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终身成长篇)
内容
作者简介
武志红,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畅销书作家,北京大学心理学学士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创办武志红心理工作室。
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为何越爱越孤独》《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与《活出你的小宇宙》等作品,总销量超百万册。
书评(媒体评论)
有时候,越了解自己,就能越了解别人,而武老
师的心理学课,肯定是了解自己的一扇大窗户。
——薛兆丰
我一直在琢磨,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为什么有一种
直击人心的力量?现在,我有答案了,因为他不管讲
什么,后面都有一个从未改变的目标:让你拥有自己
说了算的人生。
——罗振宇
作为“得到”APP的一员,我曾多次在公共场合被
陌生人拦住,他们对我说:特别感谢“得到”上开设
的“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他们收获特别大。每次,
我都能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一种很微妙的轻松和释然的
表情。我不知道他们的人生故事,也不知道他们在学
习这堂课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但是,我清楚地感受
到: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真正地帮到了他们。
——脱不花
武志红老师真是心理界的奇才,他的书纵观人生
和心理,深入浅出、理论扎实,是任何想要理解心理
学、搞懂人生的人都需要阅读的。书中触及了人生的
多个面向,可以作为我们生命道路的明灯!
——张德芬
武老师的这套书内容涵盖很广,气势恢宏同时又
有很细的颗粒度,可以细致入微地解释人性。强烈推
荐给我的公司员工们。
——汪静波
要想做好商业,就要懂得真正有用的商业逻辑。
懂得真正有用的心理学逻辑也一样有这个用处,武志
红的心理学课会帮你看透人性、掌握人生。
——刘润
我订阅了“得到”APP上很多老师的专栏,武志红
老师的心理学课是我从头到尾都听完的,特别有收获

——Spenser
当你把书中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日常中时,就能
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变化:愈合创口,整顿出发,成
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增强自己的“生命力”。这是
一条英雄之路,武志红老师是指引者,这本书就是好
的操作指南,值得反复阅读、仔细学习。
——熊太行
目录
第一章 觉知
觉知,是最大的容器
觉知的力量
潜意识概念的提出
个人历史的潜意识
自我,也是个容器
互动:让感觉在你心中开花、结果
集体历史的潜意识
集体无意识的提出
社会无意识
家族无意识
保护好“我”这个容器
互动:集体是如何修剪个人的
回家过年的怕与爱
春节为什么要逼婚
用可控第三者对待应酬
集体性自我带来的焦虑
创造属于你的春节
互动:春节习俗变动的背后
梦——通往潜意识的捷径
向梦寻求答案
自我解梦的方法
梦与心灵一起成长
一些常见的梦
互动:梦可以整理心灵碎片
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的定义与介绍
自我防御机制的连环套
切割与吸纳
一些常见的防御机制
互动:问题越大,防御越简单
第二章 空间
创造你的空间
房子的隐喻
我们都需要一个安全的空间
让家成为真正的港湾
修炼掌控力
互动: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房子
创造你的工作空间
维护你的权力空间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个性化、社会化与体系化
工作空间的无情
互动:死能量终究导致死亡

程序、封闭与控制
宅,是为了切断敌意
越封闭,越累
迟到、早到、拖延与权力
互动:守住你的节奏
与原生家庭分离
心理断乳的谎言
父性与秩序
从黏稠到清爽
听话、叛逆、感恩与背叛
互动:成年人可以健康共生吗
第三章 创造
创造,来自臣服
如何有创造力地写作
容忍模糊
爱因斯坦的策略
最朴素的创新方法
互动:臣服什么,又冒犯什么
臣服的动力
迪士尼的策略
你在,我才能流动
内在的批评者
创造和扩容
互动:总感觉不到自己怎么办
提升你的挫折商
控制与归因
延伸与耐力
学习与转化
给你的自我腾挪出空间
互动:内聚性自我如何形成
创造与枯竭
男人的中年危机
疾病的隐喻
职业枯竭
互动:胃部的隐喻
第四章 现实
单纯
越简单,越复杂
好人逃避了什么
输在起跑线上
互动:幼稚、单纯、世故和成熟
从想象世界到现实世界
三重世界
两条道路
如何迈入复杂
强与弱、善与恶
互动:从现实世界到想象世界
金钱的隐喻
金钱恐惧症
金钱恐惧症的核心恐惧
金钱与嫉羡
升级你的生命尺度
互动:从嫉羡到感恩
从分裂到整合
偏执、分裂与整合
你可以好,也可以坏
你可以执着,也可以放弃
最终的整合
互动:偏执分裂位不等于错误
第五章 自由
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上)
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下)
怎样回归自主
高峰体验
互动:心流与高峰体验
让情绪流动
让悲伤流动
让愤怒流动
两种愤怒
让一切情绪流动
互动:流动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让欲求流动
没有麻烦,就没有情感
你的需求不是罪
让你的声音流动
呼吸的隐喻
互动:罪疚感,是完整人性的一部分
第六章 无常
自我的生灭
我,是一个流动的概念
让一切流经你的心
活在当下
头脑的伟大之处
互动:自我总是会被打破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
尼奥的选择
衔尾蛇——无常的隐喻
自性化:从生到死的英雄之旅
身体的隐喻
互动:不做选择,你连悲剧都不算
精彩页
因此,我叫女孩的父亲来和我谈谈。这位父亲很木讷,但他说出了很多女儿恋父的信息。例如,女儿有时直勾勾地看着他,就像看情人一样。因为木讷,这位父亲没觉得这些多么有问题,但我判断,女孩存在恋父情结。
