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博弈论的诡计全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所谓博弈论的“诡计”就是运用博弈论的原理、策略和思维来达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方法和手段。博弈论的“诡计”不仅在政治斗争、军事战略、商场竞争、国际外交等场合得到广泛的运用,甚至在日常生活人际关系的互动、职场关系的争夺、夫妻关系的冲突之中,都可能有人利用博弈论的“诡计”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融智编著的《博弈论的诡计全集》用人人都能读懂的语言对博弈论的策略思维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使这一深奥抽象的学问通俗化、易懂化,同时结合大量经典的事例,对博弈论的策略思维在处世、职场、管理、营销、投资、经商、政治、恋爱、婚姻等人生各个方面的具体应用中作了详尽的阐述,帮助读者轻松学会博弈论的原理规则,运用博弈论特有的策略思维巧妙、高效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类问题,突破困境,同时在人生博弈的大棋局中及时识破他人的各种诡计,实现或保护自身的最大利益,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阅读本书,你将更游刃有余地驾驭人生,在现代社会大大小小的竞争中,为自己赢得最大的成功。

内容推荐

《博弈论的诡计全集》由融智编著。

《博弈论的诡计全集》简介:

博弈论的“诡计”不仅在政治斗争、军事战略、商场竞争、国际外交等场合得到广泛的运用,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在使用博弈论的“诡计”来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比如股市上等待庄家抬轿的散户;等待产业市场中出现具有赢利能力的新产品,继而通过大举仿制而牟取暴利的游资;公司里不创造效益但分享成果的人,等等。甚至在人际关系的互动、职场关系的争夺、夫妻关系的冲突之中,都可能有人利用博弈论的“诡计”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必须懂得博弈论的策略思维,这样才能保护自身利益。而一旦你能够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把博弈策略运用得游刃有余,成功也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了。

古语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充满着竞争和对抗,每个人如同棋手,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孙子兵法》日:“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又日:“兵不厌诈。”所谓“奇”与“诈”也就是“诡计”。在这社会人生的弈局中,如果你不懂得一些博弈的策略思维,你就难免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目录

绪论 人生处处有博弈:博弈论和博弈论的“诡计”

