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友如,名嘉猷,字友如,别署猷,江苏元和(今吴县)人,是一名清末画家,工人物、肖像,以卖画为生,曾应徵至北京,为宫廷作画。清光绪十年(1884年)在上海主绘《点石斋画报》,名噪一时。内容以时事画为主,笔姿细腻,对清廷的腐朽统治、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以及人民的疾苦和反抗,都有所反映。
| 图书 | 赛灯盛会(点校版)/点石斋画报 |
| 内容 | 作者简介 吴友如,名嘉猷,字友如,别署猷,江苏元和(今吴县)人,是一名清末画家,工人物、肖像,以卖画为生,曾应徵至北京,为宫廷作画。清光绪十年(1884年)在上海主绘《点石斋画报》,名噪一时。内容以时事画为主,笔姿细腻,对清廷的腐朽统治、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以及人民的疾苦和反抗,都有所反映。 内容简介 《点石斋画报》1884年5月8日在上海创刊。随《申报》附送并零售。由点石斋石印书局印行。画和文则用连史纸石印。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四性四教(文、行、忠、信、元、亨、利、贞)为编目,共计44类,计44集。 近代中国出版*早、影响*的新闻画报,内容涵盖社会热点、朝廷腐败、列强侵略、民俗奇闻,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是一部难得的19世纪末期中国社会“大观园”,具有重要的多方面的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民族今天能够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艰辛。中国文史出版社利用两年的时间,邀请国内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对《点石斋画报》重新整理点校,既保留了原图的完整优美,又满足了现代人的阅读需求,对研究清末的社会、政治、历史、艺术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 开启晚清新闻画时代,催生同期百种画报。 妙笔东西合璧,刻绘万象新奇。 四千余美图, 珍藏民族不屈挺进之历史, 堪称探索中华文化绵延新变之密钥。 内容推荐 本书是《点石斋画报》之木集。《点石斋画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最早、影响最大的新闻画报,内容涵盖社会热点、朝廷腐败、列强侵略、民俗奇闻,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是一部难得的22世纪末期中国社会“大观园”,具有重要的多方面的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民族今天能够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艰辛。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赛灯盛会(点校版)/点石斋画报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清)吴有如 |
| 译者 | |
| 编者 | (清)吴有如 |
| 绘者 | 绘画:吴有如//周慕桥//何元俊 |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50688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0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00 |
| 出版时间 | 2019-02-01 |
| 首版时间 | 2019-02-01 |
| 印刷时间 | 2019-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36 |
| CIP核字 | 2018255737 |
| 中图分类号 | J22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60 |
| 宽 | 200 |
| 高 | 9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