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德加/世界名画家全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德加,他一生孤独,不善与人交往的德加,是矛盾、冷漠与遁隐的组合。在他的艺术世界中,没有雷诺阿所强调的享乐与随和,也没有梵高的可怜或自我毁灭。他以冷淡而敏锐的观察,描绘出人物动作的瞬间印象,显现出鲜活的魅力。从东方艺术及摄影技巧中,德加学会如何表现不对称的效果,营造瞬间的动感。德加运用他喜爱的粉彩,描绘舞台布景的丰富层次及舞者透明优雅的舞衣。人物、灯光、背景皆能各得其所,发挥极致的色彩效果。

本书将德加艺术生涯的阶段及特色,以生动的文字配合精彩画作,完整地呈现出来。无论是《赛马场》、《芭蕾舞》、《洗衣妇》、《浴女》系列作品还是雕塑,都传达出一种旁观者的觉醒,一种冷眼看人生的态度,让我们进入德加的绘画世界中,体会他苦乐参半的人生真谛。

内容推荐

德加(1834~1917年)是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之一,从1874年参加第一届印象派展览后,除了第七届(共八届),每一届的印象派展览都有作品参展。他后期作品的精练成熟,使德加成为超越印象主义,向20世纪初叶现代主义探索的前驱画家。

本书将德加艺术生涯的阶段及特色,以生动的文字配合精彩画作,完整地呈现出来。

目录

德加的生涯与艺术

 安格尔的信徙

 历史画与肖像画时期

 纽奥良之行

 德加与印象派

 赛马场作品系列

 芭蕾舞作品系列

 重要的代表作品

 洗衣妇作品系列

 晚年生涯与浴女作品系列

 德加的雕塑作品

 结语

穿越岁月的力量:从德加晚期作品谈黄昏创作的激情

从德加晚期作品谈黄昏创作的激情

 黄昏欲念与艺术生命

 女人,就像是一种“动物”吧!

 失去性潜能的旁观者

 血肉之躯的必须存在

 记忆与生理的纵情负荷

 生命最终的撕裂与拉扯

 从生命的本能到不朽之路

德加的版画素描作品欣赏

德加年谱

试读章节

历史画与肖像画时期

由于祖父住在那不勒斯,姑妈住在佛罗伦萨,二十岁的德加就常到意大利旅行,有机会接触文艺复兴时期巨匠们的作品,也大大打开了他的艺术心灵。他不断习作,或直接描摹复制15、16世纪意大利的大师级画家的作品,为日后的历史画及肖像画作打下深厚基础。

1859年到1865年间,德加共画了五张重要的历史画作品。德加从不直接画出完稿,这些历史画作品也不例外,每一张画都有个别人物初步的、系列的铅笔或油画素描。1880年在印象派等五届展览中展出的《斯巴达的年轻人》是其中值得一提的作品。画题取材自希腊历史学家波塔克(Plutarch)的作品,主题简单、构图传统,叙述古代斯巴达年轻女孩与男孩们一起练武的情形。画中的斯巴达女孩正在向男孩们挑战,背景是旁观的斯巴达立法者泰卡加斯(Tycurqus)及一些年长妇人。全图用色细致,轻描淡写的如同素描。在x光显示下,女孩的脚曾被画家数度更改。但是德加所表现的作品形式却相当自然主义,画中没有古典主义的美丽或华丽修饰,也没有考古的求证,只是自然地描绘出强劲而充满活力的人物,女孩没有像原先铅笔素描中的传统头饰,也没有理想侧面的希腊式直挺鼻梁,反而像当时日日_可见的巴黎人,有着小巧可爱的狮子鼻。另外,德加更以孩子般未成熟的丑陋身躯,拉紧的姿势对比勾勒出年轻人好奇、大胆、聪明、挑衅的一面。

1861年的作品《建造巴比伦的珊美兰》则可看出德加对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及文艺复兴伟大成就的心仪。珊美兰是传说中的亚述皇后,也是巴比伦的创建者,总在一夜激情后残杀她的奴隶们。1860年,故事被改编成歌剧搬上舞台,德加深爱其古典素材的罗曼蒂克处理手法。此画沉静的构图有点像一幕戏剧,画中人物仿佛歌剧中的合唱团,站在舞台布景前。两张练习草稿《裸体的跪姿人物习作》及《穿衣的跪姿人物习作》都可明显看出受到安格尔及15世纪翡冷翠画派画家的影响。研究显示,整幅作品人物都来自德加广泛的四处取材,包括异国的和欧洲的,例如画中的马是源自帕德嫩神庙中的雕刻装饰。

