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内容
目录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博弈人生
魔魇狂奔
燃烧的秘密
恐惧
精彩页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无论如何,我的行为引起了你的注意;你开始对我感兴趣了。我们边走边谈的时候,我感觉得出你在有意无意地探试我。凭着你对人类所有情感所具有的洞察力和毋庸置疑的历练,你立即察觉出有什么地方不同寻常:这个漂亮的女孩子态度殷勤,心里却埋藏着秘密。你顿时起了好奇心,谨慎地问这问那,试图挖出我心底的秘密。可是我总是答非所问。我情愿让自己看上去是个傻瓜,也不愿意吐露自己的心声。
“我们上楼朝你的公寓走去。亲爱的,原谅我说你不会理解和你一起走上楼梯对我的意义不同寻常——我快乐得发疯,发狂,几乎喘不过气来。即使今天想到那一刻,我还禁不住要泪水涟涟,可是我的泪水已经流干了。房间里的一景一物都浸透着我的情感;一物一什都代表了我的童年和少女的期许。在那扇门的背后,我曾上千次地等候你的归来;在那一级级台阶上,曾传来你的脚步声,也正是在那儿,你的身影第一次映入躲在猫眼背后的我的眼睛里,我就躲在那里窥视着你进进出出;放在门口的那张门垫是我当年跪过的;钥匙在锁眼里发出的声音是当年的信号。我的童年和情感就禁锢在这几尺方寸之地里。这里是我所有的生活,我心潮澎湃,因为我的梦想得以实现,我和你在一起,我和你走进你的,不,是我们的房子里(我的叙述太琐碎了,但我想不出更好的语言)。在你的房门之外是现实世界,从前我在那个世界里打发了无聊的每一天。打开这扇门,犹如打开了我充满孩子气的想象中的魔幻世界——阿拉丁的王国。上千次地,我炽烈的眼睛盯着那扇门,如今我正跨过它,我不禁感到眩晕,而你对这个时刻的非凡意义一无所知。
“我和你共度了那个夜晚。你怎么都不会想到在你之前没有别的男人碰过我,我的身体也没让别的男人看过。你不可能想到这一点的,因为我丝毫没有反抗,而且我还尽力掩饰我的羞涩,担心我会泄露爱的秘密。我的表现无疑让你一惊;你只喜欢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因为这样无需付出太多的感情,无需受其所累。你深怕卷入别人的命运之中。你乐于向这个世界敞开胸怀——但不做出任何牺牲。当你听到我献给你的是处女之身时,千万别误解我。我无意指责你。你既没有怂恿我,欺骗我,也没有引诱我,是我主动地投怀送抱,主动地迎接命运的安排。我对你那晚给我的恩赐心存感激。夜色中,我睁开眼睛,你就躺在我身边,我以为自己身处在天堂,还奇怪为什么看不到闪耀的星光。亲爱的,我从未后悔在那个晚上把自己献给你。你睡在我的身边,听着你的呼吸声,抚摸着你的身体,觉得我离你如此之近,我幸福得流下了眼泪。
“第二天我一早就离开了。我得去上班,而且我不想碰到你的男仆。我正准备走,你用胳膊抱住我,凝视了我许久。这是勾起了你模糊的记忆,还是幸福的喜悦让我看起来更美?你亲了亲我的嘴唇,我起身离开。你问我:‘你想带些花走吗?’摆放在写字台上的蓝色水晶花瓶里插着四枝白色的玫瑰(我对此并不陌生,因为我童年时曾偷偷地瞥见过),你把花都给了我。好几天我都不断地亲吻着它们。
“我们定好第二次晚上的约会。结果它与第一次一样,美妙无比,快乐无比。你又见了我第三个晚上。然后你说你将因公务离开维也纳一段时间——哦,我以前就一直痛恨你出远门!——你还答应我,你回来就给我写信。我只留下到邮局待领的地址,没有告诉你我真实的姓名。我要保守秘密。在分手之时,你又一次送给我玫瑰——在分手之时。
“一天又一天,两个月过去了,我问自己……不,我不想描述期待与绝望的痛苦。我毫无怨言。我爱的正是你的个性,热情而健忘,慷慨而风流。我爱的是你一贯的表现。其实还不到两个月你就回来了。是你窗户里透出的灯光告诉我的,可你并没有给我写信。即使在我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也没收到过你的只言片语,而你却是我托付终身的人。我在绝望中等啊,等啊。你没有召唤我,没有写信给我,一个字也没有……
P22-23
导语
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斯蒂芬·茨威格著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以这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高尔基都曾为女主人公而泣。小说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同名电影风靡全球,近期徐静蕾执导的这部同名电影获得国际大奖,更引发了一场“我爱你与你无关”的情感模式的探讨。
序言
斯蒂芬·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
,父亲是一位成功的犹太商人,母亲则来自一个意大
利犹太金融世家。在父母的影响之下,茨威格从小就
喜爱文学艺术,中学时期就发表过诗歌作品,从此便
走向文学创作道路。1900年,茨威格进入维也纳大学
学习哲学和文学史,并曾短期转入柏林大学,1904年
以论述泰纳的文章通过博士考试。茨威格是一名勤奋
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他广泛地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喜
