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奔腾年代(互联网与中国1995-2018)(精) |
内容 | 作者简介 郭万盛,生于1979年,山东临沂人,武汉大学传播学硕士,现为《人民日报》内参部记者,长期关注研究中国互联网发展。 目录 前言 第一部 拓荒 1995:潮起 1996:启蒙 1997:浪奔浪流 1998:门户元年 第二部 跌宕 1999:热浪滚滚 2000:火与冰 2001—2002:突围 2003:声音的力量 第三部 沸腾 2004:第二次浪潮 2005—2006:众神狂欢 2007:数字化民主 2008:大国公民 第四部 社交 2009:新连接 2010:大碰撞 2011:微革命 2012—2013:新人治国 第五部 融合 2014:引领者 2015:跨越边界 2016:万物皆媒 2017—2018:未来已来 后记 参考书目 导语 1995年,中国互联网正式开始商业化应用。浪潮开始!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带给我们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互联网25年发展史的全景展示、忠实梳理和记录。 郭万盛著的《奔腾年代(互联网与中国1995-2018)(精)》以编年的形式,将20多年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的巨大影响,做了完整的梳理。叙述的领域包括技术革新、商业探索、制度的调适进步以及思想文化的嬗变;叙述的对象也覆盖了整个社会。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站在了数字化浪潮的前沿,从一个亦步亦趋的追随者转变为勇于革故鼎新者。特别是当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不惑之年的时候,对中国互联网的来时之路进行审视,更是别有一番况味。 内容推荐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中,互联网几乎是最具活力的领域。万物皆流,无物常驻。技术的突飞猛进,让一切都尚未定型。你永远不知道新的力量会在何方突然拔地而起。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地破旧立新,正是互联网时代的魅力所在,也是改革年代的价值所在。 这是一次关于中国互联网的漫长叙事。其内容虽然因互联网而生,但又不局限于互联网。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管理模式以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价值观念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场历史罕见的时代变迁中,从1995年逐渐掀起的互联网浪潮,将数亿人挟裹进来,形成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助推着中国不断崛起。 郭万盛著的《奔腾年代(互联网与中国1995-2018)(精)》以时间为线索,对互联网给中国带来的非凡变革进行了忠实、全面的梳理和记录。叙述的对象既有高瞻远瞩的领导者,也有敢为天下先的地方官员;既有声名显赫的商业领袖,也有致力于互联网启蒙和普及的知识分子;当然,还有籍籍无名的社会“草根”。作者试图通过对历史细节的打捞和梳理,发掘出过去20多年社会变革的基本脉络,向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人展开了一幅气势恢宏的画卷。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奔腾年代(互联网与中国1995-2018)(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郭万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6935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87 |
出版时间 | 2018-09-01 |
首版时间 | 2018-09-01 |
印刷时间 | 201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考试-计算机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64 |
CIP核字 | 2018184279 |
中图分类号 | TP393.4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5 |
宽 | 150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