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13卷2)
内容
目录
【中国新诗研究】
“白话能不能入诗”争论再评价
重审新诗的“格律”理论
当代诗集(1949—1966)命名法则与诗歌“辨识度”传播
【理论空间】
汉字简化理由及其反思
网络文艺符号学研究
【文学现场】
余华《第七天》中的亡灵叙事
日常生活中的宗教图景
——论石一枫的长篇小说《心灵外史》
“神话”祛魅与乡土“终结”之后的写作
——从《秦腔》看乡土小说的困境及可能
【现代论坛】
“五四”新文化思潮中的《非孝》事件考论
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的“复调”现象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例
国民性批判争论再思考
诗性的放逐: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挣扎与错位
——《古今》封面图像与“亲汪文人”文化心理
皖籍知识分子的五副面孔
——以中国现代文学为中心的探讨
【文学史透视】
论张爱玲亲子观的嬗变与人性探究
《爱憎表》与张爱玲的“无可奈何”
《少年中国》与波德莱尔早期接受歧义的生成
论鲁迅早期启蒙思想的内涵
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闪耀
——论赵树理小说艺术中被忽视的面向
论1968—1979年干校诗文中的劳动书写
【台港海外形声】
美国“中国学”的“地方”取向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区域问题为例
对海外中国现代沦陷区文学研究的再反思
——以海外汉学家耿德华《被冷落的缪斯》为考察中心
坚守类型的多元化追求
——21世纪以来韩国商业电影述评
西化与回归:论越华现代诗的流变
内容推荐
胡星亮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13卷2)》主要内容是反映近期国内学界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成果。书稿按照论文的主题分为:现代论坛、文学史透视、文学现场、当代文化与戏剧研究等。作者多为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学者,或在校博士生。书稿学术性较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13卷2)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星亮
译者
编者 胡星亮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212901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1
出版时间 2018-12-01
首版时间 2018-12-01
印刷时间 201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636
CIP核字 2018267128
中图分类号 I206.6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84
210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4:32:49