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谢谢青木关(男孩章诗宁1940-1941的日记)/雾都郊野系列长篇小说
内容
作者简介
谷应,女,1937年生,祖籍贵州安顺。195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同年分配到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五年后执教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1970年调天津文化局,先后任《天津文学》《新港》《小说导报》编辑。现为天津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其半数作品以困境中的少年儿童为主人公,《空心孩子》《危险的年龄》《白魔祭坛上的童男童女》《中国承诺》是其代表。崇尚生活美与艺术美是她另一部分作品的主调,以中国新音乐先驱聂耳为主人公的长篇传记小说《从滇池飞出的旋律》、集56个民族儿童手工图片与采风散文为一体的读物《中国孩子的梦》则是这类作品的代表。
后记
都说小小孩儿不记事,七八岁以后才长记性。
这话在我似乎不灵验——我不单记得做小学生时
候的许多事情,还记得做小学生以前的许多事情。
落生在“七七事变”前夕,母亲怀抱着我从北平
逃难到昆明,两岁又随父母从昆明转重庆直到抗战胜
利,对重庆的记忆虽是八岁以前的“碎片记忆”,却
是终生的记忆。有时候自己都纳闷——大学里得了“
丢三忘四小阿姑”绰号的人,怎就丢不掉忘不了几十
年前那些娃娃事孩儿戏呢?
最忘不了的是雾都郊外随父母住过的那些地方和
那些地方的人。
我记得青木关雾蒙蒙的乡下院坝、竹林、水田、
池塘、集市,还有关口山坡上终日响着乐歌的那片草
房子……我记得距离青木关不远的歌乐山,记得那里
有伤兵医院……记得距离歌乐山不远的沙坪坝,那里
有许多学校许多办公事的场所还有电影院,那里雾蒙
蒙的的江岸能听到纤夫喊号子……
我记得母亲任教的学校在残破的莲花寺老庙里,
后来迁到名叫“山洞”的小镇……我记得雾蒙蒙的“
山洞”,记得我读书的“林园小学”,记得学校旁边
那条很长很长的319国道,记得行驶在它上面的“锅
炉老爷车”……
我记得不少生活在那些地方的人:姨妈姨爹、表
兄表妹、邻居大姐姐和乡里小玩伴,记得苦命的奶妈
,记得钟南校园里几位有趣的老师学生、小学校几位
有趣的老师同学……我记得前线回来的军官姑父,记
得身穿夹克衫的飞虎队小伙子,记得一批又一批伤兵
……我记得在日本飞机无法丢炸弹的“雾季”,孩子
们跟着大人去看“雾季公演”、“雾季展览”、“雾
季比赛”……
幼儿心中的那些“重大事件”我记得:遭车祸阿
弟伤了脑壳;小表哥的蚕儿在鞋底下阵亡;饿狗夺食
伤了阿妹屁股蛋;老和尚教认方块字;孤儿院孩子还
有后山坡土屋里的残疾儿……当然我记得抗战胜利灯
火通明的狂欢之夜……
林林总总,这些幼儿记忆碎片几十年萦绕心头,
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这般顽强地跟随着我。步入文学圈
,不由自主写出《忘不掉的青木关》《草纸小书》《
大娄山车祸》等几则散文,略感慰藉的我此时才发现
,埋藏心底的记忆碎片是要得到宣泄方得安稳的啊—
—做“散文集”的念头就此萌生。
想写,却一直未动笔,直到全民抗战为各大媒体
关注的新世纪到来。
2015年春末,年近八十的我终于鼓足勇气去了重
庆。近两个月走访查找请教,对抗战时期的雾都有了
较深层较理性的认识:八十年前,三十万人口省辖市
肩负起沉重历史使命。扛承着五年半“无区别轰炸”
