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王昭君的女儿(匈奴帝国的外交使节)
内容
作者简介
王西萍,作家、影视剧编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当代》《上海文学》《峨眉》《新生界》《草原》《山丹》等文学杂志发表了《红月亮》《奶奶的黑太阳》《皇冠的故事》等一系列家族题材的中篇小说,并结集出版了中篇小说集《胭脂地》。另出版了《王昭君和她的儿女们》、《走西口》(合作)、《麻辣女生》、《在中考前的日子里》、《安格拉山谷之谜》等五部长篇小说。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童年
第二章 单于之死
第三章 美女与少年
第四章 婚嫁
第五章 第一次入汉
第六章 裂隙
第七章 第二次入汉
第八章 一只公鹿引发的战争
第九章 第三次入汉
尾声
精彩页
韩将军记得,云初次来到他这里时,还是个四五岁的毛丫头,他故意逗她道:“哎呀呀,这是谁家的、r头啊?”云嫩声道:“小女姓栾缇氏,名云,我是宁胡阏氏王昭君的女儿,大家都叫我伊墨云。”韩将军又问道:“你到我这里做什么来了?”云规矩地答道:“我就是想来看看。”韩将军笑道:“云公主莫不是喜欢上了我这里的什么东西?”云说:“云想看看伯伯这里的那些竹条子,可以吗?”韩将军听了哈哈大笑,夸道:“你这个鬼精灵的小丫头啊!”
此后,云就喜欢上了韩将军毡帐里的那些书简。开始时,云对书简上那些曲曲弯弯的文字很是好奇,于是就请教韩伯伯,时日久了,韩将军则有意无意地成了云的启蒙先生。几年后,云几乎翻遍了韩将军所有的书简,她也成了单于庭后宫最有学问的公主。韩将军看到云如此好学,托人从长安带来了更多的书简,云欣喜地钻进那堆竹简中,一看就是一天,安静得像小猫儿一般。
昭君对韩将军心存感念,这天她招呼如琴等几个侍女,穷其所有做了一桌汉家菜肴,她说要好好谢谢韩将军呢。说是汉家菜,也仅仅是貌似而已。匈奴北地没有那么多的时鲜蔬菜,如琴等人就在草地上薅些野蒜、野百合,再采些野菌子,凑合着做了一桌菜,特意请了韩将军过来品尝。
韩将军在匈奴这些年虽说已经习惯了衣毡裘、饮乳酪的习俗,可平心而论,也是无奈。就一个游子而言,家乡的山水从他落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融入了他的骨肉,说不想家,那是假话。于昭君而言,亦是如此。
看到韩将军走进来,昭君笑着说:“将军,有奈无奈呢,您且将就着用吧!”
韩将军望着那一桌菜肴,赞叹道:“好,甚好!”
昭君说:“将军您尝尝,这菜的味道可中意?”
韩将军迫不及待地夹了一筷子菜送人口中,边品尝边赞道:“好,甚好!”
那一餐饭食韩将军吃得极惬意,倒不是这一桌汉家菜做得有多地道,关键在于这是家宴啊!雕陶莫皋是多么聪明的单于,他借故单于庭有事需要处理,笑呵呵地走了。餐桌上只有昭君和她的两个女儿,再就是韩将军。儿子伊屠智牙师已经十一岁了,一早就过来对母亲说他要和九哥舆一同出去骑马,昭君便由他去了。
昭君说:“今天是我请娘家人在一起用餐,就不讲究什么了,来来来,如琴,把你那几个姐妹都叫来,大家都是亲人,都入座吧。”
大家都入座了,只有云站在一旁,笑吟吟地望着大家。
昭君诧异道:“云,你怎么……” 云轻声道:“母亲,今天就让云儿来服侍大家吧。既然是家宴,在座的不是云的长辈就是云的妹妹,让云来照顾大家恰恰好,母亲,云儿责无旁贷。”
韩将军望着云,笑道:“云儿知书达理,假以时日定然是匈奴女子中的翘楚。”
昭君笑笑说:“承蒙韩将军几年来对云儿的悉心教诲,昭君这里谢过将军了。”
韩将军对昭君说:“我们汉家有句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你的这个云儿啊,心思缜密、做事沉稳,小小年纪就博览群书,将来可勘大用啊!”
昭君心中喜悦,嘴上却道:“将军说笑了,一个女孩儿家,难不成还有安邦定国的本事?”
