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荷塘月色(中学生典藏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我国现代散文史上,朱自清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大家。他有不少作品为我们所熟知,如质朴感人的《背影》,优美明净的《春》,委婉朦胧的《荷塘月色》,轻盈凝练的《匆匆》等等,这些或深情、或雅致、或清新、或智趣的文字,不但启蒙了我们文学写作的样式,也熏染着我们的精神,启发着我们对美的情感、美的语言、美的事物的领悟和感受能力。

为了帮助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朱自清的人品文品,《荷塘月色(中学生典藏版)》这本书分记游、抒怀、杂论、艺文四辑收录了朱自清的48篇文章,大多是其多部作品集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此外,也有一些作品并未被编入其生前出版的集子,但是也从某个侧面反映了他为人为文的特点,特收录来,希望大家读之有获。

内容推荐

他的记游散文里有威尼斯的夜曲和“刚朵拉”,也有秦淮河中的桨声灯影;他的抒怀散文里有对父母妻儿的深情怀恋,也有对黑暗社会的猛烈抨击;他的杂论艺文里有对知己好友的悼念追忆,也有对各种现象的深刻分析。他那充满诗意的散文被誉为“白话美文的典范”,他那绝不向敌人屈服的铮铮铁骨更令世人动容。通过《荷塘月色(中学生典藏版)》所选朱自清的各类精美散文,我们能够认识一个真实的、全面的、立体的他。

目录

第一辑:记游

 白马湖

 松堂游记

 一封信

 扬州的夏日

 荷塘月色

 温州的踪迹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威尼斯

 瑞士

 荷兰

 圣诞节

第二辑:抒怀

 匆匆

 歌声

 看花

 阿河

 女人

 背影

 冬天

 给亡妇

 儿女

 航船中的文明

 南行通信

 执政府大屠杀记

 北平沦陷那一天

第三辑:杂论

 刹那

 沉默

 论无话可说

 论说话的多少

 正义

 论诚意

 论青年

 憎

 论不满现状

 论且顾眼前

 论自己

 论别人

第四辑:艺文

 关于“月夜蝉声”

 《子恺漫画》代序

 《燕知草》序

 《谈美》序

 《文心》序

 论雅俗共赏

 论百读不厌

 写作杂谈(二)

 什么是散文

 我所见的叶圣陶

 教育家的夏丐尊先生

 中国学术界的大损失——悼闻一多先生

试读章节

扬州的夏日

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称道得多了,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随声附和起来。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他会点头或摇头说:“好地方!好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念过些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像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但在一个久住扬州像我的人,他却没有那么多美丽的幻想,他的憎恶也许掩住了他的爱好;他也许离开了三四年并不去想它。若是想呢,——你说他想什么?女人;不错,这似乎也有名,但怕不是现在的女人吧?——他也只会想着扬州的夏日,虽然与女人仍然不无关系的。

北方和南方一个大不同,在我看,就是北方无水而南方有。诚然,北方今年大雨,永定河、大清河甚至决了堤防,但这并不能算是有水;北平的三海和颐和园虽然有点儿水,但太平衍了,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有水的仍然是南方。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称为“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这样俗”,老实说,我是不喜欢的。下船的地方便是护城河,曼衍开去,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这是你们熟悉的名字——有七八里河道,还有许多杈杈桠桠的支流。这条河其实也没有顶大的好处,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静,和别处不同。

沿河最著名的风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桥,最远的便是平山堂了。金山你们是知道的,小金山却在水中央。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错——可是我还不曾有过那样福气。“下河”的人十之九是到这儿的,人不免太多些。法海寺有一个塔,和北海的一样,据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盐商们连夜督促匠人造成的。法海寺著名的自然是这个塔。但还有一桩,你们猜不着,是红烧猪头。夏天吃红烧猪头,在理论上也许不甚相宜;可是在实际上,挥汗吃着,倒也不坏的。五亭桥如名字所示,是五个亭子的桥。桥是拱形,中一亭最高,两边四亭,参差相称;最宜远看,或看影子,也好。桥洞颇多,乘小船穿来穿去,另有风味。平山堂在蜀冈上。登堂可见江南诸山淡淡的轮廓。“山色有无中”一句话,我看是恰到好处,并不算错。这里游人较少,闲坐在堂上,可以永IS。沿路光景,也以闲寂胜。从天宁门或北门下船,蜿蜒的城墙,在水里倒映着苍黝的影子,小船悠然地撑过去,岸上的喧扰像没有似的。

船有三种:大船专供宴游之用,可以挟妓或打牌。小时候常跟了父亲去,在船里听着谋得利洋行的唱片。现在这样乘船的大概少了吧?其次是小划子,真像一瓣西瓜,由一个男人或女人用竹篙撑着。乘的人多了,便可雇两只,前后用小凳子跨着:这也可算得方舟了。后来又有一种洋划,比大船小,比小划子大,上支布篷,可以遮日遮雨。洋划渐渐地多,大船渐渐地少,然而小划子总是有人要的。这不独因为价钱最贱,也因为它的伶俐。一个人坐在船中,让一个人站在船尾上用竹篙一下一下地撑着,简直是一首唐诗,或一幅山水画。而有些好事的少年,愿意自己撑船,也非小划子不行。小划子虽然便宜,却也有些分别。譬如说,你们也可想到的,女人撑船总要贵些,姑娘撑的自然更要贵哕。这些撑船的女子,便是有人说过的“瘦西湖上的船娘”。船娘们的故事大概不少,但我不很知道。据说以乱头粗服,风趣天然为胜;中年而有风趣,也仍然算好。可是起初原是逢场作戏,或尚不伤廉惠;以后居然有了价格,便觉意味索然了。

