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看得见黄山的村庄
内容
作者简介
徐建华,现任上海《东方教育时报》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著有《音乐小魔女》《淘气小妖网站》《来自外星的魔龙》《女巫网站》《森林边的童年》等,曾获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和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后记
这些童年的故事断断续续写了很多年。
写这些故事的时候,自己时常会潸然泪下,为
我们这些穷苦的小伙伴,也为我们的父辈们,那时
的人们都是这样的吧,清贫而简单地生活着。我记
得那时的我有两个心愿:一是希望看看高山背后是
否有一望无际的平原,二是经常能吃到猪肉。吃不
饱饭的我们,面对大山和森林,好像也不觉得苦,
绝没有悲伤的感觉。也许悲伤只是大人的事情,我
们这些孩子即使再艰难也是快乐的,因为山里的孩
子,心总是单纯而闭塞的。
读初中的时候,我就离开-了那个山村,到镇
上的中学读书,再后来就到上海读大学、工作就业
、娶妻生子。关于那个山村,我只有两张老照片,
那是自己第一次拍照。记得好像是小学三四年级,
一张是和姐姐、弟弟拍的合影,我歪着头;另一张
是我和爸爸的合影,爸爸很帅地站在那里,我记得
他说拍照时要抬头看着右前方。这两张老照片在前
些年搬家时失踪了很多年,后来又神奇般的找到了

不过,那个山村,那些小伙伴们,那些高高的
山川和茂密的森林,总会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记忆中
,在我的四周弥漫开来。所有的这些,好像给我的
人生铺上了底色,洗也洗不去,深深烙在我的骨子
里。-
三年前的夏天,自己带着妈妈和家人又回到那
个山村,既熟悉又陌生。
那个山村水电站还奇迹般地发着电,山崖边的
那棵枫树好像还是老样子,似乎一点没有长高,就
是山路边的杂草少人清理,路很难行走。
村口那棵美丽的玉兰树,没了踪影,只留下碗
口粗的树桩。我们家住的那排老房子还在,只是住
的人都不认识,他们好奇地看着我们这些城里来的
游客。当然,村里的知青早已回了城,现在村里只
有十来个人看护森林。
山上的茶园大多荒废,原来满山遍野的杉木林
全被砍光,记忆中的茂密森林只留下低矮的杂树。
晒谷场还在,篮球架只留下了东面那个,孤零
零地矗立在那里。晒谷场边的两层楼的仓库,红墙
斑驳不堪,老迈地等着我们远行的人来看望它。这
晒谷场怎么这样小啊,小时候我们觉得这里好大,
好开阔。
站在晒谷场上,望着西边的高山,只有这最高
的山还是老样子,沉稳地看着我们,不动声色。
爷爷、奶奶的墓地在村边的山岗上,高高的杂
草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我和弟弟拨开粗壮的茅草,
再用脚踩出通道。我们全家站在墓前,奉上供果祭
拜。妈妈双手合十,念叨:“我们在上海都好,你
们睡在这里放心啊!”
我和弟弟点燃爆竹,爆竹很响很响,山村怕是
很久没有爆竹声了。
我们又要离开山村了,到了水磨坊的地方,却
不见磨坊一点影子。原来几年前,因为山林砍伐,
水土流失严重,一场大洪水把磨坊残留下的磨盘、
石墙和引水渠全部冲毁,一点痕迹也没有了。
到了镇上的公墓,我父亲的墓地在里面。他的
墓,面朝我们那个山村。远远的,虽然看不到山村
的影子,但它就在那里,就在山的深处。
徐建华
修改于2078年6月
目录
1 深山里的村庄
河东岸的水磨坊
神奇的钓鱼口诀
没有通电的山村
村口两棵树
山上有野果
山里的野菜和野花
2 我家的回忆
爸爸的手
深夜抓石鸡
娘喊千里
我家的菜园
裹小脚的外婆和倔强的外公
3 童年的玩伴
夏夜的稻草垛
竹林,我们的快乐天堂
皮大王
双胞胎的命运
淘气学童的故事
4 山野的乐趣
掏鸟窝
家乡的水竹
早春的映山红
夏天的昆虫
雪花,落在鼻尖上
上山打柴,下河抓鱼
5 狂野的动物
偷鸡的黄鼠狼
军营里的狼狗
有一条狗,叫赛虎
麻雀、喜鹊和乌鸦
杀猪
我们是放牛娃
6 那时的人们
我的小学知青老师
漂亮的卷毛老师
村里来了陌生人
谭家桥真的有座桥
谭家桥的两位老人
后记
精彩页
神奇的钓鱼口诀
水磨坊向南,爬过山坡,就是我家。
家的西边有个很深的山谷,山谷里溪水曲曲折折地流向水磨坊那里的河道。
每天下午四五点,大人收工回家,我爸爸会挑着水桶到河里担水。通向小河的是条山道,山道边长满了两人多高的杉树,林下长满了野草。
有时我跟在爸爸后面,提着竹篮,篮子里装着要洗的蔬菜。路上要走十多分钟,拐过第一个山腰,就能听见河水的奔流声。其实,平常河里的水并不大,只是因为河道有时非常陡峭,形成落差很大的瀑布。河水从悬崖上跌落,发出很大的声音。
晚饭大多是妈妈做的,吃饭的时候,我们常常听见邻居家的孩子在吆喝同伴到操场上玩耍,那是我们最盼望的声音!
