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南京历代运河/品读南京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卢海鸣编著的《南京历代运河》在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于南京历代运河的演变、类型、作用、价值和利用,以及南京与大运河的关系,首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揭示了历代运河对南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城市建设和规划的影响,指出南京运河的兴衰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南京城市变迁史。同时,还客观阐述了南京与大运河之间既共生共荣,又患难与共;既若即若离,又水乳交融的关系。 目录 前言 概述 先秦—两汉时期 六朝时期 隋唐—宋元时期 明代 清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先秦—两汉:发轫期 胥河 六朝:第一个黄金时代 青溪 运渎 潮沟 城北渠 破岗渎 上容渎 直渎 隋唐—宋元:第二个黄金时代 杨吴城濠 护龙河 长芦河 靖安河 芦门河 便民河 岳子河 南河 明代:第三个黄金时代 明御河 进香河 惠民河 上新河·中新河·下新河 胭脂河 运粮河 清代:衰落期 朱家山河 会通河 历代运河的类型 战争之河 漕运之河 城防之河 生活之河 历代运河的作用 运河塑造了南京的城市空间格局 运河改变了南京的城市经济模式 运河丰富了南京的城市文化 历代运河的遗产价值与活化利用 遗产价值 活化利用 南京与大运河的关系 孕育期 磨合期 融合期 患难与共期 当代运河 金川河(部分) 秦淮河(部分) 八卦洲河流 驷马山河 马汊河 七乡河 横溪河 新禹河 秦淮新河 附录 南京历代运河一览表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导语 卢海鸣编著的《南京历代运河》是“品读南京”丛书中的一本。采用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时期对每一条运河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涉及历史沿革、河流现状、遗产资源、文献史料、碑刻铭文、诗词歌赋、民谣传说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南京历代运河的演变、类型、作用、遗产价值和活化利用,以及南京与大运河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是一部全面研究上至先秦、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京历代运河的成果,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学界空白。全书结构合理,文字通俗,图片精美,不仅便于学界使用,也适于一般读者阅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南京历代运河/品读南京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卢海鸣 |
译者 | |
编者 | 卢海鸣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32439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94 |
CIP核字 | 2018246335 |
中图分类号 | K928.42 |
丛书名 | |
印张 | 1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60 |
宽 | 176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