 比较也是一种病——别人的钱包总是更诱人/1

 爱情不讲究门当户对——美女为什么嫁不出去/2

 不做广告也能大赚钱——烟草公司反而欢迎烟草广告禁令/4

 究竟谁做了傻子——房屋租金的合理分配/6

 吃亏是福——乞丐只要1美元而不要10美元/7

 谁出卖了主人——鸡为什么会选择自杀/9

 不冒尖也是一种勇——杜拉拉升职与办公室潜伏/10

第一章 拨开信息迷局:博弈中的谍影与交锋/13

 被渴死的井底之蛙,赚钱的戴尔电脑/13

 所罗门巧断争子案,华盛顿智捉偷马贼/14

 虚者虚之,批量生产的空城计/16

 占便宜吃大亏,赢的永远是商家/17

 信息就是财富的沃尔森法则/19

 老虎怕毛驴,假信息迷惑真敌人/23

 信息环境下的优劣转换/25

 以假乱真,掌握主动/28

 和尚为什么买梳子/3l

 先说好消息还是坏消息/32

 史玉柱烧钱做广告:买的没有卖的精/34

 不选对的只买贵的/36

 二手市场买不到好车/38

 招不到员工和找不到工作的怪事/40

 会员卡不是蜜糖而是毒药/42

第二章 概率论会说谎:成功是运气好,还是运气不佳/44

 是邂逅美女还是落入虎口/44

 血本无归是赌客的唯一下场/445

 我们为什么不能中大奖/47

 每个人的运气都是独立的,48

 巴菲特咬伤自己的拇指/50

 降低失败的可能性,52

 冒险创业:50%的概率就要行动/53

 不赌为赢:博弈的至高境界/55

 警察与小偷的博弈:随机策略是最好的规则/56

 电话断了谁来打/457

 猩猩胜过高明的炒股专家/59

 乱拳打死老师傅/61

 伟大的事业输在小概率事件上/462

 新闻大战:同时行动中的优势策略/65

 田忌赛马:相继行动中的优势策略/68

 当没有优势策略时随机应变/70

 洛克菲勒为什么会成为超级富豪/47l

第三章 利益的权衡之道:吃亏,还是赚钱/73

 1美元的困局:1美元如何拍卖成205美分/473

 强吃剩饭是更大的浪费/475

 违章停车与理性犯罪/476

 蔡戈尼效应:撞到南墙就拐弯/478

 及时止损出局/79

 降低选择的机会成本/481

 丢卒保车,以小损失救“局”/82

 乔丹为什么不自己修草坪/83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484

 布里丹毛驴效应/86

 大饼为什么越来越难吃/87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88

 做好事的副作用/90

 认赔服输,尽早出局/9l

 美苏争霸与骑虎难下/93

 为了整体,放弃局部/94 

 比尔·盖茨为什么不弯腰捡钱/96

 放弃是选择的另一种表达/97

第四章 人性博弈下的决策:骗子不仅仅是道德问题/1OO

 大企业为什么很少偷税漏税/100

 一次性购买之真假/10l

 欧佩克的成员国没有单独降价/103

 一报还一报带来双方的合作/105

 不要轻易地背叛/107

 谁违约就处罚,带剑的契约才有效/108

 真诚不等于轻信/109

 熟人社会是走向共赢的最好策略/11 1

 策略是制胜法宝/112

 诚信是重复博弈的手段/114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115

 一两重的诚信抵得上一吨重的智慧/116

 博弈离不开规则/118

 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不要贸然答应/119

 贸然接受别人的事,让你里外不是人/121

 不骗别人但要防止被别人骗/123

第五章 博弈的最佳结局:单赢不是赢,多赢才算赢/125

 狐狸与狼的博弈:狐狸得救而狼被困/125

 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126

 一夫一妻才是最合理的/128

 做人做事要避免零和博弈/130

 顶级大师的相互伤害/131

 反目成仇的兄弟姐妹/132

 祝福变成了诅咒/134

 蜜蜂与农夫博弈:生存中的共赢/135

 瘫痪妻子和聋哑丈夫的恩爱生活/135

 利己未必要损人/137

 苏泊尔和金龙鱼的结亲/138

第六章 纳什均衡:利益天平上的游戏/141

 纳什均衡/141

 对手为什么总喜欢做邻居/142

 财富的追逐与争夺/145

 温商的财富观/147

 利己与利他的悖论/149

 贸易自由与贸易壁垒/15l

 三人困境,三个和尚没水喝/154

 越来越紧张的电煤/156

 房价为什么越来越高/157

 多人博弈游戏的协调/159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161

 欲望还是贪婪/162

 适度污染优于零污染/164

 一分利息吃饱饭,三分利息饿死人/166

第七章 竞合博弈:从温柔的独裁到理性的共赢/168

