乐在其中,编辑的遗憾也在其中。

仅仅是一本期刊,似乎看不出端倪,仅仅是一年期刊,也难说究竟。而六十年,皇皇一甲子。将一本本期刊排列在一起,便是一道长长的文学阶梯。两千多位作者曾踏足于这道阶梯,是他们的八千多篇作品,铺设了这条梦幻般的文学之路。甚至还可以这样说,它们构成了多半部的福建文学创作史。

编辑《<福建文学>六十年作品典藏》,寻觅六十年间散落在这道阶梯上的若干脚印,同时展现一座《福建文学》的坐标,是我们编辑这套丛书的初衷。

我们有幸成为编辑部集体中的一员,更有幸站在《福建文学》六十年的阶梯上。而有机会选编六十年典藏,则让我们倍感荣耀。

在选编过程中,我们仿佛回到了过往时光,再一次品尝和回味优秀作品带给我们的阅读喜悦。而六十年间刊物的起落兴衰,文学的蹭蹬浮沉,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文化积累的艰难。

当然,每一种选本都有其局限性,不能代表全部。由于编辑的眼光所限以及各卷选本的篇幅所囿,许多优秀作品未能如愿入箧。这当是我们在选编过程中的最大遗憾。我们也因此期待着能够编辑第二辑、第三辑典藏选本,期待着《福建文学》这道阶梯能够顺畅而快乐地延展。

黄文山

2010年12月3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夕阳山外山(福建文学六十年作品典藏1951-2011短篇小说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文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96075
开本 16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40
17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2: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