的、这匹吃苦耐劳坚韧不屈战斗精神高昂的“抗战黑
马”,被誉为“二战期间与华盛顿、伦敦、莫斯科齐
名的英雄城市”不足为奇……
我终于醒悟了:儿时记忆碎片长年萦绕心头,是
因为那段生涯具有极特殊的历史背景,时光已将它凝
为挥之不去的“重庆情结”了啊!醒悟过来,原先的
“散文集”设想便跃为“小说集”构思。我认定运用
小说虚构技巧拼接记忆碎片,将更具可读性。
写得艰难,但我努力着——努力将它拼接成一部
“写给现在的孩子和过去的孩子”、传递“全民抗战
精神”的好看的读物。
令人鼓舞的是,“拼接”得到众多老朋友新朋友
的鼓励。
首先是龙庆四妹。四妹姓乔行四,其母是我母亲
的挚友,其父是钟南校长。因了母亲任教的学校原型
贯串“雾都郊野”全系列,因了校长一家原型多处显
现,我必须与定居美国的乔门后人做沟通,“乔”与
“钟南”在书中是否更名换姓,也请他们拿主意。四
妹继承父志,在美国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同时情牵中
华,在国内推展ESS项目也有三十年了。她回复道:
“不必更换,就让‘乔’和‘钟南’在书里留一点痕
迹吧。”这里要告诉四妹:走访莲花寺和山洞,听到
乡里老少夸赞钟南夸赞乔校长,看来,“乔”和“钟
南”不只留痕书中,更留在了当地。
还有许多来自八方的帮助支持。
母校四川美院校友们给予食宿行车诸多照顾。重
庆市档案馆,沙坪坝区教委,青木关、山洞、大足、
曾家等几处乡镇政府,天津南开、重庆南开(并喻娴
乐、罗明琦、涂宗涛等前辈校友),皆给予查寻资料
组织座谈诸多方便。
天津张伯苓研究会为本书请到伯苓先生嫡孙元龙
先生作序,并提供南开学校大量历史图片;重庆抗战
史研究专家廖庆渝先生几年来有求必应资料不断;中
国社科院心理所陈雪峰博士为本书做“心理创伤”咨
询;中国交响乐团马育弟先生、中央音乐学院赵惟俭
教授为本书提供青木关“音乐山”难得的细节;四川
音乐学院朱宝勇教授为本书提供民歌民谣……得到的
帮助太多,篇幅所限就不一一列举了。若无外力支撑
,我这耄耋老妪是难以完成“雾都郊野”的啊!
住笔之际,谨对来自八方的援助致以衷心感谢!
作者2018年5月
于天津华苑家中
目录
正文
精彩页
刮妖风一样的狞笑
直到现在也闹不清这可怕的恶魔究竟是什么。只知道“它”跟刮妖风一样的狞笑搅在一起,只知道膏药飞机来了“它”就来了……
是在衡阳铁路员工宿舍我们住家的山坡上第一次听到刮妖风一样的狞笑。
膏药飞机丢下炸弹飞走了,大家从防空洞里出来,只见山脚下小镇子成了一片火海,山坡上三排铁路职工宿舍变成了燃烧的废墟。我们的家,我们原先熟悉的一切荡然无存。
拎着包袱的来喜婆扶着妈妈,妈妈怀里睡着落生十七天的细妹,我和大妹诗衡跟在后头。妈妈呆望着废墟,身子软绵绵地就昏死过去,一股紫色的血顺着她的腿杆往下流……来喜婆慌忙抢上前抱起细妹。我和诗衡只会大喊大哭,我们哭喊着扑到妈妈身上……
昏死过去的还有两位婶婶三位奶奶一位爷爷,都是职工宿舍里的住户。突然变成瓦砾堆的山坡上,满是女人孩子的哭喊老人的叹息和男人的咒骂。
就在那个时候,我隐隐听到刮妖风一样的狞笑声在燃烧的瓦砾堆里游窜,我还隐隐听到废墟深处的呻吟。
呜嗷……呜嗷……那是爸爸的风琴啊!
呜嗯……呜嗯……那是爸爸的留声机啊!
留声机和风琴是我们全家的宝贝。爸爸从旧货店带回它们的那天,我和诗衡就给它们起了名字,一个叫“章诗留”一个叫“章诗琴”。这样,留声机就成了我和诗衡的“诗留哥哥”,风琴自然是我和诗衡的“诗琴姐姐”。它们给全家带来过很多很多快乐……
现在,诗琴姐姐被火焰熏烤着,她漂亮的棕色木壳该是烧煳了冒着烟?现在,诗留哥哥被压在垮塌的房顶下面,他漂亮的银灰转盘该是被压碎了?