 两个自愿坐牢的嫌疑人/168

 人质困境:赫鲁晓夫在哪里/170

 增产困境:农业增产不增收/17l

 旅客困境:聪明反被聪明误/172

 降价困境:集体自杀的价格大战/174

 活路就是比对手跑得快/175

 因利而制权/176

 怀疑不如信任/177

 前线士兵为什么不选择逃跑/178

 真正的自利是前瞻性的/179

第八章 公平博弈:多劳并不等于多得/182

 搭便车的小猪/182

 聪明人的成功经验/184

 等待比进攻更有效/185

 为什么有人主动做大猪/187

 做大猪是职场智者的选择/189

 刘备的老二哲学/191

 大树底下好乘凉/192

 “空手道”的智慧/194

 阿迪达斯联姻体育明星/196

 自驾车不如搭便车/198

 沾边名人不平凡/199

 骂名也会成为借力/200 

 利用别人的风头让自己出风头/201

 借用其他企业的名气/203

 借助“敌人”之力成就自己/204

第九章 劣势博弈:强者未必是最后的赢家/206

 神枪手常常出局/206

 倒霉是因为太聪明/207

 选美大赛成了选丑大赛/208

 置身世外的艺术/209

 找到心照不宣的合作者/2ll

 避开锋芒行事/212

 从对方内部借力让你以弱胜强/214

第十章 进退博弈:狭路相逢勇者未必胜/217

 债权人与债务人的斗鸡博弈/217

 驴子和驴夫的胜利/218

 没有赢家的朋党之争/220

 退是为了进/221

 让对手知道你不会退却/223

 有勇无谋是大忌/224

 坚持下去才有希望/225

 让其晓得无稳操胜券的能力/226

 表面的“不为”,是为了实实在在的“为”/228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230

 想得到要装作不想要/23 1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233

 以情动人,善打感情牌/235

 会认输也是一种资本/236

 强者也要会示弱/237

 给占便宜的人一点甜头/240

 小利不取,大利不放/241

 不“冒尖”也是一种作为/243

 暂时退让更容易成功/244

第十一章 目标博弈:南辕北辙也是一种智慧/247

 海盗们的公平分赃/247

 人生规划的倒推逻辑/249

 农村包围城市/25l

 “歪打正着”更容易成功/253

 冬天开业的冰淇淋店/254

 贬低自我让对方知难而退/256

 一把屠刀揪出屠户/258

 艾科卡的野马汽车/260

 李嘉诚的成功抄底/26l

 少数服从多数的伪命题/262

 投票箱里的妖怪/265

 公平规则下的不公平/267

第十二章 经验博弈:墨守成规与变异创新/270

 与大多数人做出相反的决策/270

 热门专业难就业,冷门专业炙手可热/271

 高速公路缘何越来越堵/274

 冷板凳坐成热板凳/276

 马屁股决定铁轨的宽度/278

 在幼儿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280

 避开急功近利的陷阱/281

 分蛋糕的最后拿蛋糕/283

 责、权、利的一致/284

 强者是规则的制定者/286

 公园的樱桃没有成熟就被摘光/288

 鸡为什么没有繁衍之忧/290

 为什么草场要围起来养羊/29l

 世界为什么没有变成疯人院/293

第十三章 心理博弈:靠什么争取人心/295

 破窗的破坏力/295

 重视第一印象/296

 及时修好破窗/298

 克服自身缺陷/299

 制造同仇敌忾/300

 背后赞美对方/301

 谁的脸是最脏的/302

 谁的媳妇出轨了/304

 共同知识的作用/305

 谎言重复成真话/307

 富邻居让你感觉穷/309

 农夫与蛇博弈:防人之心不可无/310

 无底线的善良是一种伤害/312

 让他三尺又何妨/314

 用“柔”来克“刚”/316

 摸清心思再行动/318

 维护他人的颜面/320

 为自己留条后路/321

第十四章 管理博弈:惩罚不如激励/323

 给员工一个美好愿景/323

 未来的预期与管理/326

 裁员是一把双刃剑/327

 索尼公司为什么能长治久安/328

 激励比惩罚更有效/330

 将能而君不御/332

 鹰鸽博弈,强硬与温和的演进/335

 胡萝卜加大棒,威胁与承诺并举/335

 下属负重才不会跌倒/339

 与下属保持适当的距离/340

 既要加油又要泼冷水/342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343

 用刺头还是用奴才/346

 由显见隐,发掘真才/348

 放错地方的金子就是石头/350

 分槽才能喂好马/352

第十五章 商战博弈:商场如战场,有勇有谋方能制胜/354

 讨价还价中的“沉锚效应”/354

 摸清别人的底牌/356

 报价是一门艺术/358

