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发展 |
内容 | 作者简介 李德,北京大学文学学士与硕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社会学博士。现任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人儿童发展研究学会会长,亚洲药物滥用研究学会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禁毒委员会委员,美国《毒品问题期刊》(Journal of Drug Issues)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家庭教育、青少年越轨行为以及药物滥用等。在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Criminology、Justice Quarterly、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第一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在学青少年的家庭与个人特征 第一节 家庭特征 第二节 个人特征 第三章 家庭教养方式 第一节 家庭教养方式 第二节 父母角色与冲突 第三节 祖父母角色 第四节 跨文化比较 第四章 青少年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发展 第一节价值观 第二节 自我控制 第三节心理健康 第五章 青少年教养方式与日常活动 第一节 学校表现与成绩 第二节课外活动 第六章 青少年教养方式与社会适应 第一节 文化适应能力 第二节 社交与同伴关系 第七章 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亲子关系 第一节 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青少年父母关系对孩子行为的影响 第八章 偏差行为 第一节 暴力行为 第二节 财产类偏差行为 第三节 轻微偏差行为 第四节 物质滥用(使用) 第五节 欺凌(霸凌)被害 第九章 评价与展望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现有关于家庭教养的意见和建议一般都是基于西方社会的研究成果,即使是一些众所周知的观点也缺乏本土数据的支持。为了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中国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发展》作者李德于2013年至2016年间在中国某大都市圈进行了三次大型社会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的分析,系统地鉴定了当代中国家庭主要教养方式,全面评估了家庭教养方式在诸多方面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包括心理健康、价值观、学习成绩、日常活动、文化适应、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偏差行为以及欺凌受害经历等方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发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2812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1 |
出版时间 | 2018-07-01 |
首版时间 | 2018-07-01 |
印刷时间 | 2018-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22 |
CIP核字 | 2018134080 |
中图分类号 | G78 |
丛书名 | |
印张 | 1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7 |
宽 | 166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