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针是彭静山教授首创的一种新的微针疗法。
彭静山原著的《眼针疗法(第2版)(精)》阐述了眼针的理论根据,眼区的划分及白睛络脉形色的变化,眼针穴位、针法、适应证及配穴原则、注意事项,眼针八区十三穴的研究,眼针治疗常见病的临床资料等。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眼针的著述,对针灸教学、医疗、科研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供针灸工作者、针灸爱好者参考。
图书 | 眼针疗法(第2版)(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眼针是彭静山教授首创的一种新的微针疗法。 彭静山原著的《眼针疗法(第2版)(精)》阐述了眼针的理论根据,眼区的划分及白睛络脉形色的变化,眼针穴位、针法、适应证及配穴原则、注意事项,眼针八区十三穴的研究,眼针治疗常见病的临床资料等。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眼针的著述,对针灸教学、医疗、科研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供针灸工作者、针灸爱好者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眼针疗法的理论根据 一、心肝和眼的关系 二、脾和眼的关系 三、五轮学说 四、五轮八廓 (一)王肯堂论五轮八廓 附:主要医籍八卦与八廓通联脏腑异同表 (二)现代医家论五轮八廓 五、眼与经络的关系 (一)经络学说 (二)经络与各科的关系 (三)经络的个性与共性 (四)经络循行与眼的关系 第二章 观眼识病 一、望诊的发展 二、眼区的划分 (一)用八卦划区的来源 (二)命门与三焦问题 (三)眼区的划分及与脏腑的通联I (四)记忆眼图的方法I (五)眼区的深部解剖所见 三、络脉的形色 (一)络脉的形状 (二)络脉的颜色 (三)观察方法 附:观眼识病1000例总结 第三章 眼针疗法 一、临床实践 (一)眼针的穴位 (二)取穴原则 (三)眶内眶外的束0法 (四)选针 (五)练针 (六)眼针的各种刺法 (七)进针法 (八)手法问题 (九)起针问题 (十)眼针适应证及配穴治疗 (十一)注意事项 二、眼针眶区十三穴的研究实验 (一)心区穴 (二)肝区穴 (三)脾区穴 (四)肺区穴 (五)肾区穴 (六)上焦区穴 (七)胆区穴 (八)胃区穴 (九)大肠区穴 (十)小肠区穴 (十一)膀胱区穴 (十二)中焦区穴 (十三)下焦区穴 三、眼针病例举要 (一)中风类 (二)高血压类 (三)扭伤类 (四)震颤类 (五)神志类 (六)胆道蛔虫类 (七)口眼喁斜类 (八)痹证类 (九)过敏性疾患类 (十)发热类 (十一)少腹病类 四、病人针后得气的体会 五、眼针治疗几种常见病的临床资料 (一)眼针为主治疗中风167例临床观察 (二)眼针治疗中风242例临床观察 (三)眼针对偏瘫预后的探讨 (四)对几种常见病的临床资料统计 (五)眼针对血压调整作用的观察 (六)眼针对中风偏瘫下肢抬高即刻效应的临床观察报告 附录 一、眼针治疗胆绞痛(附122例临床分析) 二、眼穴诊断及眼针治疗临床初步观察 三、中国东北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眼针疗法(第2版)(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彭静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10741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1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00 |
出版时间 | 2018-09-01 |
首版时间 | 2018-09-01 |
印刷时间 | 201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28 |
CIP核字 | 2018102115 |
中图分类号 | R246.82 |
丛书名 | |
印张 | 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16 |
宽 | 152 |
高 | 13 |
整理 | 整理:彭筱山//王鹏琴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