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十指魅影(钢琴怪杰古尔德)
内容
内容推荐
《十指魅影(钢琴怪杰古尔德)》这是一本关于当代最富盛名的钢琴家格伦·古尔德的杰出的传记作品。作者凯文·巴扎纳取得古尔德私人文件的无限调阅权,采访了古尔德的友人与同事,探讨了古尔德的家族历史、音乐、思想、怪癖的行径、风格品位与美学理念、隐密的情感关系与性生活、焦虑的精神状态、加拿大式的幽默感等等。最后,作者叙述了晚年折磨古尔德的诡异手疾、家庭问题、新的创作领域,以及音乐家过世后二十多年仍享有的无上荣耀。
配以为数可观的罕见照片与珍贵手稿,可以说。这是一本了解当代最受追忆、造诣最高的音乐家格伦古尔德的理想之书。
作者简介
凯文·巴扎纳(Kevin Bazzana),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音乐史与文学博士。自1995年起,担任《格伦·古尔德》国际杂志编辑,著有《格伦·古尔德:作品的演绎者》(Glenn Gould:The Performer in the Work),研究古尔德的钢琴演奏与诠释。
目录
终曲(以序曲格式)
一个死后辉煌的生命
第一部
湖滨区男孩
天才,1932—1947
第二部
国宝
少年职业演奏家,1947—1954
第三部
杂耍丑角
巡回中,1955—1964
第四部
文艺复兴人
一个更高的召唤,1964—1975
第五部
音乐家肖像
第六部
最后的清教徒
变革,1975—1982
导语
格伦·古尔德(1932—1982) 20世纪最杰出的钢琴家,一位音乐天才。1955年以演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举世闻名。古尔德不仅是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及指挥家,而且也在乐评、散文、哲学、表演及制片的领域,绽放光芒。
古尔德的魅力迷倒乐迷,但是内心却骚乱难平。他经常抱怨自己的身体与心理状况,他是昼伏夜出的隐士,总是与人保持距离,并且终身未婚。他历经长期的身心煎熬,五十岁因中风而去世,震惊全世界,但他的音乐和遗作持续给世界带来许多启发。
凯文·巴扎纳著的《十指魅影(钢琴怪杰古尔德)》生动地再现了这位当代最富盛名的钢琴家深邃、绚丽的音乐世界,把一个立体矛盾的天才音乐家展现在读者面前。
书评(媒体评论)
当然还是会有人陆续推出古尔德的书,但恐怕没
有哪一本可以写得比这本更翔实、更精彩。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极具魅力的一本传记,这本书捕获了古典乐迷和
一般读者的内心。作者以灵巧的分析。探讨了影晌古
尔德演奏风格的诸多作曲家,同时又能避掉那些艰深
难懂的专业术语。更重要的是,作者笔下的古尔德是
一位栩栩如生、可爱迷人的角色……
对于熟知并热爱古尔德音乐的人,本书让你深入
理解古尔德的生命与艺术:而对古尔德还不太熟的人
,保证还没读完本书就忍不住跑去买下你的第一张古
尔德钢琴专辑。
——《出版人周刊》
精彩页
“多伦多是我出生的地方,
也是我终生的根据地。”
他是个郊区长大的孩子,虽然他们家宽敞、富裕、让人印象深刻,不过环境上还是属于郊区。1932年他出生的时候,整个加拿大还不到一千万的人口,散居在一大片比全欧洲更大的土地上;虽然加拿大建国时间不短了,但当时在文化上还不算成熟,日不落帝国双眼的余光仍然遥控着加拿大,然而另一方面英联邦本身却是迫于另一个更新、更强的美国的挤压下突然蹦出来的赢弱组织。其实古尔德的家乡已经不算小了——大多伦多地区在1932年已经有超过63万人口,其中有20多万的人口聚集在都会区——当然那时的多伦多不像今天已成为国际都市。那时的多伦多更像一个骄傲的乡村城市、一个大规模的城镇,而文化脚步跟不上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速度。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曾经为20世纪30和40年代的多伦多下过这样的一个注脚:“基本上是盎格鲁风,不过是最让人呵欠连连的那一款”,而孵育出大师古尔德其性情与艺术造诣的环境不是别款,正是这款。
