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制度经济与社会--明清两湖渔业渔民与水域社会/我辈语中国史青年学者书系 |
内容 | 作者简介 徐斌,1975年生,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东亚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明清宗族、漕运与水域社会及相关问题。现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明清两湖地区渔业、渔民与水上社会:以赤历册为中心”、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清湖北河湖水域上的制度与社会研究”,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中国山区的历史研究”。 目录 “‘我辈语’中国史青年学者书系”出版前言 前言——以水为本位的“新水域史 制度篇 第一章 明清河泊所赤历册研究 第二章 明代河泊所的变迁与渔户管理 经济篇 第三章 明清湖池水域所有制研究 第四章 明清两湖水域产权形态的变迁 第五章 明至民国时期湖北地区的养鱼事业 社会篇 第六章 清代水域上的征课体系、产权与湖区社会——以湖北大冶河泾湖册为中心 第七章 明清两湖水乡的庙宇与宗族——武汉新洲晏公庙碑刻解读 附录 附录一 圩田、沙田与垸田——水域围垦史的几种研究理路 附录二 从“水”的角度出发的水域围垦史——以江汉地区垸田为例 附录三 19世纪湖北境内长江水运路线考论——从《扁舟过三峡》说起 导语 徐斌著的这本《制度经济与社会--明清两湖渔业渔民与水域社会》聚焦于学界甚少关注的渔民等水上活动人群,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展开对两湖地区渔业、渔民与水上社会的研究。全书共分制度、经济与社会三篇,考察了明清两代针对渔民所设立的河泊所与征税册籍:赤历与湖册等征课体系以及在这些制度影响下的河湖水域产权的演变与湖区社会的形塑等内容,力图在制度与人群的互动中解析王朝国家对于水上活动人群等边缘群体的管理与控制,从而深化对于王朝国家性质的理解。 内容推荐 《制度经济与社会--明清两湖渔业渔民与水域社会》收录了笔者徐斌近十年有关明清时期两湖地区渔业、渔民和水域社会的一系列研究。全书共分为制度、经济与社会三篇:制度篇主要讨论河泊所及其关于鱼课征收、渔户管理等方面;经济篇主要讨论水域产权的问题;社会篇则试图将这些制度以及水域产权等问题放入具体的自然与社会空间中加以考察。很显然,这种思考有着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由不成熟到逐渐走向相对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笔者逐步意识到必须摆脱“土地史观”的束缚,从水域的立场上进行考察,方才能够更为贴近历史的真相,因此提出了“以水为本位”的“新水域史”构想,并附录相关研究,希望阐明不仅要“站在水上看水”,还应当“站在水上看土地”。 本书可供历史学、环境史、社会史研究的相关人员参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制度经济与社会--明清两湖渔业渔民与水域社会/我辈语中国史青年学者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59349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7 |
出版时间 | 2018-11-01 |
首版时间 | 2018-11-01 |
印刷时间 | 2018-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28 |
CIP核字 | 2018250754 |
中图分类号 | F326.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8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