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十年商业领袖
内容
编辑推荐

CCTV财经频道权威评定,十年十人,引领中国经济之核动力!

厉以宁教授唯一推荐,多名经济学家联袂点评!

北大、清华、中欧MBA经典教案!

不论出身,只说成功!

本书辑录了在2009年获得CCTV“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大奖的十位商界精英的传奇故事。阅读本书,你可以看到他们对事业的喜爱和执著,对责任的担当和坚守,对发展的高见和坚持……正是这些卓越的品质,引领他们不断突破重围,引领变局,商赢天下!

内容推荐

本书辑录了在2009年获得CCTV“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大奖的十位商界精英的传奇故事。

马云开创了独特的网上交易模式,从而为阿里巴巴的发展指明路径;马化腾掌舵腾讯,改变了数亿人的沟通习惯;王石的理想主义和责任感,获得了当下人们的尊敬,造就了万科的成功……

阅读本书,你可以看到他们对事业的喜爱和执著,对责任的担当和坚守,对发展的高见和坚持……正是这些卓越的品质,引领他们不断突破重围,引领变局,商赢天下!

目录

序一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坐标 厉以宁

序二 呼唤:崭新的中国商业文明 郭振玺

1 “新商业文明”之门的开启者

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掌控自己的命运

风雨过后有彩虹

淘到你的宝

达摩五指——创立自己的品牌

如来神掌——练就自己的绝技

在路上

2 一个普通网民的中国网络梦

QQ传奇

释放梦想

变迁沉浮

积蓄崛起的力量

腾龙在天

3 叱咤金融

冬天不再寒冷

坚守心中的使命

华丽转身

创新从现在开始

独特魅力成就非凡人生

明天更美好

4 建筑未来

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倾听内心的声音

有舍才有得

坚持自己的路

5 帝国之路

寒冬中逆势成长

长青百年之思

迷雾中坚定前行的方向

万达帝国逐渐形成

一切都在变

6 转型之舞的引领者

没有最困难的时候

管理也是技术活

用行动来证明

风雨中与众同行

宁高宁的独家秘籍

7 鹰之重生

成就世界级企业

走向国际化

不走出去风险更大

遭遇行业变局

奋力自救

鹰之重生

转守为攻

百折不回头

8 企业界的管理大师

坚定目标,驾驭一切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

逐鹿全球

挑战仍将继续

9 老帅的新挑战

“乔布斯”再战江湖

远大的志向成就伟大的公司

联想异军突起

彷徨中前进

柳传志的领导艺术

该出手时就出手

10 大航海时代

扬帆起航

大幕开启:生死一线,大彻大悟

“赢”之道:凿刻战略航图

四进中南海

突破困境 扬名海外

传奇仍在续写

见证

寻找变局中的引领者

媒体“软实力”是推动经济的“生产力”

幕后的感动

如何更好地调动“谈话场”

尊享成功 感受奢华

纪录 2009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后记 我们寻找什么样的经济年度人物 许文广

附录 案例研究机构简介

试读章节

造宝记

在B2B上春风得意的马云似乎可以长吁一口气了,然而他又有了新的想法。三天没有新想法就心里痒痒的马云,脑海里又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狂想”——进军C2C。

坊间的很多传闻,都说淘宝的出现是被eBay逼出来的:eBay要进军B2B,阿里巴巴则选择了最好的防守方式——进攻。但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2003年的阿里巴巴,已经可以轻轻松松完成1亿元的盈利,坐拥日收入100万元。此时的马云又在重新思考“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古老但又常新的问题。我们前面提到过,中国的B2B本来就不同于西方国家的B2B,就亚洲国家来说,B2B并不是大企业之间的交易,很多是小企业或小业主的交易,收货的一端很像C。而C2C中,也有小商品批发针对普通顾客的情况大量存在,又像是B2C。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没有国外B2B和C2C间严格意义上的界定。马云说,互联网电子商务最终是要天下一家的,B和C之间的概念会越来越模糊。说到最根本的,谁在敲键盘?谁在电脑前面操作?都是人。区别只不过是,这个人代表的是他个人,还是某一个公司,或者是某一个机构。所以到最后其实是没有区别的。那么,阿里巴巴所做的B2B实际上是可以转型成为C2C的。因此,C2C是马云“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进一步延伸,只是不巧刚好在出生时碰到eBay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而已。