呜嗯呜嗯……呜嗷呜嗷……它们就要死了啊!它们是在向我们做最后的告别啊……
我大哭起来,嘴巴里喊叫着诗留哥哥诗琴姐姐。诗衡跟着我一起大喊大哭。那时候我还能够大哭大喊,那时候我还没有丢失我的声音……
燃烧的瓦砾堆里我又隐隐听到了刮妖风一样的狞笑声。
模模糊糊地感觉到……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刮妖风一样的狞笑声。那笑声虽然隐隐的,但我已经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它”了。听得到却看不见.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
在我们住家的山坡上听到的狞笑声让我想起青面獠牙的恶魔……只有恶魔嘴巴里才会发出刮妖风一样的笑声。
从那时起,模模糊糊地就觉出那恶魔跟着我。当三排宿舍里的大人孩子离开变成废墟的家,跟随工会派来的魏自强领队和秦小芳助理撤离时,那恶魔就跟着我。
领队小魏叔叔向大家宣布:我局员工家眷将前往滇越铁路局所在地昆明。先坐火车到柳州,之后搭汽车转贵阳再转昆明。小魏叔叔说局里研究过,这是最佳撤离路线。
当小魏叔叔和小秦阿姨带领大家走下山坡,模模糊糊地,我觉到那恶魔就在近旁,并且混进了涌向火车站的人流中……
妈妈晃晃悠悠地走着,妈妈怀里睡着细妹。我一只手扯着妈妈的衣衫角,一只手领着大妹诗衡。来喜婆背着篾兜,篾兜里装着废墟里头刨出来的东西:一床焦煳了半边的棉毯、一口瘪了半边的小铜锅、一把断了柄子的木瓢和一只压扁了的搪瓷杯……篾兜里还装着可以撕给细妹做尿片的破床单。这些就是我们离开衡阳时的全部家当。
挑着行李扛着箱子背着娃娃,独轮车上坐着老爷爷老奶奶,数不清的人从四面八方涌向火车站,几千只几万只脚围住了趴在铁轨上的火车。有的人往车门里挤有的人往车窗里翻有的人往车顶上爬……所有的人都希望火车带他们离开。我知道所有的人都跟我一样,希望跟火车去到没有恶魔的地方……
什么地方才没有恶魔呢?其实它已经跟来了。模模糊糊地,我觉到它已经上了火车。
火车驮着太多的人太多的东西,喘着粗气顺着铁轨慢慢爬行。我不知道那恶魔想干什么……直到听见车顶上传来惨叫。
是在漆黑山洞里惨叫……天哪,趴在车顶上的人被掀落了呀!
一个老公公捶着胸脯喊“阿贵——阿贵——”,一个奶着娃娃的年轻媳妇尖声叫喊“娃他爹呀——”,老公公的孙儿阿贵在车顶上,年轻媳妇的男人也在车顶上……好多老人的儿子孙子、好多女人的丈夫兄弟都在车顶上。车厢里一片哭喊。
惨叫声哭喊声中,模模糊糊地,我听到那恶魔在车顶上狞笑……P12-15
导语
谷应著的《谢谢青木关(男孩章诗宁1940-1941的日记)》是一部以抗战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以男孩章诗宁的日记形式,描写了他和家人在抗战中,颠沛迁徙,从南京辗转来到了当时的陪都重庆。半路上,妹妹的不幸去世,日本人飞机的可怕轰炸,对小诗宁产生了可怕的精神阴影,以至于原来活泼爱唱歌的他,竟然失语了。在重庆,依然形势严峻,在全民抗战的热潮中,父母带着小诗宁来到了郊野一个叫青木关的地方。他在这里结下了新的友谊,看到了许多不屈的身影,并且在搬迁而至的国立音乐学院外,重新听到了美妙的音乐。小诗宁的伤痛慢慢被抚平,又能放声歌唱了。作家为了创作这部作品,数次到重庆收集素材,因此在作品中不仅仅表现了童年生活,而是用广阔视野,展现了当时的时代生活,细节感人,格调积极,语言古朴典雅,是一部非常别致的小说。本系列计划写作四本,目前已完成2本,计划一年出版一本,至2021年抗战胜利90周年时,全部推出。
序言
读了谷应大姐的“雾都郊野”,勾起我的重庆情
结。
我的祖父张伯苓先生是南开学校的首任校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华北局势日趋严峻,为了保住
民族教育事业的根苗,1936年,南开学校在重庆建成
南渝中学,后改名为重庆南开中学。1937年,天津南
开中学被日军炸毁,我们全家搬到重庆。我母亲对重
庆感情极深,大概是因为和我父亲在重庆相识、相爱
、结婚、生子有关。1951年,我们全家返回天津,那
时候我对重庆的印象皆来自母亲的描述:潮湿的空气
、淳朴的民风、榨菜,还有母亲腌制的、不地道的重
庆泡菜。一直到十多年后,我再次来到重庆,在阴雨
的天气中,在重庆的小饭馆里,闻到浓烈的重庆泡菜