 灵活应对讨价还价/360

 以退为进让对手“束手就擒”/361

 及时扭转谈判局面/363

 给对手最后通牒/365

 商场如战场/367

 侧面包抄,避免直接攻击/368

 不走寻常路,以反常方式取胜/370

 不要吃独食,让别人也赚钱/370

 先予后取,以诚动人/372

 莫要刀口舔血,保持对风险的警惕/373

 将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374

 机遇总是眷顾有心人/376

 “钱生钱”永远都胜于“人生钱”/377

 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379

第十六章 职场博弈:要竞争更要双赢/381

 适当地向上司邀功请赏/381

 弃暗投明,禽择良木而栖/382

 老板永远是对的/384

 缺点也是优点/385

 顾全别人的面子/386

 拉拢他的同时将真实信息透露给他/387

 对手是最好的成功催化剂/388

 懂得为对手的胜利叫好/390

 找到有潜力的职业,才有可能取得大成就/39l

 选准池塘钓大鱼/393

 无论何时,都要发挥自己的强项/394

 感谢折磨你的人/397

 雕塑自己最完美的职业形象/398

 把自己当做一个品牌来经营/400

 跳槽是把双刃剑/403

第十七章 人际关系博弈:不同规则之间的碰撞/405

 低调是一种美德./405

 谦卑会开出鲜艳的花朵/406

 水满则溢,过犹不及/409

 扮猪才能吃虎/410

 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412

 出头的椽子先烂/414

 百祸从口出/415

 虚名是浮华的东西/417

 为富不可不仁,为贵不可不义/419

 盛赞之下无怒气/422

 朋友多了路好走/423

 把握人际交往的分寸/425

 用人脉延伸你的工作能力/426

 发掘你周围的人脉资源/428

 人际关际可以重塑未来/429

 多个朋友多条路/432

 做预见性情感投资/434

 声东先击西/436

 暗中智取/437

 请将不如激将/438

 迂回进取/440

 投其所好/441

 善借外力/44l

第十八章 两性博弈:枪炮和玫瑰/443

 爱情也是一场博弈/443

 一见钟情会一见就堵/445

 情人眼里出西施/447

 放手也是爱情的智慧/449

 爱情和婚姻不是一回事/450

 婚姻的帕累托最优/452

 贫贱夫妻百事哀/453

 为什么同居而不结婚/455

 看球赛还是音乐剧/458

 谁来做家务/459

 争吵伤和气/460

 婚姻不是女性的饭票/461

附录一 军事战争的博弈策略:兵不厌诈/464

 孙子兵法的博弈论解读/464

 牧野之战的解读/465

 邲之战的解读/468

 赤壁之战的解读/470

 楚汉之战的解读/472

附录二 经典博弈案例:汲取先贤的智慧光芒/475

 秦穆公的婚姻投资/475

 楚齐之争中的信义取舍/478

 先发制人的玄武门之变/480

 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的博弈/482

 借权力谋生的慈禧/485

 太平天国合作性博弈的破裂/488

附录三 博弈经济学家/491

 博弈的由来/491

 托马斯·谢林/492

 博弈论获奖的情况/494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拨开信息迷局:博弈中的谍影与交锋

被渴死的井底之蛙,赚钱的戴尔电脑

有一只青蛙生活在井里,这里有充足的水源。它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每天都欢快地歌唱。

有一天,一只鸟儿飞到这里,停下来在井边歇歇脚。

青蛙主动打招呼说:“喂,你好,你从哪里来啊?”

鸟儿回答说:“我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而且还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所以感觉很劳累。”

青蛙很吃惊地问:“天空不就是那么大点吗?你怎么说是很遥远呢?”

鸟儿说:“你一生都在井里,看到的只是井口大的一片天空,怎么能够知道外面的世界呢!”

青蛙听完这番话后,不以为然,它想:“世界就是这么大呀!”

后来,井水干涸,青蛙渴死了。

这是一个人们早已熟悉的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青蛙由于不了解外面的信息,便以为世界只有“井口那么大”,从而不愿跳出井口,寻找另外的生活,最终落得个被渴死的下场。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井底之蛙”,他们陶醉在自我的狭小领域中扬扬自得。

