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十四岁台湾少年的“儿童档案”中,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他的表现都是一等一。
其中,没有他五年级以后的纪录。他同期的笑容和档案,一起消失。
这是一个怎样的成长故事?
背后,又是一个怎样的教育困境?
老爸决定放掉所有预定的行程,陪儿子走过一段难忘的心灵康复之路。
吴祥辉编著的《我是被老师教坏的》讲述了这么一段教育故事。
图书 | 我是被老师教坏的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一个十四岁台湾少年的“儿童档案”中,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他的表现都是一等一。 其中,没有他五年级以后的纪录。他同期的笑容和档案,一起消失。 这是一个怎样的成长故事? 背后,又是一个怎样的教育困境? 老爸决定放掉所有预定的行程,陪儿子走过一段难忘的心灵康复之路。 吴祥辉编著的《我是被老师教坏的》讲述了这么一段教育故事。 内容推荐 曾经拒绝参加台湾联考、冲击教育体制的吴祥辉的小儿子培正面临教育困境。然而,他并没有让儿子走上自己当年的道路,而是将其送入宜兰县“人文国中小”,陪儿子踏上两百多天的亲子“高尔夫球之旅”。 他以儿子的成长经历写成《我是被老师教坏的》,道出扭曲的升学主义一元思想,如何扼杀教育食物链中的弱势群体——青少年,分享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之道无他,爱和榜样而已”。 目录 自序 代序 序篇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完结篇 后记 培正妈妈如是说 试读章节 非常明显地,他的功课一落千丈,朋友激增。敢呛老师的,被老师憎厌的同学都成为他的“好朋友”。他们那伙孩子如此称呼自己的班导师:“屁”一个。“那个屁啊!” 现在他已经会苦笑地说: “他是个敢做不敢当、会撒谎、喜欢侮辱学生的老师。” “现在我学会了。自己不乖,不要把错怪到别人身上。” 五年级下学期,家里替他转学,远离不再让他快乐的学校。新学校接手的林老师兢兢业业,却得面对一个“总是抱怨和迁怒”的孩子。没想到,老师也会成为上一位老师的受害者。 真正的噩梦从七年级开始。故事发生在宜兰一所著名的私立住宿学校。事隔一年,迁地为良后,他已能坦然面对。 “我问他,我戴个戒指也不行?事情就这么大?”他顶撞学务处江主任,学务处当年称为训导处。 “谁叫你是一。八的。”主任说。 “一。八是怎样啦?就不是人吗?”他直接呛回去。 这私立学校按入学考试成绩分班。虽然,对外都说常态分班,但是,校长、老师和同学,都知道真相。私下里也互不隐瞒。数资班、英资班和全资班都有。 “我们学校现在很多人读,宁缺勿滥。你们一。八的几个问题学生,给我小心点。我会天天盯着你们,找到机会就会让你们走。” “干你娘!”十三岁的孩子当场发飙。结局是小过两只。这是“念在初犯,从轻发落”。按校规,侮辱师长记大过一只。 这样的反应很不成熟。但是,面对这种可恶的师长,十三岁的孩子还能有什么成熟的反应?他妈妈说的话最经典:“儿子,你这样反应,让我很担心。但是,你如果不反应,妈妈会很伤心。可以让我不要担心、也不要伤心吗?” 我请他把过去七年学生生活中的“恶师”,列个“排行榜”。他说只有两个。连五年级的班导他都淡淡地略过。这位学务处江主任被他评为首恶;排名第二的恶师叫秃头,他总管教室和宿舍之外的地盘。 他举一个和他同伙的崔姓学生,在餐厅遇到秃头的例子。 “安静,不要讲话,不要走动。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秃头说,“在餐厅我最大。叫你们做什么,你们就照着做。” “需要这么臭屁吗?”崔同学小声说,却被秃头听到。 “站起来。”秃头咆哮着,“你不服气吗?你想怎样?” 崔同学拿起餐盘,往秃头砸过去。餐盘上的食物散落满地。记大过一只。 当然,这都不是单一事件,而是早已冰冻三尺。师生之间互相憎恶已久。 现在,他说着说着,毫无怨气或怒气,神态和语调都很轻松。 “学校大,又漂亮,制服也很好看。篮球场很多,篮筐都是新的。教室开冷气,桌椅很新。