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很冷很冷的冷门知识
内容
内容推荐
尹霞著的《很冷很冷的冷门知识》是一本令人脑洞大开的神奇之书,这是一本古怪问题研究手册,里面收录了一般人想不到,不会想,甚至不敢想的问题。这里不仅收录了很多奇怪的科学现象,同时也有很多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如果你是一位循规蹈矩,思路传统保守的人,那么这本书不是你的选择。这是一本面向新新人类的作品,他们思维怪异,想象力天马行空,关注他们的思维世界,你将会进入人生的异度空间。
在这里,你不曾想到、不敢问的问题,我们来帮你问;你曾经丢失的好奇心,我们来给你找回。
这就是,本书的意义。
作者简介
尹霞,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学专业,古怪问题研究专家,脑洞大开能量无处释放的撰稿人。从2011年开始进行科普类写作,参与创作了《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科普系列书》等多部百科全书,《东南亚常识》、《韩国常识》等世界常识系列书,另有动物百科书《“睡觉大王“养成计划》《你好,亲爱的朋友》《了不起的短尾巴狐狸》《我的歌声是闹钟》《我的环球之旅》系列正在出版。
目录
Question 1 高智商怪咖都关心什么奇葩问题?
把人冻起来可以长生不老吗?
电吹风比X光辐射还要大?
如果不穿“衣服”,我们在太空能活多久?
未来,人类到底能不能去其他星球过日子?
当人类被缩小到蚂蚁大小
一滴水的极限杀伤力有多大?千万别跟物理学家较真
用手枪的神枪手都是电影演员
电脑里的A、B盘去哪儿了?
拆定时炸弹为何要剪红蓝电线?
硬币从高处坠落能砸死人吗?
Question 2 历史“遗留”问题研究中心
没有杜蕾斯,古人是怎么避孕的?
古代军队为什么把人头称为“首级”?
为什么诸葛亮总拿着一把羽毛扇?
为什么把太监叫作“公公”?
古代处决犯人为什么安排在秋季?
古人大便后用什么擦屁股?
“出门饺子进门面”源于什么脑洞?
为什么是“上厕所”与“下厨房”?
古人上班打卡吗?作息时间是怎么定的?
Question 3 那些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问题
关于“偷肾”的流言是真的吗?
葬礼上为什么要戴黑纱?
为什么我们会害怕蛇和蜘蛛?
为什么我们会有密集恐惧症?
如果背后有人看着你,你能感觉到吗?
子弹射入人体后会发生什么?
看恐怖片真的可以减肥吗?
睡觉时动不了,难道真的是“鬼压床”?
新鲜牛肉为什么会跳起来?
为什么被雷劈死的大部分都是男人?
Question 4 非正常人类关注问题集锦
飞机上的排泄物都去哪了?
打哈欠真的能够传染
怎样证明你不是一个神经病?
鸡走路为什么总是颠脖子?
拔牙也会拔掉记忆吗?
你可以睁着眼打喷嚏吗?
脑袋大的人朋友多是真的吗?
为什么说狗改不了吃屎?
不小心被狗追了怎么办?
Question 5 文艺青年的脑子里都在想什么
分手高发日竟然是情人节
放假接到公司电话会得病
为什么喜欢的人要“么么哒”?
脏话是如何产生的?
为什么会有“夫妻相”的说法?
伤心的时候为什么会流眼泪?
一害羞就脸红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女生的校服为什么是水手服?
科学研究:分手后男性和女性的区别
在夜店,什么样的姑娘更容易被搭讪?
Question 6 如何证明你是一个文化人?
水也会衰老
故宫门上的门钉有什么含义?
“压轴”指的是后一个出场吗?
手语并不是全世界通行
为什么苏格兰人爱穿裙子?
啤酒瓶盖为什么是21个齿?
为什么美国人把足球叫Soccer?
飞行中的足球为什么会拐弯?
飞机遇险时为何不能跳伞逃生?
Question 7 不是你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为什么冰球运动总爱打架?
为什么黑人游泳运动员比较少?
国产电视剧胸口中弹为何总是七窍流血?
为什么胖子更容易在车祸中死亡?
听说日本人的姓氏很奇怪?
外国人真的不会嗑瓜子吗?
奇葩的国家,大街上竟然没有红绿灯?
听说法国人认为埃菲尔铁塔“丑爆了”?
《江南style》风靡世界的科学解释
Question 8 那些困扰人们生活的古怪问题
“第二屏效应”让你患上抑郁症
洗冷水澡能让我们冷静吗?
对号为什么写成“√”?