信息实际上就是知识,拥有某方面的信息就是拥有某方面的知识。比如,你拥有一条信息是甲商场货品比乙商场货品便宜,就相当于你拥有“知道在甲商场买东西更便宜”的知识。

世界500强企业戴尔电脑的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在高中玩计算机时就发现,一方面本地的一些计算机批发商接手的Pc机无法及时出售,而另一方面用户又无法得到他们所希望配置的计算机。于是,戴尔就到批发商那里将积压的:PC机以批发价买回,再在机器上增加一些零部件,如更大的内存和磁盘驱动器,然后以低于零售价10%~15%的价格出售这些计算机。1984年初,戴尔注册了“PC有限公司”。一开始,戴尔就在当地报纸上打出广告把印有自己名字(Dell)的成品组装机卖给用户,每月收入达5~8万美元。到1986年,戴尔的年收入已达6000万美元。到了1987年3月,22岁的戴尔就在美国商界脱颖而出,被美国学院企业家协会评为1986年度的“青年企业家”。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向戴尔公司订货。比如可以订购17英寸的显示器,高速的CPtJ而不需要操作系统。再如,负责台式Pc开发的技术人员总认为顾客需要的是性能最高、速度最快的电脑,但是航空业的客户告诉戴尔:在航空业中,电脑速度快几秒钟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关键是要性能稳定,不必经常更新。于是戴尔为他们专门设计了可以跨越时代的经久耐用型PC,从而牢牢地吸引住了像波音公司这样的“巨无霸”客户。而这些选择在I:BM是不可想象的,你不能告诉IBM你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你只能从IBM的众多机型中挑选一款,即使它不适合你。

自行设定电脑配置迎合了时代的潮流。在工业化大生产时代,标准化生产对生产力的提高起了很大促进作用,但由此带来的则是统一规格、统一样式、没有个性的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更加人性化,希望能够根据需要订制产品的规格与外观设计,希望拥有个性产品。迈克尔·戴尔不见得在高中时就发现了这个宏大的时代潮流,他发现的是人们对个性化电脑的需求信息,然后仅仅抓住这个机遇,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信息不在大小,而在于管理者是否懂得运用,无数的商机隐藏在小信息中,管理者要做个留意信息并善于分析信息的有心人。

所罗门巧断争子案,华盛顿智捉偷马贼

两位母亲争夺一个孩子,双方都声称自己是孩子的亲生母亲,僵持不下。在那个没有亲子鉴定DNA检测的时代,不可能用科技手段辨别出事实的真相。主持调解的所罗门王命令手下拿把刀来,告诉她们,将孩子一斩两半,两人各得一半。这时一位母亲的反应是“我得不到孩子,她也别想得到,斩就斩”,另一位母亲则哀求道“王啊,求你不要斩孩子,我把孩子让给她好了”,所罗门王知道心疼孩子的是真正的母亲,就把这个孩子判给了她。

所罗门王判案是一个典型的信息甄别案例。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生活中,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纷繁的信息,甄别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信息甄别是市场交易中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为了减弱非对称信息对自己的不利影响,能够区别不同类型的交易对象,而提出的一种交易方法。

在所罗门判案的例子中,其实所罗门王并没有将孩子劈为两半,而是发出“将孩子劈为两半”的信号来甄别谁才是孩子的母亲。在我们博弈时,信息发送与信息甄别是比较常见的。

一天,邻居盗走了华盛顿的马,华盛顿也知道马是被他偷走的,于是,华盛顿就带着警察来到那个偷他马的邻居的农场,并且找到了自己的马。可是,邻居死也不肯承认这匹马是华盛顿的。华盛顿灵机一动。就用双手将马的眼睛捂住说:“如果这马是你的,你一定知道它的哪只眼睛是瞎的。”“右眼。”邻居回答。华盛顿把手从右眼移开,马的右眼一点问题没有。“啊,我弄错了,是左眼。”邻居纠正道。华盛顿又把左手也移开,马的左眼也没什么毛病。

邻居还想申辩,警察却说:“什么也不要说了,这还不能证明这马不是你的吗?”

