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8下)/和名师一起读名著
内容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省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曾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任教,并曾任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协顾问等职。
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界的权威,是中国系统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第一人,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蜚声中外。著有《谈修养》《谈美》《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译有《歌德谈话录》《文艺对话集》《拉奥孔》等。
目录
序/00l
一 谈读书
二 谈动
三 谈静
四 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五 谈十字街头
六 谈多元宇宙
七 谈升学与选课
八 谈作文
九 谈情与理
十 谈摆脱
十一 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十二 谈人生与我
附录一 无言之美
附录二 悼夏孟刚
代跋:再说一句话
朱光潜给朱光潸
谈学问
谈交友
谈青年与恋爱结婚
再谈青年与恋爱结婚
给苦闷的青年朋友们
《谈美》部分

开场话
一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四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五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六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
精彩页
一 谈读书
朋友: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工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么?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吧!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欢喜打,你到老都欢喜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边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你也许说,你在学校里终日念讲义看课本就是读书吗?讲义课本着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识,固亦不可不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第一,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近,自己在课外研究,去发见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于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规定课本不合你的口胃。你如果能自己在课外发现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的兴趣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借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人手。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你自己自然不会选择,须去就教于批评家和专门学者。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许多人曾抱定宗旨不读现代出版的新书。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我不敢劝你完全不读新书,我却希望你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现代青年颇有非新书不读的风气。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唯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我所指不必读的书,不是新书,是谈书的书,是值不得读第二遍的书。走进一个图书馆,你尽管看见千卷万卷的纸本子,其中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其他像“文学大纲”“科学大纲”以及杂志报章上的书评,实在都不能供你受用。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古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
P3-5
导语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8下)》这十二封信以有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并未曾指定某一受信人的姓名,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谁就是受信人,谁都应该读一读这十二封信。
每封信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题,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凡此种种。自朱光潜先生笔下汩汩流淌的,是如长者劝导似的语重心长,如老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读来亲切自然,受益颇多。作者虽随了个话题抒述其意见,统观全体,却似乎也有一贯的出发点可寻,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沉,要从根本上做工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
序言
/夏丏尊/
这十二封信是朱孟实先生从海外寄来分期在我们同人
杂志(《一般》上登载过的。《一般》的目的,原思以一般
人为对象,从实际生活出发来介绍些学术思想。数年以来
,同仁都曾依了这目标分头努力。可是如今看来,最好的
收获第一要算这十二封信。
这十二封信以有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并未曾指定
某一受信人的姓名,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就谁都是受
信人,谁都应该一读这十二封信。这十二封信,实是作者
远从海外送给国内青年的很好的礼物。作者曾在国内担任
中等教师有年,他那笃热的情感,温文的态度,丰富的学
殖,无一不使和他接近的青年感服。他的赴欧洲,目的也
就在谋中等教育的改进。作者实是一个终身愿与青年为友
的志士。信中首称“朋友”,末署“你的朋友”,在深知
作者的性行的我看来,这称呼是笼有真实的感情的,决不
只是通常的习用套语。
各信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话题,
作者虽随了各话题抒述其意见,统观全体,却似乎也有一
贯的出发点可寻。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
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作者用了这态度
谈读书,谈作文,谈社会运动,谈爱恋,谈升学选科等。
无论在哪一封信上,字里行间,都可看出这忠告来。其中
如在(《谈在卢佛尔宫(编者注:现通译卢浮宫)所得的一个
感想》一信里,作者且郑重地把这态度特别标出了说:“
假如我的十二封信对于现代青年能发生毫末的影响,我尤
其虔心默祝这封信所宣传的超‘效率’的估定价值的标准
能印人个个读者的心孔里去。因为我所知道的学生们、学
者们和革命家们都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
太不能耐苦,太类似美国旅行家看(《蒙娜丽莎》了。”
“超效率!”这话在急功近利的世人看来,也许要惊为
太高蹈的论调了。但一味亟于效率,结果就会流于浅薄粗
疏,无可救药。中国人在全世界是被推为最重实用的民族
的,凡事都怀一个极近视的目标:娶妻是为了生子,养儿
是为了防老,行善是为了福报,读书是为了做官,不称入
基督教的为基督教信者而称为“吃基督教”的,不称投身
国事的军士为军人而称为“吃粮”的,流弊所至,在中国
,什么都只是吃饭的工具,什么都实用,因之,就什么都
浅薄。试就学校教育的现状看吧:坏的呢,教师目的但在
地位、薪水,学生目的但在文凭资格;较好的呢,教师想
把学生嵌入某种预定的铸型去,学生想怎样揣摩世尚毕业
后去问世谋事。在真正的教育面前,总之都免不掉浅薄粗
疏。效率原是要顾的,但只顾效率,究竟是蠢事。青年为
国家社会的生力军,如果不从根本上培养能力,凡事近视
,贪浮浅的近利,一味袭蹈时下陋习,结果纵不至于“一
蟹不如一蟹”,亦只是一蟹仍如一蟹而已。国家社会还有
什么希望可说。
“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
”,作者对于现代青年的毛病,曾这样慨乎言之。征之现
状,不禁同感。作者去国已好几年了,依据消息,尚能分
明地记得起青年的病象,则青年的受病之重,也就可知。
这十二封信啊,愿对于现在的青年,有些力量!
1929年元旦书于白马湖平屋
内容推荐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8下)》是朱光潜的成名作。夏丏尊先生说:“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都应该一读这十二封信!”在本书中朱光潜针对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比如读书、活动、静处、社会运动、作文、恋爱……提出了诸多诚恳而有益的意见。他的宗旨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要树立远大理想,眼光要深远,思想要明澈,夯实基础。这些书信读来却仍发人深省、引人入胜,长期以来深受广大青年的欢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8下)/和名师一起读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光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6090266
开本 16开
页数 1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6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少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32
CIP核字 2018265472
中图分类号 D432.63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29
151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