德加似乎已经知道,所谓的“历史的画家”,那些承袭大卫、安格尔的画家和他的老师的艺术已经走到尽头,他不想再墨守成规。古典主义的技巧及构图训练,加上天生的敏锐观察力,德加替肖像画带来了新的天地,那就是强调即兴与自然。德加精确地抓住笔下人物的某种特别或者不特别的姿势动作,让人物在“如无人观看”的情形下,表现其内心情感或内在性格,完全没有传统肖像画中惯有的正式与拘束,是真正直接、亲近、鲜活而且自然的肖像画。

德加早期的肖像画对象多为自己或兄弟姐妹。事实上,德加很少雇用专门的模特儿为他摆姿势,也从未接受别人的委托而以画肖像赚钱过日子。他所作一系列的自画像,毫不夸张地写出自己不安的情绪及带着忧郁的容貌。其他如《穿官校制服的阿契里》,十八岁的弟弟也有一种相当自我的忧郁与沉默,虽然仍可看出安格尔的影响,却没有安格尔的冷淡,因为艺术家已经加入了自己的“共鸣”与感觉。

慢慢的,他的肖像画成为一种刹那间情景的述说,他也仿佛成为心理医生般,试着捕捉与整理画中人物的内在生命世界。

在《贝里里家庭》中,硬而垂直线条的背景,黑白衣服的断然分色,人物个个中规中矩,却与画中的光影、身体语言和互不相连接的凝视极不协调。1856年,德加到那不勒斯拜访他的姑妈而画下这张家庭画像。贝里里夫人脸色阴沉地站在她看起来古板而谨慎的女儿后面;贝里里先生坐在阴影中,看起来有点像跌坐在椅中,眼睛往下看而不愿正视他的家人;孩子脸上不清楚的白光线,桌椅的脚,甚至他突出一条腿的女儿,都把他和原本应该合而为一的家庭分开;而他黄褐色的衣服也与家中其他成员清晰的黑白相对。另外,画中以系列的长方形与人体的曲线形成对比,德加写出了父母与女儿间的一份紧张感,那并不是在说故事,只是捕捉住生活的某种片断。

《莫比里公爵与夫人》画的是德加最小的妹妹及其一位意大利的贵族夫婿。德加前后共画了两张同样的主题。1865年所画,现存美国华盛顿国家画廊的一张,公爵坐在沙发椅背上,夫妇两人仿佛正在客厅中聊天而突然面对旁观者,这“一刹那”是自然的、生动的,也十分直接。画中多彩的壁纸后来成为德加“浴女”系列作品中常见的特色。公爵夫人的裙子被擦去一大片,可能是德加后来因为不满意自己旧时的“杰作”。而1867年所画,现存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一张,夫妻俩轻松地坐在客厅中,公爵占据了画面主体,他的头、手、身体姿势都透露出掩藏不住的骄傲与自尊;夫人以手托下巴,双眼凝视,充分显出女性的害羞天性;两人在形式及感觉上都比前一张更加靠近。这也是婚姻的写照,男人自我而强壮,女人温柔却依赖。

《正在听巴甘弹唱的德加父亲》画中的巴甘(Pagan)是当时西班牙的歌唱家,常在马奈及德加的家中做表演。德加有意将两个人物形成对比,年迈、弯腰、听得出神的老人被放在画面右边,坐得直直的歌唱家则被置于旁边,吉他刚好把画面一切为二。全画着色不多,只有灰、棕、黄褐及白色,却能表达出这一瞬间两人不同的强烈表情。

1862年,德加遇见马奈,也认识了马奈的朋友,一位力主打破艺术与日常生活间的距离、在早期自然主义及写实主义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小说家、艺评家艾德蒙·德伦(Edmond Duranty)。德加在1879年为他画像,并于第五届印象派画展中,将此画献给画展开幕后九天去世的德伦。《艾德蒙·德伦的画像》非常生活化,坐拥书城的主角人物,手及身体都传达出一种沉思的智慧,用两只手指头压住太阳穴使人想到其平常习惯性动作。全图用色鲜明,胡子上的绿斑点,手上的黄、紫色,其重视人物情感与动势的描绘,都可看出德加对德拉克洛瓦的心仪与影响。

