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秦汉史学思想卷)(精)
内容
内容推荐
秦汉时期史学是在诸子学的受挫、复兴与嬗变中形成的,是中国史学民族精神形成的时期。在封建关系成长时期产生的秦汉史学,反映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又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从汉初诸子,到司马迁《史记》,再到班固《汉书》,中国封建史学二重性的构建最终完成。汪高鑫著的《中国史学思想会通(秦汉史学思想卷)(精)》展示出丰富多彩的两汉史学,阐明了古代史学的“二重性”基本特征,又着力写出董仲舒对两汉史学的影响,把两汉诸子学、新经学与史学联结起来。
作者简介
汪高鑫,安徽休宁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史与思想史研究。出版专著《中国史学思想通史·秦汉卷》《中国史学思想通论·经史关系论卷》《中国史学思想史散论》《董仲舒与汉代历史思想研究》等二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八十余篇。作品曾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华东地区优秀图书奖特等奖等奖项。
目录
题记
导言
第一节 秦汉社会与史学思想
第二节 两汉经学与史学思想
第一编
第一章 秦的统一与秦朝君臣的历史意识
第一节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的历史观
一、人法天地的天人一系论
二、天生人成的历史盛衰决定论
第二节 秦始皇的历史意识
一、以历史做借鉴,议定皇朝制度
二、刻石与焚书:政治对史学的利用和干预
第二章 陆贾、贾谊对历史盛衰之理的探讨
第一节 陆贾的历史著述与历史思想
一、“逆取而顺守”:对历史治乱兴衰的理解
二、“三圣”说与古今论:历史发展观的表述形式
第二节 贾谊对历史盛衰之理的探讨
一、“攻守之势异”:贾谊的“过秦”总结
二、“民无不为本”:贾谊仁政思想的核心
三、以礼治国:贾谊的政治历史秩序论
第三章 汉初黄老道家的史学贡献与史学思想
第一节 《淮南鸿烈》的历史哲学
一、历史阶段论
二、历史变易论
三、历史决定论
第二节 司马谈的史学贡献与史学思想
一、对《史记》的发凡起例
二、对学术史的总结与批评
第二编
第四章 董仲舒的历史思想
第一节 天人感应论及其内蕴的历史盛衰思想
一、天人感应论的理论渊源
二、天人感应论的基本内容
三、天人感应论的精神实质
第二节 “三统”说:董仲舒的历史变易思想
一、“三统”说的基本内涵
二、“三统”说的精神实质
第三节 大一统说:董仲舒的政治历史秩序论
一、董仲舒大一统说的形上之义
二、董仲舒大一统说的形下之义
第五章 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第一节 “究天人之际”与司马迁的天人观
一、司马迁的重人事思想
二、司马迁的天命王权思想
第二节 “通古今之变”与司马迁的历史变易思想
一、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司马迁探寻历史变易的方法论
二、“《易》穷则变”与司马迁“承敝易变”的历史变革论
三、“三统”和“五德”终始之变与司马迁的历史循环发展观
第三节 司马迁的大一统思想
一、史书编纂体裁蕴含的大一统思想
二、《史记》对大一统政治的颂扬
三、民族观蕴含的大一统思想
四、“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学术思想大一统
第四节 司马迁对历史学的认识与实践
一、论载历史是史家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史学目的论的一家之言
三、历史编纂学的突出成就
第六章 刘向、刘歆的史学贡献与史学思想
第一节 刘向、刘歆的历史文献学贡献
一、历史文献的整理与方法
二、历史文献的分类及其理论意义
第二节 刘向、刘歆灾异论的不同旨趣
一、刘向灾异论的基本旨趣
二、刘向、刘歆灾异论之异趣
第三节 刘歆的新五德终始说及其内蕴的历史思想
一、新五德终始说是刘歆而非刘向的历史学说
二、新五德终始说关于历史交易的解说
三、新五德终始说蕴含的历史思想
第三编
第七章 王充的历史发展思想
第一节 “汉盛于周”:王充的历史发展论
一、定立社会太平与否的评判标准
二、“汉盛于周”的具体表现
三、对是古非今论的批判
第二节 “德”“力”并重:王充的治国论
一、治国之道在于“养德”和“养力
二、“礼义之行,在足谷也”的道德论
第三节 治乱兴衰“皆在命时”:王充的历史决定论
一、“命时”决定论的基本内涵
二、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
三、“命时”决定论的理论缺陷
第八章 班固史学的二重性特征
第一节 班固史学二重性特征的形成
一、时代对于史学二重性的需要
二、班彪二重性史学的影响
第二节 《汉书》的“宣汉”旨趣与神意史观
一、历史编纂蕴含的“宣汉”思想
二、以神意史观解说汉朝统绪/30l
三、宣扬天人感应说
第三节 《汉书》的实录精神与大一统意识
一、从对司马迁史学的评价看班固的实录意识
二、“上下洽通”,最大限度地反映有汉一代的历史及其变易
三、直书不隐,不为汉讳
四、民族史撰述内蕴的大一统意识
第九章 何休的历史思想
第一节 “三世”说:何休的历史发展学说
一、“三世”说的理论渊源
二、“三世”说的基本内涵
三、“三统”说及其与“三世”说的关系
第二节 “天下远近小大若一”的大一统理想
一、何休对大一统形上义的阐发
二、何休对大一统形下义的阐发
第三节 “二类”说:何休天人观的表述形式
一、“二类”说的理论渊源
二、“二类”说的基本内涵
三、“二类”说的精神实质
第十章 苟悦的史学思想
第一节 荀悦的历史编纂思想
一、论历史撰述的作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秦汉史学思想卷)(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高鑫
译者
编者 吴怀祺
绘者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1078066
开本 16开
页数 39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88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2018-09-01
印刷时间 201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884
CIP核字 2017239936
中图分类号 K092
丛书名
印张 26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47
178
2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7: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