北门外一带,叫做下街,“茶馆”最多,往往一面临河。船行过时,茶客与乘客可以随便招呼说话。船上人若高兴时,也可以向茶馆中要一壶茶,或一两种“小笼点心”,在河中喝着,吃着,谈着。回来时再将茶壶和所谓小笼,连价款一并交给茶馆中人。撑船的都与茶馆相熟,他们不怕你白吃。扬州的小笼点心实在不错:我离开扬州也走过七八处大大小小的地方,还没有吃过那样好的点心;这其实是值得惦记的。茶馆的地方大致总好,名字也颇有好的。如香影廊,绿杨村,红叶山庄,都是到现在还记得的。绿杨村的幌子,挂在绿杨树上,随风飘展,使人想起“绿杨城郭是扬州”的名句。里面还有小池,丛竹,茅亭,景物最幽。这一带的茶馆布置都历落有致,迥非上海,北平方方正正的茶楼可比。

下河总是下午。傍晚回来,在暮霭朦胧中上了岸,将大褂折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摇着扇子;这样进了北门或天宁门走回家中。这时候可以念“又得浮生半日闲”那一句诗了。

1929年

P13-16

序言

练达文章事 真人赤子心

在我国现代散文史上,朱自清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大家。他有不少作品为我们所熟知,如质朴感人的《背影》,优美明净的《春》,委婉朦胧的《荷塘月色》,轻盈凝练的《匆匆》等等,这些或深情、或雅致、或清新、或智趣的文字,不但启蒙了我们文学写作的样式,也熏染着我们的精神,启发着我们对美的情感、美的语言、美的事物的领悟和感受能力。

朱自清(1898—1948),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但从小生活于扬州,所以一直以扬州人自称。原名自华,号秋实,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名自清,意在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能保持清白,同时还取字“佩弦”。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西南联大教授,学术成就斐然。晚年于贫病交加中依然拒领美国的救援粮,后因病去世。

朱自清一生出版了《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等20余种集子,共创作200余万字,成就主要集中在散文领域。他的散文作品类型多样,小品、随笔、游记、杂文、人物志等等,不一而足。于叙事、绘景、抒情、议论、评议时事、谈论文艺之中,既见人情物美,又见才情风骨。朱自清以其丰硕的创作成果,打破了五四运动前后复古派认为的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并且创造了具有自己个性的散文风格,为我国的现代散文史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也因此,叶圣陶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曾指出:讲授中国文学或编写现代文学史,“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是首先被提及的”。

朱自清散文的最大特色,莫过于一个“真”字:

在描绘景致时,就像用工笔细描一样,每一笔文字,都是实地实景静观得来,不夸张不雕琢,读来如见其景、如闻其声。例如《荷塘月色》里对荷塘、荷花、叶子、流水的描绘,《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对水光、月色、灯火、歌声的刻画,都细致入微,传神入韵;在叙事抒情时,往往从具体的生活情节入手,例如《背影》中与父亲的道别,《给亡妇》中悼念亡妻时对往事的追述,以质朴真诚的语言沉稳道来,波澜不惊,如静水缓流的文字下却有扣人心弦、摧人泪下的力量;而在评议时事时,朱自清则一扫平和清淡之气,捧一腔热血激扬文字,秉真而书秉直而言,针砭时弊表陈好恶,不闪躲不隐瞒,闪耀着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知识分子高尚人格的光焰,《执政府大屠杀记》《正义》《憎》《论不满现状》等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作;此外,还有一些文章,轻松率真、挥洒自如,例如《女人》《看花》,是朱自清少有的风趣幽默的作品,自在随意中也颇见作者活泼天真的性情风貌,令人读来莞尔。

朱自清不矫饰不做作的文章“真”风格,可以说是其为人的“真”性情的体现,在严酷世道保持本真之心,面对生活的废墟依然不失孩子的赤诚,这其实是需要大勇气与大智慧的。相对于修辞、语言、文章选材、布局谋篇等种种为文小技,其作品带给我们的真正启示,或在于此。

为了帮助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朱自清的人品文品,《朱自清作品中学生典藏版·荷塘月色》这本书分记游、抒怀、杂论、艺文四辑收录了朱自清的48篇文章,大多是其多部作品集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此外,也有一些作品并未被编入其生前出版的集子,但是也从某个侧面反映了他为人为文的特点,特收录来,希望大家读之有获。由于本书面向的读者群主要为中学生,为符合中学生汉语学习规范,在选编时略有改动。

一颗沙里看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堂。文章不只是一个作家的文艺作品,更是其人格境界的滴水折光。朱自清除了其写作方面优美流畅的语言、娴熟高超的技巧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外,他真诚正直的做人态度,他作为知识分子的气节风骨,也是我们的人生楷模。愿我们拿到朱自清的这本散文“典藏版”时,不只认真读他的文章,也能沉浸下去、深入下去,与文章背后的作家进行一次诚恳的灵魂对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荷塘月色(中学生典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自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085434
开本 32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2
出版时间 2016-07-01
首版时间 2016-07-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初中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2016118133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11
14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8: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