土豪帖:牙膏挤得越多越好吗?
“太阳的味道”还是“螨虫大烧烤”?
为什么化妆品专柜总是在一楼?
为什么衬衫上的扣子是“女左男右”?
石狮子嘴里的球是怎么“变”进去的?
正在吸血的蚊子,只能留它一命?
睡得越多,就死得越快吗?
序言
回归童年 找寻童心
每一个人小时候,都是行走着的“十万个为什
么”。世界在稚嫩的儿童眼中是神奇的、超乎想象
的,我们接触到的每样东西上,都被画上了属于自
己的问号。
那时候,我们热衷于提问。“花为什么这么香
”“鸟为什么会飞”“天空为什么不是红色的”…
…没有人认为“不知道”是一件丢人的事,相反,
我们十分享受提问的感受和获得答案时的愉悦。所
以,孩子们总是成长得很快。
是什么时候,我们停止了对世界天马行空的想
象、停止了那些奇特而有趣的疑问?是我们变成大
人的时候。我们好像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明明会
对很多有趣的事感兴趣,明明身边有那么多不知道
答案的事情,却再也没人提“为什么”了。
可能是因为作为成人的我们,矜持地认为提问
是无知的表现;可能在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不懂”是一种常态。你不可能将生活中的一切都弄
清楚,难道会做饭的人,就一定要懂得抽油烟机的
工作原理吗?所以,我们将好奇埋在了心底。
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人说——世界上最有创
造力、有求知欲的,恰恰是孩子。而成为一个艺术
家,就要有一颗童心。也许我们并不能成为一个艺
术家,但是在忙碌之余,回归一下“童年”,去探
寻生活中曾经想问却忽略了的有趣问题,同样可以
让生活丰富多彩。出于这个目的,这本书就诞生了
。在这里,你的很多疑问都可以得到解答,最重要
的是,你会获得曾经丢失的财富——好奇心。
可能你不是一名科学家,但你一定很想知道科
学家的世界都是什么样的吧?其实,这群高智商的
大咖们关心的事情也跟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常常就
一个古怪的问题开展研究,最后得出令人惊讶的神
奇结论。
也许你不怎么了解历史,没关系,历史的本来
面目可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枯燥,它不是写在教科书
上的冰冷文字,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有趣生活。古
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很多事物都会让你目瞪口杲
、大声感叹“难以想象”!
至于生活中各种让人毛骨悚然的问题,恐怕你
平时想都不敢细想吧?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怎么可以惧怕这些小麻烦呢?其实,它们的答案
并没有那么恐怖,反而是科学的巧合。
总之我相信,你在生活中一定想不到这么多脑
洞大开的问题,即便你曾经有一瞬间好奇过,但也
没有胆量追问下去,不然说不定就耍被当成脑回路
不一般的外星人来看待了。没关系,你不曾想到、
不敢问的问题。我们来帮你问;你曾经丢失的好奇
心,我们来给你找回。
这就是,这本书存在的意义。
导语
让谷歌疯狂、百度抓狂、维基百科癫狂的杂学知识集锦。
一般人不敢想,普通人不会问!古灵精怪、妙趣横生。
探索未知、扫除无知、脑洞大开、拍案叫绝。
从生活、健康到科学、文化,闻所未闻的天下奇闻,恰当合理的答案解读。
一册在手,你就是朋友眼中的知识达人,交际圈博学明星。
尹霞著的《很冷很冷的冷门知识》不仅收录了很多奇怪的科学现象,同时也有很多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精彩页
把人冻起来可以长生不老吗?
长生不老?
长生不老!
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
一定挺贵的吧,必须开始攒钱了!
从古至今,人类对于“长生不老”的渴望就从未消失过。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秦始皇就凭借自己堪比科学家的探究欲,开始对“长生不老”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他还派遣了方士徐福前往海外寻找仙山,可谓理论实践两不误。遗憾的是,这些探寻注定是失败的。那么,“长生不老”这样“逆天”的脑洞问题到底能不能实现呢?
别闹了!
怎么可能?
即使有长生不老仙丹,我也买不起!
攒钱买仙丹,不如门口多撸串!
不管你有钱还是没钱,买得起还是买不起,反正现在还真有一群人“异想天开”,在试图延长人类的寿命。
科学理论告诉我们,当生物体温可以保持在绝对零度,也就是-273℃的时候,一切生命活动都会静止。也就是说,相当于它们的时间被“冻住”了。不管过去多久,只要再从绝对零度中恢复,生物就可以接着活蹦乱跳地生存。这不就是变相的“长生不老”吗?科幻小说、电影中这样的“一觉千年”场景我们已经见多了,醒过来之后先蒙圈一阵子:
“这是哪儿?”