欢上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还利用业余时间翻译了波德
莱尔、魏尔伦等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的作品。茨威格一
生中结识过许多当时欧洲的名人,比如比利时诗人维
尔哈伦、雕刻家罗丹、法国作家法朗士、纪德和罗曼
·罗兰、丹麦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等等。这些入在
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青年茨威格的精神偶像,他们对
正在成长之中的这位作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茨威格
本人在一份英文简历中曾自叙:“……我的内在教育
始之于与我同时代的著名人物——维尔哈伦、罗曼·
罗兰、弗洛伊德、里尔克的友谊”。可以说,茨威格
所受到的这类教育不仅仅是文学上的,同时也是世界
观上的。在罗曼·罗兰的直接影响下,茨威格在第一
次世界大战时期就能够远离赤裸裸的民族主义,坚定
地站在和平的立场上,写了《致外国的朋友们》和《
欧洲的心》等文章,呼吁人们加强团结,抵制战争,
这在当时狂热的民族主义笼罩之下的欧洲还是非常难
能可贵的。
茨威格不仅在思想上接受前辈们的教诲,而且用
自己的笔描绘了他心中偶像们的光辉形象,他写的作
家传记涉及到了当时许多重要的文学家,例如:《三
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1920
)、《罗曼·罗兰》(其入和作品,1921)、《同精
灵的搏斗》(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1925)、
《三位描述自我的诗人》(卡桑诺瓦、司汤达、托尔
斯泰,1928),等等。这些传记作品的创作和出版标
志着茨威格文学创作正在逐步走向成功与辉煌。茨威
格曾经在《昨日的世界》中颇为得意地回想自己早年
的“成功”:“我的中篇小说《魔魇狂奔》和《一个
陌生女人的来信》广为流传,通常只有长篇小说才能
如此。它们被改编成剧本,公开朗诵,拍成电影……
”“我发表的每一本书在德国第一天便出售两万册,
报上还没有登出任何广告。”
1934年,盛名之下的茨威格也像许多犹太人一样
受到奥地利法西斯的迫害,无故被抄家,他非常敏感
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即移居英国,从此开始走
向伤心的流亡之路。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与妻子
在巴西服毒自杀。作家在绝命书里写道:“与我使用
同一种语言的那个世界对于我来说已经沉沦,我的精
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我再也没有地方可以从
头开始重建我的生活了。一个年逾六旬的入再度从头
开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却因长年无家
可归、浪迹天涯而消耗殆尽。所以我认为最好及时不
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对于我来说,脑力劳动是最
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财富…
…”这遗言中饱含着一个老人对纳粹罪行的谴责,以
及对“昨日世界”的绝望。在辞别人世间的时刻,茨
威格的内心颇不平静,他主动地选择死亡,就好像《
博弈人生》中那位神秘的棋手毅然站起身,离开面前
那个让他发狂的棋盘,这一举动本身就是对迫害过他
的那个罪恶世界所做的最后一次激情昂扬的抗议。生
命对于茨威格来说,可以是痛苦的,也可以是艰难的
,但绝不应该是平淡而绝望的。这也是他在许多小说
中一再描写的,他笔下的那些多少具有神经质和偏执
狂的主人公们,个个拥有能够燃烧生命的强烈激情。
茨威格以善于描写女性形象而著称,他的笔下出
现过许多美丽多姿、感情奔放但却命运凄惨的女性。
这些女性形象在茨威格的小说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许多读者是为她们所吸引而开始走进茨威格的小说
世界的。较之于他的那些男性角色,茨威格笔下的女
性形象具有更加强烈的情感,更富于献身精神和爱的
能力。《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某种角度上来看,
塑造了一个在上述品质上达到登峰造极程度的女性。
这个连名字都没有透露的女主角不仅是最狂热和最痴
情的情人,而且也是最温柔、最慈爱的母亲。小说采
用倒叙的方法展开叙述:著名小说家R在4l岁生日的
那天,突然收到一封非同寻常的长信,出于好奇,R
拿起来阅读,渐渐地,R被信中描述的“故事”所吸
引,并且感到无比震惊。R虽然模糊地回忆起那个曾
经是邻居的小姑娘,却似乎对那个在路上遇见并带回
家来过几次的那个年轻姑娘不再有清晰的印象。当然
了,R是一个风流成性的花花公子,已经遇见的女人
不计其数,不记得那个轻易就委身于自己的姑娘也是
正常的事。这个无名的姑娘在情窦初开的岁月里就爱
上了邻家这个新搬来的帅哥,本来这也是平常事,所
不平常的是,这个姑娘的这段感情居然愈演愈烈,最
后发展到不顾一切地以身相许,且不计后果地生下了
R的孩子。不仅如此,为了抚养孩子,为了让他们的