他们给学生最好的读书环境。” “可是,我们的心里什么也没得到。” “高段班有错,大事可以变小事。高段班当然没有小事。低段班小事绝对是大事。他们看人处理事情。”高段班是成绩好的班。低段班是成绩差的。成绩歧视是这个学校的体制运作本质。 “有别班的老师这样跟全班说,没办法,既然在这学校教书,就要遵照学校的规定。希望大家能够配合老师,给老师一个面子,赏老师一口饭吃。” P8-9 序言 “我鼓励你把这些故事写出来。我会帮助你。你想知道学校发生什么事,我都会说给你听。”十四岁的少年这样告诉他的作家父亲,“让那些没有信心、不快乐的小孩知道,有个作家在关心他们。对他们会是很大的鼓励。” 他的动词和心愿都很特别。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这本书终于完成。 他想激励同侪的赤子之心,但愿我能多少替他实现一点点。 后记 《芬兰惊艳》和《惊叹爱尔兰》相继出版,两本书的序中都预告下一本“国家书写”是乌克兰。 好朋友们又有新话题:“不晓得你那么喜欢兰。” 他们的教育程度都比我高,可是国语没学好。兰是土地“Land”的音译,他们却发音成闽南语的生殖器。他们为好朋友做下新定义。原来,好朋友就是:没水平却还让您很喜欢的人。 还有的好朋友更烦人。“三兰写完,第四本是不是要写你们宜兰?” “国家书写”能扯出宜兰?真不简单。又不能骂他们:“你们烦不烦?” 这本“培正历险记”,算是“惊险宜兰”和“惊喜宜兰”的综合体。这下子好友们的大话又保证说不完: “不会写宜兰?现在不是写了,吗?不只写,还急着写,才写完两兰,就写宜兰。话不要讲太早。年纪不小了。” 算了。好朋友一场,我就不说:“未卜先知有时只是瞎猫碰上死老鼠。” 人生好像处处充满着意外。然而,许多看似意外,冥冥之中却自有逻辑。只是,事没临头,难有先见之明而已。《芬兰惊艳》第192页的开头说:“人生充满不可预知的逻辑。”正是我对人生命运的体会。 培正转学到“人文国中小”,纯属偶然。这本书的写作也完全不曾在我的意念或计划中出现。但是,两件事都一点也不“意外”。1975年写出《拒绝联考的小子》的人,2008年写出这本书,意外吗? “拒绝联考的小子”,把他儿子转到一个不重视考试成绩的学校,意外吗?还是逻辑分明? 串起这条命运逻辑线的正是《芬兰惊艳》和《惊叹爱尔兰》。这两本书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我受邀到各级学校、主管机构、社团或私人企业的演讲,两年里已达186场。无论邀请单位原先默认的主题为何,两本书中有关教育问题的表述,都成为演讲后询答的重心。台湾教育带给孩子、校长、老师和父母的疑惑和苦闷,竟然是如此地深切和普遍。无助心灵的深沉召唤,正是“意外”写作这本“真人真事”的“不可预知的逻辑”。 培正的照片让我想起广告上“整形前”和“整形后”的对照组。如果您觉得他还“貌美,气质佳”,就表示他的“心灵整形”相当成功。 孩子像小树,禁不起狂风暴雨。教练像三角架,支撑小树直直地长高。 “你一定会打得比我好。我对你有信心,很快就可以看到你打七字头了。”陈教练对培正说,“你没打比我好,就是我的失败,也是你的失败。” “教练,很简单啊,你就故意打九十几,我就打得比你好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我是被老师教坏的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祥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64938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8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14-11-01 |
首版时间 | 2014-11-01 |
印刷时间 | 2014-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8 |
CIP核字 | 2014207623 |
中图分类号 | G78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7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