万人齐喊:“北京!”
“今年是哪一年?”
王家卫说:“2046。”
“美国总统是谁?”
朝阳大妈:“关你啥事,知道谁是街道主任就行了!”
这么犀利的回答,估计这哥们“解冻”之后一时半会儿也明白不了,以为自己脑子冻傻了。
跳出电影虚幻的场景,单说这样的想法绝非屌丝青年脑洞大开之举。这个理论是可行的,不过您千万别急着往冰箱里钻,温度真不够低。
绝对零度这样的低温环境,如今的科技可是创造不出的。但是,人们由此发现,温度对人体的寿命有着极大的影响,人体的衰老正是因为热量在不断地散失。只要把我们的体温降低2℃,这看似微不足道的2℃,就可以让人类多活120年!基于这个“脑洞”理论,“人体冷冻”的科学课题开始走入人们的视线。
开始,这个想法是由一个向来喜欢研究稀奇古怪事物的日本科学家提出的。他在研究风湿性关节炎时,突然开了个小差,转而探究起了低温对病人有什么好处。之后,日本医生们很快研究出了“冷桑拿”,发现它简直是一剂神奇的灵丹妙药,不仅能治疗皮肤病、哮喘、增强免疫力,甚至还能减肥。他们发现,经过“冷桑拿”的治疗,人们的身体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衰老,于是大家开始思考,低温和长生不老这两个天差地别的词汇之间神奇的联系。
一位俄罗斯科学家就说,冷气桑拿并不是唯一一个能让人类远离死亡的方法,实际上很多科学家都围绕着人体冷冻在做研究,他们想将人体直接冰冻在-196℃以下,也就是极低温环境中,再让他们在未来苏醒。如果能成功,对于患有绝症的人而言,这大概是有用的治疗方法。因为将自己冷冻到未来,就算是“绝症”说不定也能找到治疗方法。科幻小说中的场景,也许在未来就能变成现实。
不过,想要让人体冷冻却不受伤,这可是个令人为难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低温会破坏人体的细胞,所以时间一久就会出现细胞坏死的情况,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其实,想要解决它,只要有一个法宝就可以,那就是“液氮”。液氮温度极低,-196℃就已经让它忍不住沸腾起来了,可见要保持液态,它的温度只能更低。只要人体可以利用液氮迅速降温,就不会出现细胞被破坏的情况,而是以相当惊人的速度被彻彻底底地“冻住”。曾经,人们就将一条从液氮中冻住的金鱼放在常温环境下,而它在“解冻”后很快就又活蹦乱跳起来,用顽强的生命力狠狠诠释了一把“鱼的逆袭”。
于是,有了脑洞,有了理论,又有了液氮这样进行实验的“大杀器”,甚至还有了一个成功案例——某条堪称“英雄”的金鱼,似乎人体冷冻的理论变得越来越可行了。于是,一向胆大又爱尝试的美国人先闯进了这个新鲜的市场,从中找到了发掘首桶金的大门。1972年,人体冷冻中心“ALCOR”便在美国成立了。这个中心和一般的医疗中心不一样,它的“病人”全都是“躺着进来”的尸体,而中心则致力于让他们在未来能“热着出去”,而不是化成大自然的一部分。在这些客户死后,中心会立刻将他们进行冷冻,先从心脏和肺部开始,进行“体内降温”,然后再直接将他们装入充满液氮的不锈钢罐中。想要完全冷冻到-196℃,需要整整5天的时间,而每隔15天,里面的液氮都需要进行更换,可谓十分麻烦。想在这里拥有一间“死后病房”的人可不少,虽然每一个都需要缴纳3万到15万美元的高昂“住宿费”,然而大家的热情似乎一点都没有减少。他们相信,也许未来的科技还能让自己“复活”,所以重要的事情就是保存好自己的身体。
不过可惜的是,似乎还没有哪个勇士愿意尝试在死前便冷冻起来,去观摩一下未来世界,或者说,有这样勇气的人不少,但是法律却遗憾地阻止了他们的脚步。毕竟,人体冷冻虽然看起来很有前景,却是一件拿生命在“实验”的危险事情,而迄今为止也没有非常可靠的成功案例。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很冷很冷的冷门知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尹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548259
开本 16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7
出版时间 2018-03-01
首版时间 2018-03-01
印刷时间 201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图书小类
重量 334
CIP核字 2017315172
中图分类号 Z228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