然后,马云发现eBay占有95%的市场份额,于是,马云“秘密造宝”的故事诞生了。2003年3月,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晚上,大部分人都没有注意到的一个异常现象发生了:就在他们中间,有十个伙伴陆陆续续,一个接一个地被人叫出办公室,之后就“人间蒸发”了。见不到人,听不到声音,偶尔在雅虎通上碰到公司的同事,他们也是支支吾吾、吞吞吐吐、讳莫如深。

此时,eBay已经正式入主易趣,强强联合。那个时候的eBay,是阿里巴巴强大的对手,甚至一般的员工都已经看到了对手对阿里巴巴的威胁。2003年5月的一天,阿里巴巴员工在内部网站上说,要警惕一个叫“淘宝”的网站,它与阿里巴巴极为相似,并且正在迅速地聚拢人气。20天后,淘宝迎来第10000名注册用户,但马云仍是“我自岿然不动”。

直到2003年7月,阿里巴巴才正式公开宣布淘宝是阿里巴巴公司投资的网站,并高调宣布,阿里巴巴投资1个亿,进军C2C领域。发布会的现场悬挂着巨大、醒目的宣传海报:“淘宝模式——中国行得通的电子商务”。

蚂蚁斗大象

用“生不逢时”来描述淘宝的诞生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淘宝刚刚诞生就面对着一个强大的对手——ebay。一场无声的战斗不可避免,最后,淘宝完胜。这场战斗被形容为“蚂蚁斗大象”,是阿里巴巴人津津乐道的阿里巴巴经典战役。

2002年3月,eBay以3000万美元购买易趣33%的股份。2003年6月12日,易趣通过其官方网站向外界正式宣布:全球最大的在线交易网站eBay,将向易趣追加1.5亿美元投资,并收购其余下67%的股份,实现对易趣的完全控股。2003年手握巨资的eBay女总裁梅格·惠特曼放言:18个月之内结束中国电子商务的战争。

于是,eBay大力加强市场推广力度,对淘宝实施围追堵截。返迫使淘宝不得不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将广告投注在小网站上,以避开eBay的封杀。此外,淘宝利用自己被eBay封杀的机会,将自己置身于挑战者的地位,这让马云和阿里巴巴一下子成为了媒体的追逐对象。随着网络的普及,免费的淘宝渐渐地从收费的eBay身上分割蛋糕。

2004年9月17日,易趣作出了一个决定:实现易趣国内平台和eBay国外平台的正式对接。但很快,问题重重。eBay操作模式的更替,使得习惯了国内网站业务模式的老用户感到十分不适应。十天后,易趣出现了老用户大规模搬家的现象。淘宝顺势“收留”了大量从易趣“搬走”的客户。2004年11月10日,淘宝网的会员数达到305万。

2005年10月20日,在eBay向易趣追加投资九个月后,阿里巴巴突然宣布:“向淘宝增资10亿元人民币”,并决定“继续免费三年”。

2004年11月,eBay又开始新一轮大规模的广告推广,但仍是回天乏力。

2006年4月,淘宝在中国的在线拍卖领域获得了72%的市场份额。

2006年5月,淘宝以67.3%的市场份额,大举超越eBay易趣(29.1%);淘宝注册用户达到1900万,已接近eBay易趣的2050万。

2006年7月,淘宝注册用户达到2250万,超过eBay易趣。至此,淘宝成为国内C2C市场在注册用户总数和成交额两层意义上的“双料冠军”。

2006年冬,eBay撤出中国,TOM全面收购易趣。

淘宝与eBay的战役虽然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角逐,但eBay在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淘宝抓住了中国商人和消费者的特点,不断满足客户的需要,最终自然会受到客户的欢迎。eBay仅依赖广告的狂轰滥炸,不但炸不死无处不在的蚂蚁,反而为蚂蚁们炸出了一片网上购物的沃土,为蚂蚁们打开了C2C之门。马云说:

