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上司的询问,如何回答显能力?
面对不想做的事,如何婉拒不伤人?
面对朋友的误解,如何解释不委屈?
面对无理的指责,如何回击更理性?
……
“回话”是每个人都需要专门学习的学问,工作、生活与社交中,九成的人不会回话。李文勇编著的《回话的艺术》的60套回话模板,从此告别语塞和词穷,让上司挺你、朋友懂你,跟谁都能聊不停!
图书 | 回话的艺术 |
内容 | 编辑推荐 面对上司的询问,如何回答显能力? 面对不想做的事,如何婉拒不伤人? 面对朋友的误解,如何解释不委屈? 面对无理的指责,如何回击更理性? …… “回话”是每个人都需要专门学习的学问,工作、生活与社交中,九成的人不会回话。李文勇编著的《回话的艺术》的60套回话模板,从此告别语塞和词穷,让上司挺你、朋友懂你,跟谁都能聊不停! 内容推荐 李文勇编著的《回话的艺术》是一本着重介绍人际沟通中的回话技巧的著作。回应、回话是一种针对性、技巧性很强的沟通术。本书将深入剖析回话中的关键问题, 包括回话的原则、回话前的分析、回话前的准备、回话的具体技巧等。 目录 第一章 回话的意义:回话让沟通得以延续 积极的回话让沟通更融洽 正确的回话让谈话得以延续 以问代答占据主动 渐进式回话赢得人心 第二章 回话的原则:不可不知的四大回话原则 真实原则:有一说一,别虚构也别说谎 直接原则:明确回答,别顾左右而言他 具体原则:详略得当,别模棱两可或刻意隐瞒 适量原则:用好“三点法则”,把握回话的“量” 第三章 回话前分析:3秒之内分析对方的话 先搞清楚对方提出的问题 分析动机,听出对方的话外音 有时倾听比开口更有效 依对方的性格选择回话方式 回话要考虑对方的知识水平 回话要尊重对方的身份 回话要注意场合和环境 第四章 回话的准备:在心里拟订计划书 像准备弹药一样准备回话 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这是回话的逻辑 直奔主题VS闲话铺垫 直接表达VS婉言相告 好消息VS坏消息 结果VS过程 大事化小VS小事化大 第五章 回话的技巧:感染力与吸引力的结合 列数字,具体有力最能说服人 用对比,准确传达利害关系 打比方,让深奥变得通俗 作比喻,把平常话说得更形象 玩笑话,让轻松感油然而生 玩幽默,让大白话变得有深度 好收尾,给交谈画上圆满句号 第六章 回话的关键:重点的一句话和重要的一些话 抛出关键词,一开口就抓住对方的心 一句话协商,给异议准备足够的余地 转变思维,换个角度回话 随机应变,根据问题的现状和实质来回话 殊途同归,别忘了你的立场 第七章 特殊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回话搞定“特殊”问题 面对擅长的问题——卖弄聪明“死”得快 面对尴尬的问题——即使拒绝也别让对方难堪 面对不懂的问题——坦然告知,不知为不知 面对上司的提问——尊重对方,简单明确 面对答不上来的问题——转移话题,另起炉灶 面对攻击性的话语——保持冷静,借力打力 第八章 非语言沟通:比声音重要10倍 肢体语言:小心动作“出卖”你 掌控声音:控制好你回话的音量 注意语调:语调不同,回话效果相差甚远 把握语速:因人而异,保持最佳语速 眼神交流:眼睛也会说话 保持微笑:笑容是锦上添花 情感认同:不只是冰冷地回话 察言观色:随时调整你的回话 第九章 思维控制术:不是被动回话,而要掌控沟通 回话软硬:取决于你的感情色彩 无效回话:“打哈哈”也有好效果 用好停顿:让句意来个180度大转弯 制造悬念:给人思考的余地 以退为进:先认同对方,再回敬对方 围魏救赵:反客为主,变答为问 系铃自解:绕个圈子,让对方去体会 点到即止:得饶人处且饶人 第十章 书面回话:互联网时代,玩转网络交流 速度:没有什么比及时反馈更重要 对应:如果可以,应有问必答 称呼:恰当称呼拉近彼此距离 人称:让每一句回话都有所指向 诚信:约定的时间一定要准时 明确:回复电子邮件要简洁明了 试读章节 渐进式回话赢得人心 成功学导师戴尔·卡耐基曾指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说服的过程是被说服者心理渐变的过程。运用循序渐进的说服技巧,一步步地向对方靠近,一点点获得对方的信任,才符合心理学的基本规律。这就是渐进式的回话术。 渐进式的回话术看似是回话,实际上暗藏着巧妙的引导,就像一双无形的手,指挥着话题的走向,让双方所谈的话题走向回话者想谈论的话题,并最终达到回话者的沟通目的。我们不妨从《触龙说赵太后》这个故事中来细细体味渐进式的回话术。 公元前266年,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见赵国政?II又未稳,于是发兵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表示,一定要用长安君来做人质,才肯发兵援赵。长安君是赵太后最宠幸的儿子,因此她不肯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谏都无效。 左师触龙不肯放弃,决定去见太后。赵太后知道他是来劝谏的,气冲冲地等着他。触龙来到赵太后面前,先问候赵太后的身体,且提出了健康建议,赵太后的怒气稍微削减了一些。然后,触龙又说:“我疼爱小儿子舒祺,希望能让他替补上黑衣卫士的空缺,来保卫王宫。” 从这里开始,赵太后放下了戒备之心,和触龙聊起了儿女家常,随后我们可以看到触龙在回话时高超的艺术。 正例 赵太后说:“可以,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 触龙说:“比妇女还厉害。” 赵太后笑着说:“妇女更厉害。” 触龙回答说:“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就超过了疼爱长安君。” 赵太后说:“你错了,我疼爱燕后没疼爱长安君那样厉害。” 触龙回话:“父母疼爱子女,都会为他们的长远考虑。