韩将军不语,疼爱地望着云,捻着胡须呵呵地笑着。
昭君说:“韩将军,云自幼就在你的书房里腻着,你待她如自家孙女儿一般,如此夸她,自然是你偏心了。”
韩将军笑道:“那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不知什么时候,昭君的小女儿金珠偷偷地溜了出来,她知道如果父王不在单于庭议事的话,此刻就一定在草地上骑射。“金珠”是小女儿的乳名,她的全名是栾缇氏当。匈奴的孩子三岁就可以在马背上驰骋,金珠已经六岁了,她觉得自己应该是个老骑手了。昭君每回看到小女儿骑着小红马在她面前耀武扬威走过时,她就纳闷,个子还没有马腿高呢,天知道她是怎么爬上马背的。
P4-5
导语
昭君出塞是我国历史上体现民族友好的重大历史事件,不仅促进了汉朝和匈奴较长时间的和平相处,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王西萍著的《王昭君的女儿(匈奴帝国的外交使节)》从另外一个角度丰富了昭君文化的内涵,并将其研究层面提升到一个新的文化角度。云是王昭君和复株累单于的大女儿,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就把维护匈汉和平当作自己毕生的追求。作为一个匈奴女子,她承袭了母亲王昭君关于汉匈和平的理念,她是唯一一个被写进《汉书》的匈奴女子。
序言
两千多年来,关于王昭君的文学艺术作品很多
,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不同心理对王昭君及出塞大
多写得哀怨凄切,或者写得壮怀激烈;王西萍的这
部长篇小说主要将笔墨放在了她出塞之后,写王昭
君在匈奴的生活,写她与两任丈夫间的情感,写她
与匈奴人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写她和她的儿女们
为了巩固汉匈和平呕心沥血、奔走呼号的悲壮历程
。这应该是昭君文化形成的主要过程。
王昭君的生活范围横跨汉匈两地,汉文化和匈
奴文化的结合更加丰富了王昭君的阅历,这使得她
的精神境界有了一个质的升华。她的美丽,她的聪
颖睿智,她的宽容大度,她的母仪天下,历经两千
多年的时光而不褪色,使她成为中国古代最具魅力
的一位女性。作为一个朴素善良的汉家女子,王昭
君不忍两国百姓惨遭战争涂炭,希望汉匈和平、百
姓安居乐业。基于“匈奴是自己的婆家,汉朝是自
己的娘家,手心手背都是肉”这样一个朴素的理念
,她一生都在为汉匈之间的和平做事,从青年到老
年,从不自觉到自觉……在经历过痛苦、死亡、天
灾、人祸之后,王昭君最终完成了她由一个普通浣
纱女到和平使者的蜕变。
栾缇氏云是王昭君与复株累单于的大女儿。受
母亲的影响,还在童年时期栾缇氏云就对和平与战
争的话题非常敏感,渐渐长大之后她亲眼看到:由
于母亲当年的出塞和亲,如今匈汉两国“边城晏闭
,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黎庶忘干戈之役”。云
决心要像母亲那样,要把维护匈汉两国间的和平作
为自己毕生的使命。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栾缇氏云与她的丈夫右骨
都侯须卜当作为匈奴的使节,前后三次入汉维护和
修补出现裂痕的匈汉关系,最终以身殉国。作为一
个匈奴女子,云承袭了母亲王昭君关于匈汉和平的
朴素理念,她是唯一一个被写进《汉书》的匈奴女
子。
昭君出塞是我国历史上体现民族友好的重大事
件,不仅促成了汉朝和匈奴较长时间的和平相处,
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围绕昭君出塞形
成的文化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直
至今天仍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进一步提升
、发掘、发展昭君文化的内涵,不断弘扬、传播昭
君文化就成了历史赋予我们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此,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策划
并出版了《王昭君的女儿——匈奴帝国的外交使节
》这部长篇小说。小说从另一角度丰富了昭君文化
的内涵,并将其研究的层面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几年来,昭君文化研究在传播昭君文化的同时
,做了许多具体工作。我们的艰辛付出在人与人之
间、地域与地域之间架起了一座精神的桥梁,使民
族团结与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一带一路精神得以融合
,使昭君文化的传播得以发扬光大,越走越远,越
走越高。
内容推荐
栾缇氏云是王昭君与复株累单于的女儿。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就对和平与战争的话题非常敏感,渐渐长大后她亲眼看到:由于母亲当年的出塞和亲,匈汉两国“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黎庶忘干戈之役”。云决定要把维护汉匈和平作为毕生的使命。
在王西萍著的《王昭君的女儿(匈奴帝国的外交使节)》中,她与丈夫前后三次入汉维护和修补出现裂痕的汉匈关系,最终以身殉国。本书以一个女人的角度去解读王昭君和她的女儿的一生,记述了她们在匈奴的生活、她们的情感,以及为了巩固汉匈和平呕心沥血、奔走呼号的悲壮过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王昭君的女儿(匈奴帝国的外交使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西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5511472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2
出版时间 2018-07-01
首版时间 2018-07-01
印刷时间 201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42
CIP核字 2018149342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内蒙古
239
169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8: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