饭还没有咽下肚子,我们就飞出屋子,直扑操场。
这时,妈妈拎着装满衣服的竹篮,到河里洗全家换下的衣服。等妈妈从河里回来的时候,天早已黑了。
如果妈妈收工早,也会带着我们到河里洗东西。
洗东西的那段河道非常平缓,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光滑圆润。妈妈给衣服打上黄色的肥皂,我们称这种肥皂为“臭肥皂”,那时,我们还没有见过香肥皂。衣服抹上肥皂后,妈妈便用洗衣棒捶打。我那时总担心这样会把衣服捶坏,可妈妈每次都把洗衣棒举得高高的,使劲捶打着衣服,水花飞溅在妈妈的衣服上、脸上。
我卷起裤子,站在水里,水很凉。哪怕是最热的夏天,只要太阳刚落山,河里的水就会很凉。
河里有许多很小的鱼,每次看到鱼我总是非常兴奋,用脸盆就能舀到很多小鱼。
妈妈用棒槌捶打过衣服后,把衣服远远地抛到上游的地方,让河水把衣服冲下来,她再一件件清洗。有时,妈妈来不及,衣服会漂过她,我就等在下游捞起衣服。偶尔衣服也会漂过我,我赤着脚拼命追赶,河水被我踩得“啪啪”响。“当心点!”妈妈抬头对我喊。如果衣服漂远了,她会大步抢在我前面捞起衣服,因为再往下漂就是陡峭的悬崖。
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没有想明白,为什么那条河里竟会有鱼。
因为那是一条山谷里的河,从我们住的地方通往山下的路差不多都修在河岸上。这条河从下游上溯到我们住的地方,有许多陡峭的悬崖,特别是离我们住的地方一公里处有个四五十米高的瀑布,我很好奇这鱼是怎么从下游一直游到我们洗衣服的河道里。在我的概念中,总是大鱼生小鱼的,我们家那里的鱼应该是从下游逆流而上的,而且有那么多悬崖,鱼怎么可能游上来?况且那时根本不存在人工放养的事。
我很小的时候就学会做鱼钩。
用缝衣服的针放在灶炉里烧红,然后用老虎钳把它弯成鱼钩的样子,甚至用老虎钳还能拧出鱼钩的倒刺。鱼饵当然是蚯蚓,扛上锄头,在屋后的泥地里就可以挖到蚯蚓,蚯蚓不能太大,大了鱼钩勾不住。挖出的蚯蚓装在空罐头瓶里,罐头瓶里装些泥土,蚯蚓会听话地钻进泥土。鱼竿就是用野外的竹子做的,一米来长,鱼线是妈妈缝衣服的线。
约上一个同伴,就到那条熟悉的河里钓鱼去了。
那时人小,不敢到远的地方,就在妈妈洗衣服的那段河道。最深的地方也不到半米,河水清澈见底,一眼就能看见水里的鱼。鱼大多有一两寸长,见到巴掌长的鱼我们就会兴奋异常,这是条大鱼!要能钓到它就好了!
钓鱼的时候,我总是趴在石头上,鱼就在眼前的水里,十来条鱼围着鱼饵游动,讨厌的是,咬鱼饵的大多是小鱼,小鱼嘴巴小,咬一口就跑,根本不会咬到鱼钩。我有时会看见那条大鱼警惕地在鱼饵四周来回巡视,就是不上钩,更可气的是,它常会游到大石缝里不出来,等我想换个地方时,它又悠闲地游了出来。
曾有一年,邻居柴喜的妈妈来探望她的儿子,在我的记忆中她是一位很老的婆婆,一口淮北口音,能讲许多许多故事,是我非常敬佩的老人。曾和她说起钓鱼的事,她说:“你钓不到大鱼,是因为你没有念口诀。”
“什么?”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口诀”这个词。
“你要这么念:鱼鱼鱼,小鱼不吃大鱼吃;鱼鱼鱼,小鱼不吃大鱼吃。”
第二天,我就照着去做了。
大大小小的鱼在水里围着我的鱼饵游动。看看四周没有别人,我念起了口诀:“鱼鱼鱼,小鱼不吃大鱼吃;鱼鱼鱼,小鱼不吃大鱼吃……”
果然,那些小鱼就不吃鱼饵了,那条最大的鱼一反常态,上来就是一口,咬着鱼饵就逃。我一甩鱼竿,鱼连同我的鱼竿远远被甩到河岸上。我冲上去,拨开草丛,看见一条鱼在地上活蹦乱跳,便急忙用双手按住它,担心它会跳到河里。我折断岸上的小竹枝,穿过鱼腮,把鱼扔在岸边,继续钓鱼。
天快黑了,我兴高采烈地拎着两三条巴掌长的鱼回家:“妈妈,我钓到鱼了!”
妈妈用湿面粉裹上鱼,再放到油锅里炸一下,这鱼真香。
P12-15
导语
徐建华著的散文集《看得见黄山的村庄》分为“深山里的村庄”“我家的回忆”“童年的玩伴”“山野的乐趣”“狂野的动物”“那时的人们”6个部分。作者用平实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上世纪70年代安徽黄山一个知青山村孩子们的故事,孩子眼中的老师、家长、知青以及森林、野兽、溪水、野花……虽然穷苦但充满了透明的童趣,扑面而来的是山的质朴厚实,读来不禁为那个年代的生活而落泪。
内容推荐
《看得见黄山的村庄》是徐建华著的散文集,收文30多篇,包括《神奇的钓鱼口诀》《裹小脚的外婆和倔强的外公》《淘气学童的故事》《雪花,落在鼻尖上》等,并配有作者拍摄的黄山附近的上村、风景照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看得见黄山的村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建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54797
开本 32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77
CIP核字 2018230420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9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2: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