儿子受到高级教育,这个母亲(此时她对那个自己一
直暗恋的男人的狂热情感已经转移到他的儿子身上)
居然操起了皮肉生意,而且在奉献精神的鼓励之下,
对此丝毫不以为耻。可惜,在R阅读那封奇怪的信时
,不仅这个孩子已经生病死去,那个母亲了弗洛伊德
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对他的文学创作领域的深度渗透。
公允地说,来自弗洛伊德的影响既成就了茨威格,也
部分地“毁灭”了茨威格。换言之,茨威格小说的最
绚丽之处就是那些激动人心的“激情故事”和作家精
心刻画的“激情时刻”,它们展现了人类情欲的秘密
世界,这些秘密,用茨威格本人的话来说,都是一些
“火烧火燎的秘密”,而它们也正类似于弗洛伊德所
一再强调的“力比多”的威力;但是,即使这样一种
强调不能确定为一种误导,我们也可以看出,它们大
大地限制了茨威格的视野,人性的广阔领域被可悲地
局限在这样一种狭隘的范围之内,无论这一范围本身
有多么精彩,也难免让人感到极大的遗憾。其结果就
是,在茨威格的许多小说中,无论男女,人们不是在
恋爱,就是在暗恋某个人,或者就是在为无名的情欲
所困扰……总之,似乎性的欲望真的就构成了人类生
命中最重要的内容。当然,正如我们在前文中所提到
的,茨威格本人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应该与弗洛伊德的
精神分析学说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其晚年创作的最
后一部短篇小说(《博弈人生》就展现了心理描写的
另一个维度,虽然没有涉及到情欲,却同样震撼人的
心灵,激起人们对于纳粹罪行的满腔愤怒。
人们大都承认,茨威格是当今世界上拥有最多读
者的德语作家,各种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都能够在他
的作品中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激情和感动,但是他的
作品的命运却是多灾多难的。在德语国家中,由于纳
粹的焚烧,他几乎完全为上个世纪中期的欧洲读者所
遗忘;在中国,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虽然早在1931
年中国就有了《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文
译本,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茨威格被激进的社
会主义批评家视为颓废作家,他的作品在中国几乎销
声匿迹。1981年,在茨威格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茨威
格的许多传记作品和小说被再版,从此便一发而不可
收,形成了轰动整个世界文坛的“茨威格热”。《一
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中国翻译出版之后,居然一年
内重印了十次。在作家声誉上的这些跌宕起伏告诉我
们,尽管有一些局限性,茨威格仍不失为一名优秀的
文学家,他的作品的魅力不会因为任何人为的阻力而
受到大的伤害。
内容推荐
斯蒂芬·茨威格著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是具有国际声誉的奥地利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负盛誉的经典爱情小说之一。该小说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同名电影风靡全球,引发了持续升温的“茨威格热”。
茨威格是20世纪欧洲文坛王,与俄国契诃夫、法国莫里亚克齐名的中短篇小说家。他以塑造女性形象和刻画心理见长,因而被高尔基誉为“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罗曼·罗兰称其为一个“灵魂的猎者”。
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这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高尔基都曾为女主人公而泣。小说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同名电影风靡全球,近期徐静蕾执导的这部同名电影获得国际大奖,更引发了一场“我爱你与你无关”的情感模式的探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译者:李晨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70363
开本 32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38
CIP核字 2014038950
中图分类号 I521.45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6
出版地 广东
217
147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8: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