然而,比恋父更严重的,是恋不着。女孩父亲的家族严重重男轻女,这个小家庭也存在这个问题,比如生了几个孩子,就是为了生个儿子,而女孩和父亲亲近的时问很少。
这个家庭不适合做精神分析式的治疗,所以,我给他们提了一些建议:
(1)建议女孩的父亲单独带女孩去附近旅游,可以单独带她爬爬山。如果其他孩子也参加的话,把女孩放到第一位。实际上,虽然重男轻女,但这位父亲和多数父亲一样,也是心里喜欢女儿,而头脑和做法上重视儿子,所以这个建议立即被他们接受了。
(2)建议女孩的妈妈也多和孩子亲近,多制造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并且不经意地鼓励女儿和父亲亲近。
(3)女孩的父母,多一些单独出去浪漫的时光。
当时,我还没有明确形成一元关系、二元关系和三元关系的理念,但以上建议是符合这个理念的。不把女孩恋父视为洪水猛兽,甚至看到,根本上不是恋父,而是女孩和父亲的情感联结太弱,所以要增强。同时,也增强女孩和母亲以及父母之间的情感联结,让处于一元关系中的女孩进入三元关系的世界里。
女孩的父母非常好地接纳了这些建议,结果半年后,女孩就不再闹着要做变性手术了,她的打扮重新变得女性化了。
几年后,再次见到女孩的母亲,她说女儿很自然地和男孩恋爱了。
这个故事并非是说,所有想变性的女孩、男孩都有类似的逻辑,只是在这个故事中,女孩的变性诉求,只是意识层面的东西,而潜意识层面的东西恰恰是相反的。她惧怕自己的女性部分,惧怕自己指向父亲的情欲。而当父母都若无其事地鼓励了她和父亲亲近后,这部分情欲就被部分修通了。
类似这个女孩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绝大多数性的问题,都可以在俄狄浦斯情结的框架中得到很好的理解。而一旦来访者觉知到了这一部分,改变就会发生。
我们最惧怕的,是生命力本身,因为生命力和恨、攻击性乃至毁灭欲是混杂在一起的,这让我们非常不安。
因为这些不安,我们会试着把它们压抑到潜意识中。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人是家庭的缩影。如果家庭内部也接受了这种文化逻辑,而要求孩子阉割掉自己的性、攻击性和自恋这三种动力,那么,一个孩子长大后,他意识层面留下的好东西就不多了。
对这样一个人的疗愈过程,就是相反的。这个过程主要是觉知与容纳,觉知到自己的性欲并容纳,觉知到自己的攻击性并容纳,觉知到自己的自恋与全能自恋并容纳,觉知到自己的毁灭欲并容纳。
或许,当我们的觉知不够的时候,越深入到潜意识的深渊中,越会害怕。这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压制人性是必需的。但是在压制中,人性的圆满就遭到了割裂和破坏。
当一直都能保持觉知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容纳的态度,而被容纳的各种能量(如自恋、性和攻击性)就得以流动。结果,它们就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且是非常宝贵的一部分。甚至,面临死亡的时候,人一样可以保持觉知。
前不久,我在广州与美国的瑜伽大师米勒对话。他说任何时候人都可以保持存在感——任何时候都可以保持觉知。我问他,当被枪指着头的时候也可以吗?他用自己的故事给了回答。
一次,他遭遇了抢劫,劫匪都将刀浅浅地插到他的肉里了,而他仍然保持着觉知,并问劫匪:“你想要什么?”
劫匪想要钱,可米勒钱包里的钱太少了,米勒还有一部手机,但也不值钱。米勒的存在感也影响到了劫匪,劫匪说:“算了,不要你东西了。”便准备离开,他刚走几步又返回来说,“不行,我总得要拿走点儿东西,不然心里不爽。”最终,他还是拿走了米勒的手机。
在整个过程中,米勒说他一直都“在”,他没有让觉知与自己的心灵发生分离,这份真实的死能量切断不了他的心流。
P10-11
导语
一个人的生命,终究是为了活出自己。
如果你有幸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告知这一点,并身体力行,那么你或许会有一个非常不同的人生起点。
自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武志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断深入,到现在已有25年。在这期间,他通过十几本书、几百万字文字、上千篇文章,不断向自己和广大读者传达一个观点:成为你自己。他不仅一直在身体力行这一哲学,还借助心理咨询和大量真实案例对当代社会人的心理状态有了细致入微的解读。
2019年,武志红老师推出重磅代表作《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将自己多年的思考集中到这套书中,分活出自我篇和终身成长篇两册。本书是其中的终身成长篇,共有六个大主题,依次是觉知、空间、创造、现实、自由和无常,帮助读者系统而真切地了解心理学中外在空间的变化,迈入心理学学科大门,真正“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内容推荐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分为两本:活出自我篇和终身成长篇两册。其中,活出自我篇依次讲述命运、自我、关系、动力、思维、身体、情感;终身成长篇依次讲述觉知、空间、创造、现实、自由、无常。
整套书凝练了作者武志红多年心理咨询经验,以及300万字心理学笔记,把它们打造成模块化的知识体系。将帮助读者系统而真切地了解心理学知识,迈入心理学学科的大门;从心理学的角度认知自己、洞悉内心,觉知问题发生的关键,变得更加开阔、包容,完成内在意识的不断升维;参透关系的迷雾,了解身边人表象行为背后的意识和心理,洞察亲密关系和人性动机,掌握与外部世界的相处之道,真正“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本书为终身成长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终身成长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武志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923651
开本 16开
页数 3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9-02-01
首版时间 2019-02-01
印刷时间 201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68
CIP核字 2018270817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7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