华盛顿利用那句“它的哪只眼睛是瞎的”的提示,致使邻居认定“马有一只眼睛是瞎的”。他成功地给邻居设置了这个陷阱,使其露出了破绽,邻居的辩解也就不攻自破。

市场博弈中的卖方,如果手中的商品不为顾客所熟悉,但是商品质量确实比较高,他就会主动将商品信息向买方传递,让买方了解商品。我们在市场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卖西瓜的小贩,会问你要不要给你挑好的西瓜切个三角形口子,如果不是鲜红的瓜瓤就不要你的钱,这就是信号发送。

市场博弈中的买方,因为怕自己得不到商品的真实信息而吃亏,面对纷繁的信息来源,买方必须运用自己的信息甄别能力来做决策。比如你要买一件羽绒服,就要想方设法知道里面究竟是鸡毛还是鸭绒。P13-15

序言

人的天性中就有自私的一面,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和较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在整个人生中,这种对抗和较量无时无处不在,因为人们时时刻刻都在想着与他人竞争,人们时时刻刻都把自己摆在一个局中人的角度。而博弈论正是一门专门研究互动局势下人们的策略行为的学问。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生本身就是一场博弈,而人则永远是博弈中的局中人。事实上,每个人每天都在与他人打交道,或竞争或合作。身处这样高度互动的环境之中,无论一个人是否知道博弈论,实际上他都不断地在与他人进行博弈,无论是与他的父母、朋友、兄弟、老师,还是与商场对手、政治敌人……一个人可能不知道博弈论为何物,但是他的确常常在与他人进行着对抗和较量,在进行着一场又一场的博弈;而生存本能,也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不少博弈技巧。

人们要想在人生的博弈局中成为胜方,实现或保护自身的最大利益,就不能不懂得一些博弈论的策略思维,也即所谓的“诡计”,否则你将永远被蒙在鼓里,处处上当受骗,被别人玩弄于股掌,赔了夫人又折兵。

古语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每个人如同棋手,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如果将博弈论与下围棋联系在一起,那么博弈论就是研究棋手们“出棋”时理性化、逻辑化的部分,并将其系统化为一门科学。当下,博弈论的诡计不仅在政治斗争、军事战略、商场竞争、国际外交等场合得到广泛的运用,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在不自觉地使用博弈论的诡计来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比如股市上等待庄家抬轿的散户;等待产业市场中出现具有赢利能力的新产品,继而通过大举仿制而牟取暴利的游资;公司里不创造效益但分享成果的人,等等。甚至在人际关系的互动、职场关系的争夺、夫妻关系的冲突之中,都可能有人利用博弈论的诡计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因此,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必须懂得博弈论的策略思维,这样才能及时识破他人的诡计,保护自身利益。而一旦你能够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把博弈策略运用得游刃有余,成功也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了。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不懂得博弈论,就像夜晚走在陌生的道路上,永远不知道前方哪里有障碍、有沟壑,只能一路靠自己摸索下去,将成功、不跌倒、不受挫的希望寄托在幸运、猜测及有限理性上。而懂得博弈论并能将这种理论娴熟运用的人,就仿佛同时获得了一盏明灯和一张地图,能够同时看清脚下和未来的路,必定畅行无阻。

《孙子兵法》日:“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句话道出了“诡计”的精髓所在,而所谓博弈论的诡计就是运用博弈论的原理、策略和思维来达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甚至蒙蔽、欺骗、陷害对手目的的方法和手段。人生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要想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不能不懂得一些博弈论的诡计。本书用人人都能读懂的语言对博弈论的策略思维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使这一深奥抽象的学问通俗化、易懂化,同时结合大量经典的事例,对博弈论的策略思维在处世、职场、管理、营销、投资、经商、政治、恋爱、婚姻等人生各个方面的具体应用作了详尽的阐述,帮助读者轻松学会博弈论的原理规则,运用博弈论特有的策略思维巧妙、高效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类问题,突破困境,同时在人生博弈的大棋局中及时识破他人的各种诡计,实现或保护自身的最大利益,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阅读本书,你将能更游刃有余地驾驭人生,在现代社会大大小小的竞争中,为自己赢得最大的胜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博弈论的诡计全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融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26775
开本 16开
页数 4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87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数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8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O225
丛书名
印张 3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