燕后出嫁以后,您并不是不想念她,可您祭祀时,却祈祷她不要回来,难道这不是为她的长远做打算吗?” 赵太后说:“是这样。” 触龙又说:“但是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权力,却不趁着现在给他立功的好机会,我担心长安君以后在赵国站不稳脚呢!我认为您为长安君做的打算太短了,这就是我认为您疼爱长安君不如疼爱燕后的原因。” 赵太后明白了触龙的意思,对他说:“好吧,任凭你指派他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我们会发现:触龙之所以能说服太后,是因为他采取了渐进式的回话术,也叫曲线救国,或者委婉含蓄的劝谏法。他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先拉家常,再通过回话慢慢将话题引入自己想要谈的问题上,最终等到赵太后发现他的意思时,已经来不及否定他的观点了,也就自然而然被说服了。 渐进式的回话术十分隐秘,它能在悄无声息之间,慢慢拉近双方的距离,赢得对方的认同。而一旦你被对方认同了,那么你所提出的观点,也就很容易被对方接受。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想说服别人,就不得不用好渐进式的回话术。它看似在被动回话,实际上却是在主动掌控话题的走向。 在生活中,有些人不了解这个回话术,在聊天中,喜欢开门见山地“查户口”,让人非常反感。某大学有个男孩想追求一个女孩,但是对她一无所知,某天他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约女孩到公园散步。 反例 男孩:你是哪里人? 女孩:我是江苏的。 男孩:哦,江苏不错。你有兄弟姐妹吗? 女孩:有个哥哥。 男孩:有哥哥好,哥哥疼人,你父母做什么的? 女孩:我爸爸是司机,妈妈是家庭主妇。 就这样,一问一答,句句都像是丈母娘面试女婿,“你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你一个月赚多少钱?”你不妨感受一下,这样的提问是不是让你很反感呢?采用渐进式回话术来悄悄拉近双方的距离,慢慢地获知对方的信息,岂不是更好?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要想了解别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妨采取以迂为直的策略,先聊一些与实质性话题无关或相距较远的话题,再由远及近一步步切入实质性话题。具体做法是: 摆出坦诚的姿态,先答再问 关于先答再问,前文已经讲到过,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之所以要先答再问,是因为在沟通中,先回答别人的问题,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坦诚和信任,表示把对方当成自己人,这样有利于拉近双方的距离。这样,双方的聊天就会变得更轻松一些,再在其间有意识地把话题引向你想谈论的问题上。P15-17 序言 在人际交往中,与人沟通是不可缺少的。沟通是一种双向的互动活动。无论一方说了什么,另一方都应该有所回应、做出回话。这不仅仅是最起码的交际礼貌,也是延续沟通、促进融洽交谈的有效方式。 然而,回话并不只是单纯的回答,它还包括一些非语言信息的反馈,比如微笑、目光对视、点头示意、做手势等。确切地说,回话包括了回答、回应、回复、反馈等沟通形式,既可以表现在语言上,还可以表现在肢体动作上,更可以表现在书面语、网络交流工具上。 回话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往往与提问相伴相随,也就是说,在沟通中,我们是有问有答的,回话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不能割裂地看待回话,如果认为只有单一的回答才是回话,那就是对回话的误解。 回话包含了主动回答和被动回答,主动回答表现为积极、热情、有针对性地回答对方的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实,表现出极大的坦诚;被动回答表现为冷淡、消极、逃避或有意识地转移话题,避开对方的问题。无论是主动回话还是被动回话,都是回话的常见表现形式。 通常,主动回话往往表现在与自己的利益、隐私无关的话题上,或回话者原本就是一个坦诚的人;被动回话往往涉及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如个人隐私、自尊等,或回话者本人是一个不善于沟通、不愿意沟通的人。 回话是一门艺术,是互动沟通的关键组成部分。从本质上来说,回话就是沟通,沟通包含了回话。本书将深入剖析回话中的关键问题,包括回话的原则、回话前的分析、回话前的准备、回话的具体技巧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回话的艺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文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859680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16-07-01 |
首版时间 | 2016-07-01 |
印刷时间 | 2016-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4 |
CIP核字 | 2015290434 |
中图分类号 | H019-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39 |
宽 | 169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