《狄也哥·马荷得利的画像》也是德加1879年的作品。画中人物是意大利雕刻家,在巴黎工作,德加喜欢到他的工作室中和他讲意大利文。德加以为画家与“模特儿”间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共鸣,透过这种关系才能衍生出细腻、温柔的洞察力。不过这并不表示画家不能对其所观察到的人物个性特征表达批评或讽刺。此画的视点被提高,马荷得利被安排在一边,坐在零乱、无秩序的“每日生活”中,在纸堆旁沉思。这是在家中,轻松、自在,一点也不正式的工作环境。地上乱丢的拖鞋暗示了主人粗枝大叶的性格。马荷得利胖嘟嘟的身躯与平的桌面、沙发的圆弧形都成对比,艺术家技巧、鲜明地传达了马荷得利与德伦紧张性格的迥然不同。

《爱斯蒂·姆森·德加的画像》共有三张,画中人是德加弟弟雷的妻子。现藏奥赛美术馆的那张,苍白、纤弱的盲眼女人,“拥”在椅子和墙壁间,几乎被一旁多彩、新鲜、伸展的植物所威胁。而另一幅现藏于华盛顿国家画廊的作品却正好相反,画面充满安定与喜悦,正在听音乐、喜欢歌剧的爱斯蒂,张开着没有视力,不注视观者的双眼。盲的孤独被女性的妩媚弱化了;她的脆弱在精致安排的光线,白、灰、浅玫瑰红的温柔色彩中也被安抚了。

德加的肖像画还有一个本质特色,那就是他总在有意无意间表现出的社会阶级色彩。也许是因为来自贵族的富有家庭,接触到的人,看到的东西或高级房子,总不免使他追求高雅、气派或高贵的色调,难怪德伦就曾讥笑他是位“正成为上流社会一分子的画家”。

1870年后,德加已经很少画肖像画。普法战争爆发时,他曾入伍当炮兵两年。退伍后,他发现自己原来所熟悉的社会已不复存在,他开始寻找新的画题,也开始发现了“现代”巴黎人生活中迷人的一面。  P12-17

序言

德加(Edgar Degas 1834~1917年)是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之一,从1874年参加第一届印象派展览后,除了第七届(共八届),每一届的印象派展览都有作品参展。在他去世七十九年后,英国伦敦国家画廊和芝加哥艺术协会于1996年推出“德加——超越印象主义”的巡回大展,以德加五十岁以后的百幅作品,论证他后期作品的精练成熟,使德加成为超越印象主义,向20世纪初叶现代主义探索的前驱画家。

德加出身于富裕的银行世家,中学毕业后学过法律,然而他却为艺术陶醉,于1855年进入巴黎美术学校,安格尔的信徒路易斯·拉蒙是他的老师。这一年德加拜访年迈的安格尔,分手时安格尔留给他一句画家的忠告,德加从此努力为素描开拓新路。他到意大利临摹普桑、贝里尼、提香和荷巴因名画,初期描绘色彩重厚的历史画。1865年以后转向现代题材,赛马场景象、浴女、熨烫衣物女工、咖啡店、芭蕾舞者等都成为他喜欢作画的对象。他常在后台和包厢里观察对象,描绘芭蕾舞瞬间的动态。而在他所画的许多熨烫女工的作品中,熨烫女工显示出一副专心工作的神态,说明了德加善于捕捉生活中美的能力,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身边人物的同情。

1872年秋,德加和自己兄弟赴纽约,又到纽奥良,画了一幅他舅父办事处内的景物《棉花交易》,描绘职工忙碌工作气氛,与他洗衣女工的题材风格相近。19世纪80年代后,德加特别喜画浴盆裸女,从现实印象出发,摒弃同时代的画家还不能完全克服的古典主义的传统,力求表达裸体的外形,排除了美化的成分,致力于过去绘画上尚未反映过的缩影和动态之探讨。因而后世学者认为德加是一位超越时代的艺术家。

德加晚年视力衰弱,难以作画,改以蜡和粘土作了多达一百五十件雕塑,题材则多以舞女和马为主,而且多为小型手捏雕塑,姿态变化万千,他曾痛苦地把这些作品谑称为“盲人的工艺”。

德加曾说:“人们称我是描绘舞女的画家,他们不知道,舞女之于我,只是描绘美丽的丝织品和表现动作的媒介罢了。”他对一个独特的动作的选取确实使我们为之所动,而他画中的光线、色彩、笔触都使观者为之眩目。他的画面注入现代都市生活的节奏,重视线的运用,造型清晰明确,富有韵律感。虽然德加没有直接的学生,但是他对同时代的人影响甚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德加/世界名画家全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政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431416
开本 16开
页数 2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5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05.1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30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8: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