当时就是一整个的英国风。古尔德出生的时候,加拿大一半以上、安大略四分之三、多伦多百分之八十,全部是英国佬,一种殖民思想相当盛行:亦即一个多伦多人最得意的事情莫过于变成英国人。多伦多是英国人在1793年建的,用以作为约克郡的重镇要塞及北加拿大首府,从许多考虑上看起来,大家心知肚明这是个英国堡垒。古尔德成长的年代,加拿大还在吵着“我们应如何强化在英联邦中的地位”这类议题;在学校,小朋友要唱《伟哉,大不列颠!》(Rule,Britannia)、《四海皆“英”土》(There’ll Always Be an England),然后学画画、画联邦旗帜的米字图。20世纪30年代末期,退出英联邦的危机,王室的到访在加拿大都是头条新闻。确实,在整个20世纪早期,加拿大对英皇的效忠已经逐渐掺杂了怨懑,尤其每次在大战结束的时候,大家越发谈论加拿大的自主性其实越来越大了,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的国家认同啊……但是整个国家一直到1982年,也就是古尔德过世那一年,对本国的宪法才开始有了完全自主的行使权。
多伦多这个今天世界上最多元文化的城市之一,在古尔德小时候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单元城市——种族上、信仰上、政治倾向、文化背景,全部保持高度的单一性。四分之三的人口信仰新教,里头自然包括了该城的统治精英,举凡政商领袖、司法体系、文化主流等等,几乎所有的领域精英都是新教背景。像奥兰治教团(Orange order)这么一个基本教义派的新教组织,在当时真的是所向披靡,小说家罗伯森’戴维斯(Robertson Davies)把多伦多喻为“奥兰治教团的罗马教廷”。不论在何领域——政治上的保守势力、文化上的褊狭性格、气质上的道貌岸然,处处显见英国国教的价值观无所不在。虽是进入20世纪了,但当时社会上仍有维多利亚时期所留下来的遗风——意大利裔的移民于是创造了一个词汇专门形容盎格鲁一撒克逊的白人新教徒,叫做“吃蛋糕的家伙”;至于地方上的普通老百姓,美德的象征则是那一身清贫寒怆的穿着。那是个高度被压抑的城市;人们的一举一动都需严格地恪遵新教伦理。节欲酒禁也非常严格,整个安大略都是如此;甚至当鸡尾酒吧和爵士夜总会合法化了之后,警察还常针对这些场所进行蛮横的突击检查、弄得酒客神经紧张、败兴而归。法律和风俗一起监控,确保安息日“的宁静。一到了星期天,除了教堂是开着的以外,各行各业所有店家都不准营业;当然还是有些地方上“不受教的野民”在星期天从事户外活动、吃糖果、看小说、泡澡……甚至连唱歌、笑出声音都属于“悖理逆天”的行为。媒体的新闻管制是家常便饭,随时随地一有群众聚集、警方马上同步赶到现场,强制执行道德与政治规范;就算偶有警方无权介入的时候,个人自由也总是被牺牲以换取公共秩序。戴维斯形容当时的情况为“骨瘦如柴、手指淤青的清教主义”,这等奇观让多伦多成为外地游客口中的笑柄,包括败德的蒙特利尔快乐主义者。
“虔诚的多伦多”、“贵族般的多伦多”、“教堂之城”、“百都之后”……这些听起来恐怕都是传说中、形容古老多伦多城的陈词滥调,况且七十年前还没有完整的多伦多市呢。只是,在整齐肃穆的外观底下,一定有晦暗猥琐的角落存在着,台面上的正经八百一定也尾随着危险的伪善虚假——这些状况在莫利·卡拉汉(Morley callaghan)早期的小说还有当地小说家休·加纳(Hugh Garner)的作品中都有过描写;嘉纳在1949年写道:“多伦多肃净的星期天实在是前一晚狂欢宿醉的结果啊。”尤其在多伦多下城的许多区域,母国(译者注:即英国)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消失。总之,正是这样英属的多伦多、猥琐的多伦多、仿美的多伦多,成为古尔德成长的摇篮地。多城打造了古尔德的性情与艺术;如同他后来带些陶醉地回忆道“我一直觉得‘虔诚的多伦多’这个昵称蛮不错的”,可见在他心目中多伦多依旧拥有浓郁的英国国教禁欲形象,这形象是许多多伦多人都渴望摆脱的。每当他自称“最后的清教徒”时(他颇喜欢这样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十指魅影(钢琴怪杰古尔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加拿大)凯文·巴扎纳
译者 译者:刘家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46105
开本 16开
页数 5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9
出版时间 2018-07-01
首版时间 2018-07-01
印刷时间 201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792
CIP核字 2017166403
中图分类号 K837.115.76=535
丛书名
印张 36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9
150
3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4: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