“易趣在推广方面花的钱越多越好。如果易趣不花这个钱,不培育市场,那么培育市场的工作就得淘宝来做,我们就必须花这个钱;现在易趣把市场培育起来了,淘宝只需要赢过易趣就行了。”

而赢过eBay,杀手锏就是“免费”。用免费的产品和服务去吸引用户,然后再用增值服务或其他产品收费,这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普遍成长规律。也正是因为如此,时至今日,马云对淘宝的要求仍然是“不许盈利”。P15-17

序言

欣闻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出书,收录了许多中国商业经典案例,所以怀着一种期待。我曾在2008年获颁特别荣誉奖,今年又是“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的第十年,在我看来,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不仅仅是一种媒体行为,它还是媒体在中国经济活动中的一种参与和发挥影响之所在。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和世界对未来感到迷茫却又寄以希望的时候,“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立思考模式的参照系。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证明了西方世界的现实:这是某种形式的“经济达尔文主义”,适者生存;还可能是想给亚洲新兴国家一些教训。但2008年从美国华尔街引发的金融危机横扫全球后,美国首先遭受了重创,接着西欧也陷入困境,人们不再迷信西方世界的经济神话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是否应该进行独立思考?中国必须更加懂得照顾自己,走自己的路。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把这60年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是第一阶段的起点,我们经历的是“制度更替”,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1979年是第二阶段的起点,我们经历的是“制度调整”,即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03年,制度调整任务尚未完成,仍在继续推进之中,但我们已经开始走上第三阶段,即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立和谐社会作为前进的方向和建设的目标。

不可否认,中国经济与“西方道路”似乎渐行渐远,早已走上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只用30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至少百年的发展之路。30年改革开放历程由一系列让世人难以置信的数字组成,中国速度不容置疑。虽然我们正在转向新的发展方式,但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我们正在使本来还有些模糊的“中国道路”变得越来越清晰。

确实有必要对中国的商业案例进行总结,提炼出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这本书将为我们展现众多经济现象的细节,以及鲜为人知的商界传奇。我希望本书通过对一些经典案例的分析,能够描绘出中国经济的某种神韵,让读者感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精神力量。本来所有经济活动都是人的行为,“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评的是人,这本身就代表了一种价值观,或者说是一种时代精神。

现实离不开传统,未来是传统的创新。我相信中国人将在几千年传统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新路。本书所讲述的许多成功的中国商人在现代经济环境中,利用现代技术和思想,践行中国商业传统的故事,将给读者以启示。

最后,我衷心希望读者在阅读这本以财经和商业为主要内容的书籍之后,能够拥有一个更高的经济和文化的参照系。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著名经济学家 厉以宁

后记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今年已经是第十届了,十年磨一剑,我们一起见证了这个品牌的成长。令大家感到很欣慰和骄傲的是,被称之为最有专业品质和影响力的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权威性越来越大,成为了经济界的“奥斯卡”,每年的评选也成为年底大家所期盼的一件大事。

记得在创办“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时,我们用了一句形象的话来形容:“用人物的视角来追踪中国经济跳动的脉搏。”十年来,我们评选出的经济年度人物,有企业家、经济学家、政府官员,还有普通的平民。他们有着不同身份,来自不同领域,他们身上的共同特点,就是从各个侧面体现了当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和大事,可以说,他们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崛起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和标注。因此,媒体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称之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也就不足为过。

还记得在创办之初,一位媒体的同行跟我们说:这个评选评出的是大象级的人物,提供的是一个大象级的舞台。的确,每年评出的经济年度人物都站在经济领域的制高点,也站在整个社会的制高点,他们的话语权会对其他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形成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他们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又是主流价值观的影响者。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登上这个舞台?换而言之,我们寻找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年度人物?