的气味,听到纯正的重庆方言,我才理解到情结一定
是会埋在触觉、嗅觉和听觉之中的。
对重庆的情结,更深刻的理解来自这些年对南开
学校,特别是对重庆南开历史的研究。1944年,日军
兵临贵阳,直逼重庆。一些国民党高官怕重庆不保,
纷纷给他们在重庆南开的子女请假,准备迁往西昌。
祖父在学校操场召集大会,他说,我从天津搬到重庆
,就是要和大重庆共存亡。退学可以,请假不行!那
时候,在重庆,全中国的政要、商贾、文人、学者…
…各色人等云集,也就招来了日本军机的无区别轰炸
。在日军的燃烧弹中,重庆的竹木建筑一时陷入无边
的火海。据统计,从1938年2月18日到1943年8月23日
的五年半时间里,日军空袭重庆218次,出动飞机
9500余架次,投弹2.16万枚,炸死1.1万人,炸伤1
.4万人,炸毁房屋1.7万座,轰炸学校30所。最惨
烈的是l941年十八梯大隧道,一次死伤上万人。重庆
一时变成了人间地狱。
然而,重庆人民没有被吓倒,反而激起更加强烈
的抗日情绪。你看,前方将士用血肉之躯挡住日寇的
每一步进逼;空军勇士以少战多,以弱敌强,早把生
死置之度外;各界民众挖防空洞,组织救火、救护、
空防队伍;文化名人组织抗日歌曲大合唱;敌人空袭
轰炸时期,依然举行嘉陵江端午节龙舟大赛……
周恩来同志代表中共,以其镇定从容和儒雅睿智
,战斗在抗日救亡第一线,一方面促进了抗日统一战
线的团结,另一方面也为山城人民的抗战信心增加了
极强的力量。可以想象,在日寇的铁蹄下,_中国大
部分国土沦陷,中华民族已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在
烈火中、在恐惧中屹立不倒的重庆对中华民族决胜反
击的信心有多么重要!重庆会是那个时期最有故事的
城市。我多么期待有这么一些小说,描写出重庆人的
苦乐与坚强。
因此,谷应大姐的“雾都郊野”问世,让我感到
欣慰。
谷应大姐七七事变前夕出生,从北平辗转重庆,
她对重庆的记忆不仅是潮湿的空气和纯正的乡音,还
有燃烧弹的高温、房屋被烧毁的硝烟与长期的动荡不
安……她将童年的记忆碎片拼接起来向后辈讲述,这
正是抗战情怀的表现。
全民抗战的精神支撑我们最终走向胜利,这种精
神最充分地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
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这种精神!
内容推荐
“雾都郊野”是著名作家谷应女士经过长期酝酿和实地走访、搜集资料,潜心创作的长篇小说系列。旨在用文学纪念真实,以文字歌颂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不屈和伟大。本系列共四本,谷应著的《谢谢青木关(男孩章诗宁1940-1941的日记)》是第一本,以男孩章诗宁的日记形式,讲述了抗战爆发后,诗宁和妈妈妹妹,在日本飞机的轰炸中,一路逃难。在过一座木桥时,可怕的“膏药飞机”再次露出了狰狞的面目。木桥断了,妹妹不幸坠河,连受惊吓的诗宁加上悲痛,患上了心理疾病,原本是学校合唱队领唱的他甚至连声音都发不出了。在青山绿水的青木关,诗宁认识了许多质朴的朋友,感受着暂时的宁静,更在一座“音乐山”里,找到了治愈内心创伤的动人音乐。
终于,诗宁的歌声回来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谢谢青木关(男孩章诗宁1940-1941的日记)/雾都郊野系列长篇小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谷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8903755
开本 16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4
出版时间 2018-08-01
首版时间 2018-08-01
印刷时间 201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98
CIP核字 2018119350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53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