可以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它体现的是CCTV作为媒体的价值观。

今年我们的评选标准是“创造力、推动力、远见、责任”,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洗礼之后,如果说中国企业在其中没有学到有价值的东西,那只能说中国企业白交了一场学费。可喜的是,更多的企业和企业家意识到了现实的残酷与存在的普遍问题,随之进行的将是深刻的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而这其中,创造力首当其冲。相比往年的评选标准,我们把“创新”变成了“创造力”,我们希望不仅是要有创新精神,更需要具有行动的力量,引领其它企业或行业前行,创造力是创新的升华,与创新一脉相承。

而创新这一评选标准,可以说十年来都没有改变,这一点在经济年度人物中越来越有体现。还记得2005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大奖的获得者,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说:“获奖后感觉奖不是颁给了个人,是颁给了所有在核心技术领域坚持自主创新的人们。”2008年,我们把创新奖颁给了比亚迪的王传福和“3G之父”李世鹤;2009年,我们又评出了两名创新奖——物联网的刘海涛和研究甲流疫苗的尹卫东;2009年,我们还增设了“十年商业领袖”人物评选。十名商业领袖,像柳传志、张瑞敏、马云等,能在这些年来勇立潮头,历久弥坚,他们更是创新的代表。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创新,我们才能从市场经济链条的底层爬出来,成为市场的引领者。

从2004年开始,“责任”一直就是我们的评选标准之一。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一个企业家的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我们曾经在网上做过一个调查,“你认为一名合格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不可缺少的是以下哪一种因素”,回答“社会责任”的占47%,排第一位。公众利益至上、国家利益至上,这是企业家社会责任的第一要义。而在经历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企业家责任不仅体现在提振信心,振兴经济上,还体现在安置就业,保持稳定上,更体现在一些公益事业当中。比如今年获奖的曹德旺和余彭年,还有获得今年“十年商业领袖”称号的王健林等,不管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企业,各方的“责任”表现得淋漓尽致。而2008年,面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责任”放在了标准的第一位。当年,中国首善陈光标和东方电气的斯泽夫一起获得经济年度人物大奖,他们也正是社会责任和不屈精神的深刻体现。  十年来,我们还一直推崇“阳光”财富,弘扬“绿色”财富,但同时,财富也不再是第一位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变得更加重要。我们每年都会评出非财富代表中国经济的发展的时代精英,如2001年以一个经济学家的睿智和良知获得经济年度人物大奖的吴敬琏,2002年揭露“蓝田神话”的刘姝威,2003年向总理直言讨薪的重庆普通农妇熊德明,2004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大奖的获得者铁面审计长李金华等等。今年,我们还推出了一名候选人——乙肝的维权人雷闯。他们都用行动倡导了诚信和公平,用智慧和举措赢得尊敬,他们不是富豪,却创造了整个社会的财富,他们没有大量的慈善捐款,却以自身的影响力,带动了社会走向和谐与进步。

同时,我们的评选标准还会紧扣当年的时代背景,比如,2008年和2009年,我们新增加了一个标准是“远见”。这个“远见”,就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之下,首先体现的是面对金融海啸。在这个“信心比黄金还重要”的经济寒冬,我们要寻找直面危机、高瞻远瞩、逆风飞扬的企业家,寻找引领我们迎接春天的力量,而不是像巴菲特警告的那样:不要等春天来临之后再来寻找报春的知更鸟。

我们每年的经济年度人物,都会有新的面孔,来自新的领域,可以说,也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比如在今年的年度人物中,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谭跃,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代表,在传统产业里探索出一条新的增长之路,不愧为出版界的领军人物。还有如新浪的曹国伟,作为新经济和文化传媒的代表,正如我们颁奖词所言:“写博客,戴‘围脖’,他不断刷新媒体的定义。借资本魔方,立门户方圆。十年弄潮,他勇立浪首。”

最后,借用一句话说:我们要脚踏实地,但我们也需要仰望天空。我们寻找敢于接受挑战、敢于承担责任的经济年度人物,我们更要寻找能引领大家前行的领导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十年商业领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CCTV财经频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061584
开本 16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4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38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64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